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論─國際藝展的本土思維
明年威尼斯雙年展臺灣館將有外籍藝術家參展,是個好主意嗎?這個做法凸顯一些有趣的議題,因此我要冒着被扣上退步、封閉、保守與政治正確的帽子表達「異」見,特別是理念的看法。
要強調,雖然筆者專注的工作比較是學院內臺灣藝術歷史與文化的研究與教學,但是藉着留學、國外大學客座以及旅遊之便,我也踏遍不少國外現當代美術館、雙年展等等,以便做爲教學的材料與並吸收新知。要在琳瑯滿目又目不暇給的超大型展覽中出線,真的是不容易,觀念、做法都要夠創新與前衛,連策展人自身大概都要都需要精心包裝一番。簡化地說,要夠「嗆」。
基本上,國際雙年展有類似奧林匹克運動的意味,是國家概念之間的較勁,比較不是國際商業運動中外籍「傭兵」的操作手法。在我看來,其企圖在於彰顯歷史與文化孕育下本土藝術家們的視覺再現,代表的是特定社會與族羣的藝術見解與創造能量。在這些超大文化場域之下,極珍貴的社會資源極易被稀釋殆盡,注意力很容易被模糊掉,主辦單位與觀衆都是。
以我個人的經驗,我期待參觀美國館時就是希望嗅到美國藝術的新趨勢。若在波蘭館看到英國藝術家的作品,除非仔細端詳,一般人會誤以爲是波蘭藝術家。如果知道是這種特殊安排,不論是專業工作者或觀衆,想必會有一番掙扎吧!至少我的經驗是,我會花時間特別的解讀,瞭解何以有如此作法,不過要有說服力並不容易。
我不禁要問幾個簡單的問題:這類的國際藝術展以外籍藝術家代表參展,是常態還是特例?在上百個國家館中有多少展館如此操作着?我相信艾未未代表德國館有其特殊成因與目的,我們都心知肚明。至今,我們社會的現當代藝術發展,是可以到跨文化、超國界的地步,還是在文化政策上需要刻意地培植有潛力的本土藝術家?諸君莫忘,前些日子藝文工作者們抗議北美館在展覽資源上獨厚大陸當紅藝術家,文化元年總統候選人提問聚焦在資源分配上對本土藝術文化的照顧。臺灣藝術展移到國外,就不需有這種考量嗎?
最後,臺灣藝術家能代表臺灣館的真的是「用」光了嗎?我並不是說忽略質的考量,只在乎「給我本土,其餘免談」。臺灣仍然有很多好的藝術新秀,只是缺乏培植與舞臺,不論夠不夠世界水準,都是代表我們的社會與文化。
在後現代與全球化思維下,突破國家疆界、跨越藩籬是藝術工作者探討與表現的主流議題之一,文化的內外界定也受高度的挑戰與再定義,二元對立思維已被更開放的流動性所取代。但我不認爲威尼斯雙年展的「臺灣」館有一半的外籍藝術家是「流動與跨界」的實踐,也不需要以少少的案例來解釋(想像一下,所有的國家館都邀請外籍藝術家,那麼各國展館的標題就不需多此一舉了)。在展覽提案送件中說明「有效策略」是不是有效值得後續觀察,但其中的「臺灣館的脈絡背景與定位」我則抱持高度的懷疑。
沒有強調本土文化下的國際(即便在定義上,臺灣社會本土或在地的概念有極高爭議),脈絡與定位是凸顯不來的。這讓我想到最近閱讀一位研究臺灣策展機制的澳洲博士生的觀察:臺灣認同的展覽再現,如今已轉移到兩岸與全球化的架構了。(作者爲臺灣藝術大學教授,現任澳洲國家大學臺灣研究講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