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景山兩個社區進行了適老化改造!

今年7月初,古城街道的老古城東、老古城西社區啓動環境提升工程,對古城現代嘉園10號院、66號院、68號院的小區路面、停車位、綠化、圍牆等進行綜合提升改造。項目啓動至今,進展如何?居民生活將迎來哪些改變?小古帶您一起去看一看→

10號院改造基本完成

健身小廣場升級煥新

走進古城現代嘉園10號院,嶄新的瀝青路格外顯眼,坑窪不平的路面、下沉的水井水篦子已成過去時,取而代之的是從小區門口一路直通樓棟口的平坦道路。

更換後的新圍欄

“10號院有3條主幹道,目前都已經鋪設好了瀝青路。現在,不管是居民開車出行,還是老人坐輪椅遛彎,都方便多了。”老古城東社區書記常春亮介紹,目前,10號院主幹道翻新、車位重新鋪設、小區圍欄更換、綠化補種、健身小廣場翻新等工程基本完成,社區環境煥然一新。

重新鋪設後的車位

“之前,10號院健身小廣場的一些健身器材已經使用多年,給居民休閒鍛鍊帶來一定隱患。此次,社區不僅更新了一批健身器材,還翻新了休息亭、增設了彩色健步道,給居民休閒娛樂提供了一個好去處。”常春亮說。

翻新後的健身小廣場

“私家菜園”揮手告別

電動車有了“公共宿舍”

綠茵地變“私家菜園”,曾是古城現代嘉園68號院的一大頑疾。環境提升工程啓動後,老古城西社區從發動黨員帶頭入手,逐步帶動社區居民“退耕還綠”,用兩天時間將社區所有小菜園徹底清除,一改“樓前樓後,種瓜種豆”的舊面貌。

上圖爲改造後

左圖爲改造前

“只有黨員動起來,居民工作纔好做。”老古城西社區書記董鐵成表示,改造前,社區最大的菜園佔地100平方米左右,可是,不管菜園面積大與小,都是難啃的“硬骨頭”。爲此,社區工作人員敲門入戶做居民工作,一方面告訴居民這次改造項目區裡劃撥了專項資金,機會難得;另一方面,從社區電動車隨意停放的亂象入手,告訴居民小菜園“退耕”後的新安排——樓前部分空地改造爲電動車停車位。雙管齊下,居民終於點了頭。

改造前

改造後

“做通居民工作,最關鍵的還有一點,那就是把工作做在前頭——平時和居民多聯繫、多走動,和居民之間建立情誼。”董鐵成說,正是因爲在平時工作中對居民訴求有事必應、及時跟進,纔在居民心裡“預存”了“信任”,才能順利啃下“硬骨頭”。

開工至今,古城現代嘉園68號院主幹道翻新、車位重新鋪設、小區圍欄更換、綠化補種等工程基本完成,並在聽取居民意見的基礎上,確定了電動車充電樁的位置。

環境提升既要“面子美”

更要“裡子實”

環境提升工程牽動社區居民的心,考驗基層工作者的服務意識。項目正式啓動前,老古城東、 老古城西社區多次召開專題會,邀請居民代表、樓門長、志願者和黨員提意見、給建議,與項目設計方共同討論提升計劃,讓居民關心的不少實事落了地。

問需問難,打造老年友好型社區。改造前,社區各單元門前扶手缺失或搖晃等問題比較突出,爲老年人出行帶來諸多不便。爲此,老古城東、老古城西社區將加裝扶手、建設無障礙坡道的工作納入環境提升工程,提升適老化出行服務水平。

獻計獻策,太陽能路燈和電路燈組合使用。改造前,社區居民曾反映太陽能路燈受安裝角度、季節變化等影響,常出現時亮時暗的情況。針對此,社區制訂小部分太陽能路燈配合電路燈組合使用的路燈改造計劃,照亮居民回家路。

增補施劃,讓停車有“位”便民有“爲”。據物業介紹,古城現代嘉園小區經地面改造後,三個院落的車位數量將逾670個,有效緩解居民停車難問題,讓居民“幸福到位”。

讓改造工程更具實用性、更貼近居民生活,是老古城東、老古城西社區的整體工作思路。接下來,兩社區將繼續做好聯繫居民、協調施工方的工作,穩步推進後續改造工程。

看看鄰居們都在團什麼?

■說明:本文由家住石景山編輯整理髮布,轉載請註明

■來源:希望古城、古城東、老古城西社區,黨羣工作辦公室

■本號法律顧問:北京市恆略律師事務所,諮詢微信:jwbei2

關注家住石景山

看石景山大事小情,搜家周邊吃喝玩樂!

=======石景山的鄰友圈!=======

商務微信:jiasupao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