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隔四年再次爲本科生開大課,85歲汪品先院士想講什麼?

4年前,同濟大學官方網站上,一封408個字的信,格外引人關注。那是一封“邀請函”,來自同濟大學海洋與地球科學學院教授、中科院院士汪品先。那時,81歲的老先生自薦爲全校本科生開一門名爲“科學,文化與海洋”的公選課。“這門課的目的,就是想要通過老師在課堂的演講,和學生在網上的討論,激發起熱情和火花,在科學和文化之間構築橋樑——哪怕只是架在校園角落裡的一座小木橋。”這句話,汪先生寫在了邀請信中的最後一行。

時隔四年的3月10日,這封邀請函依然有效,這座“小木橋”迎來新的青年學子。全部8講均由汪品先院士主講的公共選修課《科學與文化》再次面向全校師生開放。

精心設計專門準備八講系統性內容

“我們有責任在當代科學和華夏文化之間架築橋樑,還自然科學以文化本色,賦傳統文化以科學精神。自然科學、社會科學、文化藝術的相互交融,是科學創新的最佳土壤。”汪品先說過,這一次,這位85歲依舊奮戰在海洋科學研究領域的師者,想對學生說些什麼呢?

這位耄耋之年的先生白髮蒼蒼,卻依然精神矍鑠,與四年前相比,沒人會想到,去年曾經歷過一次死亡率高達30%的病症,住院38天。“這下我成真正的‘院士’了,”上課前,他開着玩笑,脫下外套,健步走上講臺。臺下,幾百雙眼睛,求知若渴。

“四年前,同樣在這個教室,我上過這門課,”汪先生說,當時的課,源於感受到大學教育界“文理交融結合的氛圍不夠”,想着“熱鬧”一下,讓學生在求學的時候,能更深地感受到課業的好玩兒,所以想做一點小小努力。這一次,他準備更加充分,希望系統性爲學生講講他感受的“科學與文化”。第一講提出問題,接下來三講分析問題,兩講歸納問題,最後兩講總述。

一開講,投影幕布上出現巨大“尼安特人”圖片

第一講主題:“科學的產生”,其中包含“科學文化的一部分,文理同源”“現代科學在歐洲產生,屬於海洋文明發展的結果”……

一開講,巨大的投影幕布上,出現“尼安特人”圖片,那是與智人最接近的人羣,早已湮滅在歷史中。 上溯發現, 後者較前者,在發展早期多了繪畫、雕刻等藝術印記。

“人類不光有物質生產,更有智力生產。比較成熟的物質生產管理,人類在智力生產的效率始終並不高,”在汪品先看來,智力生產,包含信仰、科學、藝術,早期人類社會,三者合爲一體,經過幾千年發展,到14-17世紀經過文藝復興後三者分離。它們各自的發展道路大不相同,在現代社會裡,分工明確,由不同的人承擔,但仍然有着密切的相互關係。“經過這樣的溯源,可以發現,科學離開了藝術文化土壤,割裂開來發展,或許並不那麼容易,或許可以有更多選擇。”

細緻論述中,不時閃現中國科學發展歷史上的小花絮,例如,science這個英語單詞,康有爲翻譯時用了“科學”二字,嚴復的翻譯版本,則從中國古文中追溯同義,從“格物致知”中取“格致”二字。

“科技和文化間的斷層,十分不利於創新思維的發展。”

“達芬奇和唐伯虎有啥異同?”“阿拉伯數字零的出處到底是哪裡?”……古今中外的科學故事娓娓道來,共同指向古文明產生的幾千年以來,文化與科學的密不可分。引來陣陣笑聲、掌聲。

“我是被汪先生和這門課的名字吸引來的,”土木工程系大二學生許林說,感覺課堂上學到的偏向書本和專業的知識,缺少與文化的聯繫,感到很有必要聽一聽。對這門課熱門程度缺乏思想準備的他,準時來聽課,已經沒位子了,只能站在最後。

“深層次的創新要求有文化基礎,‘源頭創新’是一種文化行爲。”汪品先認爲,以中國之大,想通過科技創新推動生產力、改變社會發展的模式,就不可能學小國走取巧的途徑,必須形成具有創新能力的羣體和社會,要求建設“創新文化”。

在他看來,科技和文化間的斷層,十分不利於創新思維的發展。斷層的成因除政策因素外,還在於“缺乏兩者之間的橋樑,缺乏文化人的科學興趣和科學家的文化素養,缺乏‘兩棲型’人才”。而這類人才在發達國家產生着巨大的社會效應。

欄目主編:徐瑞哲 本文作者:彭德倩 文字編輯:徐瑞哲 題圖來源:賴鑫琳 攝 圖片編輯:雍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