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話》建國紀念郵票上的秋海棠(劉良升)

兩張發行於1971年的中華民國建國60週年紀念郵票(圖文:劉良升提供)

這兩張發行於1971年的中華民國建國60週年紀念郵票,是我開始集郵後所放入的第一套郵票,對我而言意義深重,彌足珍貴。

我當年尚在幼稚園就讀,時值「普天同慶」的國家慶典,這套郵票的發行不僅顏色鮮豔,而且主題清晰。它們除了擁有共同的主體架構,即兩者均有文字敘述,和迎風飄揚的青天白日滿地紅國旗外,以橙色爲底的郵票凸顯一隻大紅雙十圖案標誌着十月十日國慶日,而60的數字展現國父孫中山先生創立共和以來一甲子歲月的艱辛。而以藍色爲襯的郵票則使用了黃色「秋海棠葉」的固有疆域圖爲背景,再鋪陳中華民國國歌的五線譜詞曲,昭示了國家主權的象徵。

然而這個中華民國宣稱形似「秋海棠葉」,面積約爲1142萬平方公里的固有疆域,與現實是有很大的脫節。這不僅是自1949年以來,臺北政權的有效治權早已限縮於面積僅有36000平方公里的臺澎金馬4個島羣以內了,即便計入北京政權實際控制的近似「公雞」形狀的960餘萬平方公里的版圖,現今兩岸合計的陸地面積足足比「秋海棠葉」少了近180萬平方公里。這其中的差異主要來自外蒙古地區。

外蒙古早在1920年代,在前蘇聯派出軍隊入駐之下,就實質脫離中國管轄成爲了前蘇聯的附庸。1939年發生的諾門罕戰役,就是前蘇聯紅軍和日本關東軍,在外蒙古和時爲僞滿洲國轄下的東北邊境線發生的武裝衝突。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前夕,前蘇聯強迫中華民國政府簽訂《中蘇友好同盟條約》,國民政府最終被迫接受外蒙古公民支持獨立的公投結果,無奈下承認其出走的事實,從而永遠失去了塞北大片土地。

雖然後來撤退到臺灣的國民政府在聯合國大會提出廢除《中蘇友好同盟條約》的議案,且在冷戰角力的氛圍下獲得大會通過,使中華民國在1953年正式宣告片面廢除終止《中蘇友好同盟條約》的條文,然而這個「宣告廢除」並未能改變任何的政治現實的殘酷。但由大陸遷臺的大陸籍民意代表們拒絕承認喪失國土的結局,蔣氏政權只得將變更國土的議案對內「以拖待變」。即便到了1961年,實際控制外蒙古地區的「蒙古人民共和國」都加入了聯合國成爲正式會員國之後,傳統「秋海棠葉」的國土形狀依然紋風不動,早已丟失的外蒙古和更北方的唐努烏梁海,仍對內視爲國土之一部。

另外我們中小學課本中所學習的國境極西點帕米爾高原上的噴赤河,黑龍江北岸的江東六十四屯,和原先中緬未定界江心坡等處,也在北京政權與周邊鄰國根據現實的協商下最終失去,而不是像臺北當局的版本,一廂情願地全盤承接大清朝的遺產,劃入自己的地盤內。

猶記得小學教室外側的水泥牆上,曾繪製了巨幅中華民國全圖,頂上還有「還我河山」4字的橫幅。我曾駐足於兩層樓高的「秋海棠葉」之前,專心致志地凝視着,心中還神遊於故國山川的壯闊,胸懷尚激盪出躍馬中原的澎湃。現今思之不過黃粱一夢罷了,着實令人唏噓!

(作者現居美國德州休斯頓市)

【劉良升專欄每週二刊出】

◎史話歡迎讀者投稿,針對兩岸關注之歷史事實或人物撰文,體例不限,舉凡傳記、論文、散文、書信、日記,撫今追昔之訪談紀錄或自述回憶等。來稿請寄[email protected],主旨註明「史話投稿」,請附姓名與專業背景或居住地。本版對來稿有刪修權,文章僅刊載於中時電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