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話》日據前已具現代化都市規模──臺北城的故事(五)

清檯灣巡撫衙門,爲臺北市政府警察局舊址。(中時攝影組攝)

臺北城未興築前,臺北的公家建築,如水師參將署、陸路中軍守備署等俱在艋舺街。臺灣建省後,巡撫劉銘傳大行建設府城,他從上海、蘇州招商成立興市公司;不久,石坊街、西門街、新起街2層商鋪漸漸多起來了,這3條街就是今天的衡陽路等街道。

石坊街是當時城內最繁榮的商業街,街名石坊,乃因1888年(光緒14年),立有表揚洪騰雲捐建考棚的石坊而得名,石坊刻有奉硃批「急公好義」4字,這座石坊後來被移入二二八紀念公園,今天我們可以在露天音樂臺側找到。

臺灣首任巡撫劉銘傳像。圖爲劉銘傳於1887年奏請修築臺灣鐵路獲准後,成立「全臺鐵路商務總局」,開啓全臺最早的鐵路建設。(翻攝自國立臺灣博物館鐵道部園區)

劉銘傳爲帶動城內繁榮,更從上海購進了人力車150輛及馬車若干,行駛於城內與艋舺、大稻埕間;此後,此3區有臺北「三市街」之稱。

餘姚史久龍於1892年到1895年間(光緒18年到21年)旅居臺灣,他在《憶臺雜記》上說:

「城中西、北二門爲通衢,東、南二門距番界不遠,寥落亦甚。南北長,東西狹,周圍約八、九里。出北門即大稻埕,出西門折而南爲艋舺。是二處爲商賈屯聚之所。……西、北二門外途路,仿上海棋盤街式。中實石子,外夾石條,東洋車行之。毫無偏頗。道旁夾植柳樹,風日清和時,躑躅遊行,頗有歇蒲風景。」

城內建設,又因公共建築物,先後興建,而幾臻大備;臺北府不但成爲臺北的政治中心,也是臺灣的政治中心;從1895年7月刊的日本參謀本部《臺灣志》之報導,我們可以知道城內已具「現代化」的都市規模:

「府城內有臺北府、淡水廳等之衙門,又有文廟、武廟、天后宮三大廟,均甚壯麗,市街規模廣大,絕不似清國一般市街,大街寬有六間,雖狹處猶有二間,然而因屬新開地,尚未普建街衢,尚有三分之一爲水田,然預料數年後,在城內將至不留有水田之痕跡。家屋概爲二樟造作,絕不見清國風之污穢,有七八個電燈照耀滿城,亦有公共馬車和人力車自在通行市街,稍似上海之居留地。」

滿清時期,臺北城內的公共建築物,擇要介紹如下:

巡撫署:俗稱「巡撫衙門」,劉銘傳建:有光緒17年辛卯仲春穀旦所置巡撫劉銘傳及光緒18年壬辰仲春巡撫邵友濂撰聯並書。

臺灣民主國時期,曾充當「總統府」,唐大總統逃命時,民衆、軍隊燒燬了部分建築;日軍進城後,充做砲兵隊營,遺址在今延平南路臺北市警察總局一帶;當時稱撫臺街。

布政使衙門:位於巡撫署南側,系1887年沈應奎建,是總核全臺錢糧、兵馬及清賦事務的辦公署。日治初期,被移做臺灣總督府廳舍,於建築公會堂(即現在中山堂)時,始在舉行「舊廳舍取拂(拆建)奉告祭」下,一部分遷建於植物園內,一部分遷建於圓山動物園內。

臺北府署:位於城內北側,遺址在今重慶南路、懷寧街之間。

臺北府儒學:俗稱文廟,1880年,第二任臺北知府陳星聚捐貲興建,越十餘年竣工,是臺北最早的孔廟,日軍入臺北城後,充當兵營,譭棄孔子及諸賢牌位,後拆廟,變更爲國(日)語學校學生的宿舍,遺址在今重慶南路北一女附近。

武廟:祀奉關公;與文廟間的路,昔稱文武街;其遺址有二說,一說,今司法大廈即建在武廟廢址上;另一說在今臺北市立教育大學。

登瀛書院:1880年,知府陳星聚創設,由官民募貲,初暫置府後街考棚內,迨至1890年,知府雷其達稟奏劉銘傳,於西門內,再新築書院;前臨之街即爲書院街(今長沙街一段)。

西學堂:原劉銘傳於1886年設置於大稻埕六館街,爲劉銘傳儲備推動「現代化人才」而設的學堂;1890年於登瀛書院西側另築新的建築。招收的學生,都以官(公)費優待,學科分外國語(以英語爲主)及普通學科(地理、歷史、測繪、算術、理化及漢文)。邵友濂接長巡撫時,將之撤裁。

番學堂:「撫番」是劉銘傳治臺的重要施政措施之一,他鑑於撫番莫若教育,於設西學堂外,還附設番學堂,然番學堂的規模想必遜於招收67名學生的西學堂,因爲第1年的就學人數僅有20名,那是各番社酋長的子弟;第2年(1891年)才又增加10名,課以漢文、書算、官話和臺語,以及起居禮儀。劉巡撫認爲漢、番的溝通,向由臺人擔任通事,當不如「以番治番」,乃決定教育番人子弟,再由他們去教化、感化番人,以達事半功倍之功;惜該學堂亦爲邵友濂裁撤,學生被遣回山地。

【未完待續】

本文節選自《臺北老街【30週年暢銷紀念新版】》,作者:莊永明,時報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