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話》持久戰拖垮了日本──得中原者得天下(九)

貴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獨山縣境。(新華社資料照片)

第四次長沙會戰雖然失敗,長沙最終失守,但從戰略上講,中國軍隊把日本的主力牽制在湖南戰場長達五年,極大地消滅了日軍的有生力量,使日本人兵源後繼不足,疲態盡顯。正是在這個時候,日本軍隊由於損失慘重,在國內招募了大量的未成年人入伍,訓練也不足,日軍的戰鬥力大大降低。當然,中國也耗盡了元氣,蔣介石在重慶發動「一寸山河一寸血,十萬青年十萬軍」的運動,號召知識青年參軍。知識青年本來是國家留着等戰爭結束後建設國家用的人才,但現在沒辦法,年輕人不夠了,先打贏這場戰爭要緊,只好忍痛派他們上戰場。

日軍佔領長沙後,繼續向南撲向衡陽。衡陽最終也失守,但日軍也遭受重創。

緊接着,日軍沿湘桂鐵路連下桂林和柳州兩大戰略要地。

日本人南下廣西,其實有兩個目的。一個是前面所說的,從廣西沿黔桂鐵路取貴陽,從貴陽入重慶。

另一個,對日本人來說更要命。時間到了1944年,隨着同盟國在世界反法西斯戰場的連續反攻,特別是美國軍隊在太平洋上的節節勝利,日軍參謀總部意識到,從東南亞到日本本土的海上交通線遲早會被美國人切斷。因此,從東南亞的馬來半島,經中國大陸到朝鮮釜山的大陸交通線,將成爲日本人東亞戰場的最後生命線,但這條生命線在中國的河南、湖南和廣西等地還爲中國軍隊所控制。爲此,1944年2月,日軍參謀總部向在中國的日軍下達了代號爲「一號作戰」的命令。這一戰役,中國抗戰史稱爲豫湘桂大會戰。到這個時候,河南和湖南都被日本佔了,只剩下廣西了。

所以日本人佔領柳州後,一部分軍隊南下,繼續打通到東南亞的道路,另一部分沿黔桂鐵路直撲貴陽。

日本人從柳州向西,一路凱歌,蔣介石緊急調令軍隊從重慶南下,最後在都勻以南的獨山阻擋住了日軍。獨山戰役成爲中日戰爭日方主動進攻的最後一場戰役。此後,日軍在中國的土地上再也沒能前進一步。

第二年,也就是1945年8月,美國在廣島、長崎投下了兩顆原子彈,日本舉國上下人心崩潰,最終無條件投降。至此,歷時八年的抗日戰爭取得全面勝利。

有人會說,如果沒美國的兩顆原子彈,日本人不會投降。其實,美國人的兩顆原子彈,只不過是加快了戰爭結束的進程,日本人的主要軍隊和物資都是消耗在中國戰場上的,美國人的主要作用是切斷了日本人的海上交通線,使日本陷入孤立無援的境地。以日本狹小的國土,是支撐不起一場曠日持久的消耗戰的。在最早的淞滬戰役的時候,中日戰力懸殊,中國軍人每傷亡七個人才會換來一個日本軍人的傷亡;到長沙會戰的時候,雙方的傷亡接近一比一;衡陽戰役一開始,中國軍隊以少勝多的事情經常發生。實際上,到抗戰後期,日本已經是強弩之末了,從湖南戰場到廣西戰場,每下一城都費時費力,而且損失慘重。照這種趨勢發展下去,日本人遲早是抗不住的。

應該說,中國能取得抗日戰爭的最終勝利,硬碰硬肯定是不行的,主要靠兩個東西:一是中國人不屈不撓的精神,另一個就是很好地利用了中國的地形,將日本人的閃電戰拖成了持久戰,最終拖垮了日本。(系列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