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話》世界一流的造飛彈專家──望穿海峽的眼睛之6(朱偉嶽)
國軍漢光十七實兵驗證在屏東車城海岸舉行,具有強大戰術嚇阻力的海軍海鷗飛彈快艇成功發射艦載雄蜂一型飛彈直接命中山字號。(中時檔案照)
我和人說起做原子彈時,總喜歡比喻說成做菜。一開始,無論是從食譜開始學,或別人手把手地教,或自己從頭摸索,剛做出來的料理很難色香味俱全,甚至具備色香味中的一項就算有小成了。但主廚終究得脫離食譜或師父的教導,終得自己站在炒鍋或燉鍋前面,面對烈火或文火,把食材和配料,準確而及時地下鍋翻炒或燜煮,烹煮出客人所要的菜餚。要好吃呀,否則客人會翻桌幹罵而去。
每一個主菜,都是慢慢磨出來的人物。在民國50年代,臺灣那有什麼造原子彈的專家,也沒有造飛彈的專家。幾十年過去了,中科院現在就有許多這方面真正的專家。做原子彈的不敢說,因爲這事早已經停下了。
造飛彈的專家,絕不含糊地在世界上可享第一流地位,許多或許就住在佳安村。他們不必像錢學森那樣有名,但在他們通力合作下的產品,肯定不會浪得虛名。像前些時某某軍艦,被某某士官,按下某某不該按的按紐,一個名叫「熊山」(雄風三型的諧音)的飛彈,未經瞄準而盲目飛出,飛了好幾十公里,竟在茫茫大海中,不可置信地找到一條小漁船,去完成它被中科院無名的專家們,早已設計定了的任務──直接命中。
中科院這方面的故事太多,是科技生產力不斷提升的動人故事,應該多聽聽無名專家們怎麼述說。至於科技生產力發展到一定水平,科技生產的組織關係必需調整,否則一定妨礙和制約科技生產力的進一步提升一點;自民國53年到73年,這20年裡中科院院內組織調整的概述如下:
國防部有國防部的組織系統,下屬各個單位,無論各軍種或後勤支援部門,都有各自的組織系統表,術語稱編制表或簡稱編制。編制最重要有兩點,一爲人員數,術語是員額;另一爲編階,即各員額階級的編配。譬如一個陸軍的步兵班,班長1名,編階爲上士;副班長1名,編階爲中士;其餘爲下士以下、上等兵、二等兵的列兵10員,故一個步兵班的員額爲12員,各員編階也大致規定了。
中科院在民國53年擬議成立之初,其編制爲軍官1000員,士官100員,員額共約1100員。其中院長1名,副院長2名,下設3個研究所即核能(第一)研究所,火箭(第二)研究所,電子(第三)研究所,及院部的計劃處,行政處,設施供應處,主計室,安全室共8個一級單位。
院長、副院長都中將編階,一級單位主管如所長等皆少將編階,剩餘的989員軍官,則大致按照一個軍種的參謀部門編制,上校約爲5~10%編列,亦即這989名軍官的上校編額,不到50人。而各研究所下轄單位研究組稱二級單位,各所僅編配3個組。如第三所的三個組爲第一組(通信組),第二組(微波組)及第三組(控制組),我就在第三所第三組工作。
我最先引進了類比摹擬計算機,從事研製工作中的摹擬設計。當時三所通信組劉發奎(海官39年班) 和控制組韓光渭(海機校44年班) 、和我(海官46年班),正發起研製制海攻艦飛彈。議定韓光渭負責技術層面,其他如各國類同資料的蒐集,向上級簡報爭取立案等,由劉發奎及我負責。
因控制組亦正進行火蜂計劃中,韓光渭乃建議將這擬議中的計劃取名爲雄蜂計劃(後雄蜂更名爲雄風,這是雄風計劃的最早源起。但這時核研所的桃園計劃正崛起中,它可是那時全院最主要的核武計劃。
第二所所長程嘉垕先生正好退休,唐君鉑院長乃調計劃處劉元發處長任二所所長,計劃處長則調第三所宋玉副所長接充,同時請宋玉調任合適同仁到計劃處,主掌桃園計劃之管理聯繫及協調事宜,我於是被邀請到了計劃處;在院部及國防部之間,爲核武的研製跑腿。我本來分派的任務是核磁測驗,這新的計劃處工作,也算能捱上一點邊吧。
隨着桃園計劃工作的開展,全院各單位尤其各研究所的人力需求,都大幅度增加中,中科院的編制,根本無法適任實際需求。一是員額不足,二是編階不當,三是許多必需人力如科研輔助類或技術製造類員工,在編制表中根本無此類別等。
我在得到上級的默許後,無數次前往拜見國防部部長辦公室承辦負責人魯恩遠先生,他是一位極有見地,且能虛心聆聽意見的陸軍上校組長;後來聽說他晉升爲陸軍中將砲兵司令。經過往返的簽呈協商,幾年以後,中科院的編制得到大幅的修訂及擴展,大要是:
一、軍官員額全部可以軍官或文官通用,亦即可以由文官當家主持任何計劃。
二、989個(1000個員額減去11位一級單位的將官編階)軍、文官編階中,30%以上改爲上校(簡任)編階。亦即中科院上校編階由原來不足50人,擴增至330人以上。
三、文官員額仍然不足,額外增加200員派用文官員額(派用文官,即不需經過考試院銓敘考試的文官),也是30%以上爲簡任,亦即60名以上爲簡任官。以上文官或派用文官,屆齡退休時,都得享公務人員退休待遇。
四、中科院內所有二級單位,授權由中科院自行發佈生效。但各二級主管,不得另發主管官加給。民國53年時,3個研究所的研究組加起來不過9個,但到73年時,各個所的研究組加起來,有100個以上,還有約20多個不同的工廠。這些研究組和工廠,大概都是經過我蓋章同意才成立。每個蓋章的後面,都有一再的協商和了解溝通。
五、科技研究輔助人力如圖書管理、資料管理等,以及技術製造等,皆授權中科院在預算範圍內自行發佈。故中科院多了一套技術員編制和聘僱人員編制。這些不同的編制表加在一起,使早期中科院的發展,得有相當的轉圜餘地。
六、但是隨着高科技人員的一再增加,尤其科技服役軍官的轉任實施後,中科院的編制,再也容不下由國內或國外迅速增加的人潮。再向國防部要軍官或文官員額,已不太可能了。
這時我用摹擬的概念,提出「比照文官」一詞,經國防部同意後,在中科院實施。所謂比照文官,就是一切任官程序,都照着文官的程序辦理,所有的待遇或加給也和文官一樣,唯一不同的是,沒有佔到文官職缺,屆齡退休時,沒有公務人員退休俸,但有勞保。
我常覺得對不起這些優秀的同仁。我和苑秀麟等常縱恿唐君鉑院長,另覓地點成立較獨立於國防部之外的精密製造公司。亦即接受中科院全盤技術移轉的科技公司,不僅承接中科院的業務,也可承接國內國外的訂單。
在民國73年,唐院長退休前約3個月,曾約見我和設施供應處丁秉傑處長,交待丁處長征購關西現渴望園區土地200公頃,以備設立技術移轉新園區使用。唐院長無預警的退休,由郝柏村總長兼任院長,再由代院長黃孝宗帶頭,加強天弓計劃等的發展,這籌設技術移轉新園區一事,當然告終,是很可惜的一件事。否則,臺灣就不僅是臺積電和鴻海公司爲人熟知了。
(朱偉嶽爲前中科院第二所資深研究員,本文爲龍潭區佳安裡裡長羅濟巧訪談朱偉嶽之紀錄)
【未完待續,朱偉嶽專欄每週日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