時論廣場》當民主成爲一門生意(林保淳)

選戰倒數 蔡英文發出催票號令。曾薏蘋截圖

選戰倒數10天,兼任民進黨主席的蔡英文總統16日強力呼籲,「改變家鄉、終結黑金、派系與地方政治,就差你拉的這一票,希望選戰最後關頭,支持者要全力團結、衝刺拉票、催票、出門投票,爲家鄉挺身而出。」而民進黨今天也推出返鄉投票催票影片。看到這一幕說詞,真的是無言。我無意否認「民主」還是我目前認爲最能接受的制度,但臺灣實施民主制度已經數十年了,眼觀耳聞,卻也深知民主其實沒有想像中的完善,反而各種怪現象層出而不窮,常令我懷疑是民主制度本身的問題,還是臺灣的民主走向,已經遠遠逸離了正軌,走向了偏差的道路?

民主最核心的概念,就是「人民作主」,而此一作主,則是透過人民的選舉、罷免、創制、複決權展現出來,而無疑「選舉」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環。姑不論在民主選舉的過程中出現的舞弊現象,如民進黨針對此次選舉標舉出來的「賄選、抹黑、黑道威嚇、假訊息、行政不中立、鬧場、鴨霸、棄保、網軍帳號、栽贓」十大「奧步」,除了「網軍」是新興不久的之外,在臺灣無數次的選舉中,可以說無次不有,而且無論是任何黨派,都有過風聞,甚至被逮到真憑實據,因而負了刑責。不過,民進黨還漏列了「作票」一項,這是影響最爲巨大的舞弊現象,足以全盤顛覆選舉的結果。

儘管有評論說,其實這是民進黨「夫子自道」、「不打自招」,但無可諱言地,臺灣的選舉,的確充滿了這種事實上完全扭曲民主真義、敗壞民主精神的「奧步」。

不過,我所觀察到的還不僅止於此。首先是臺灣的民主,已然成爲「世襲」的狀態,「黨二代」、「政二代」,親屬、部屬、裙帶、金帶,一代接班一代,幾乎整個把持了整個政壇,雖非專制,卻已成爲「類家族政治」。真正的民主,絕對不是「世襲罔替」的,但臺灣的民主,似乎已逐漸向此處靠攏,反而有許多有才有識、有理想有抱負的人才,在缺乏背景之下,絕緣於政壇。

其次,民主的要義,在於「選賢與能」,唯有賢能之人,得以參與政治,才能使國家政治清明、發展順遂。但臺灣的選舉,動輒需要驚人的花費,打從投入選舉開始,保證金、競選總部、廣告看板、宣傳旗幟、人員車馬餐飲,乃至演講場地、排場設備,無一不需要投入大量的經費,一個小小的市議員,花費至少要1000萬元以上,沒有雄厚的資本、財團的挹注,根本連想都不敢想,「選賢與能」轉變成「選錢與財」,而這些鉅額的花費,自身於當選後必然要想盡辦法補償回來,而挹注的財團,也必然會要求回報,在惡性循環之下,變成「有錢人治國」、「財團治國」,遂導致整個政治臭腐不堪聞問,人事酬庸、官商勾結、黑白掛鉤,完全成爲「財團作主」,豈是「人民作主」。這是臺灣自有選舉以來就伏下的病竈,而於今更爲厲烈。

三者,民主最難能可貴的,就是由人民決定,也由人民監督,凡是執政不力、未能克盡其職者,就可以撤換、淘汰,政黨必須輪替,人選必須代換,民主不是爲一人一黨的專利,而是全民所共有的。但長久以來,僥倖勝選的政黨,往往就將「民主」獨攬於自家身上,反對者則一律徹底予以否定,有似於商品的宣傳廣告一般,大做起其獨門生意,對內壟斷了整個政治版圖,不容有任何異議,對外則曲意逢迎,以求鞏固其政權。這已隱隱然成爲獨裁、專制,豈有任何的「民主」可言?

最後,臺灣的選舉,雖對候選人有相對的資格要求,但對其相關政見的提出,卻是寬鬆無比;保證金的設置,寬嚴差距過大,越基層(如里長)的職位,要求越低;因此,等如大開方便之門,千奇百怪、完全不可能付諸實施的「政見」,都可以毫無限制地堂堂列出,遂使選舉成爲一門奇貨可居的生意,或是網紅宣傳的廣告,部分參選人譁衆取寵,以求見諸報端,甚至擺明了就是替別的厚選人助威、宣傳。民主選舉,從神聖、嚴肅的「選賢與能」,蛻轉成爲可以玩票、可以搞笑、可以戲耍的「遊戲」,這不但違逆了民主,更是對民主最大的諷刺。

在臺灣,民主其實是一直被人操弄的,在上位者,將民主當成工具,以完遂其個人的事業,代代相傳,不容他人染指,掛着民主的羊頭,賣的卻是「財團治國」、「黨派獨裁」的狗肉,簡直就是當成一門生意在做,賺得親友、僚屬、財團,盆滿鉢滿;而在下位者,則假之以爲遊戲的玩意,一以賣弄,一以宣傳,名利雙收,其投資報酬率,甚至比正規做生意還來得划算。我不知道世界上其他民主國家的民主,究竟如何?但是,當蔡英文高喊「不關心政治,就等着被糟糕的人統治」,呼籲大家回家投票,才能拒絕不想要的未來。現在不就是被糟糕的人統治嗎?作賊喊捉賊,這種「臺式民主」所呈現出來的問題,我卻是絕對不敢恭維的。

如果,民主果真是值得我們珍惜、寶愛的文明資產,是我們應有的權利,那麼,我們是不是就有義務將之作更完善的規畫?不此之圖,而只是將民主當成門面,當成爭權攘利的遮羞布、擋箭牌,這樣的民主,倒不如早早將其丟到歷史的垃圾堆吧!

(作者爲退休大學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