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高不滿一丈 夠格當丈夫嗎?──從奈米到光年(二)

北宋木尺,一九六四年出土於南京孝陵衛街北宋墓,現藏南京博物院,長三一.四公分。(時報出版提供)

文獻記載上看,諸葛亮似乎還沒有孔子高。

史記.孔子世家》:「身長九尺六寸,人皆以長人而異之。」孔子身高九尺六寸,大家都詫異他怎麼能長那麼高。

孔子崇拜文王,周文王長得更高。《孟子告子下》:「文王十尺,湯九尺。」周文王十尺高,商湯九尺高。

變化趨勢 愈來愈長

以上這些還不算最嚇人,真正嚇人的是東漢學者王充對身高的看法:「譬猶人形一丈,正形也,故名男子丈夫……不滿丈者,失其正也。」成年男子長到一丈高才算是正常體型,如果低於這個海拔,那就是矮子,故此古人管成年男子叫「丈夫」。言外之意,身高一丈的周文王也不是巨人,頂多是個正常人罷了。

哇!一丈都不算高,那多高才算高?難道先秦時代男人都吃了特效增高藥,能比我們現代人高兩倍嗎?

相信聰明的讀者朋友早就有了答案古籍中記載的身高之所以很高,僅僅是因爲古代的尺很小。

古尺是不斷變化的,總的變化趨勢就是愈來愈長。

中國國家博物館有一把商代象牙尺,長一五.七八公分;上海博物館也有一把商代象牙尺,長一五.八公分。我們取整數,就算商朝一尺等於十六公分,那麼身高九尺的商湯才一.四四公尺,非但不是巨人,簡直就是侏儒

周朝的尺比商朝長一些,雖然缺乏考古實物,但是民國早期的度量衡學者吳承洛先生根據文獻記載做過推算,推算結論是西周一尺在十七公分到十八公分之間。

如果這個推算符合史實,則周文王身高十尺(十尺爲一丈),大約是一.七公尺到一.八公尺之間。不過周文王活着時,西周還沒建立,他其實屬於商朝人,按照商朝尺,他的身高可能才一.六公尺左右。

成年男子七尺之軀

王充認爲「丈夫」身高該滿一丈,不足一丈的不算正常人,他這話並非信口雌黃。王充是漢朝人,漢朝一尺已然增到二十三公分,一丈足有二.三公尺。但王充是在解釋商湯和周文王時代的「丈夫」,依據的是商、周兩朝尺度,一個人不滿一丈,相當於不到一.六公尺或一.七公尺,確實略低於成年男子的平均高度

尺度的大小在變,「丈夫」的詞義也在變,這個詞最初是指成年男子,後來就變成了妻子老公。然後呢?人們再說成年男子,不再說「丈夫」了,改說「七尺男兒」或「七尺之軀」,甚至直接簡稱爲「七尺」。

唐朝劉禹錫〈聚蚊謠〉雲:「我軀七尺爾如芒,我孤爾衆能我傷?」我堂堂七尺男子漢,你們蚊子小得像麥芒一樣,我單槍匹馬,你們蚊多勢衆,但你們沒我強大,豈能傷得了我?劉禹錫口中的尺,其實不是唐朝的尺。唐尺和現代尺比較接近,官定量布尺和量地尺大約有三○.三公分那麼長,七尺即二.一二公尺。

劉禹錫有二公尺多高嗎?放心,他沒有。那他爲何敢說「我軀七尺」呢?因爲他沿用了魏晉時期或更早的慣性說法。西晉陸機就寫過:「昔爲七尺軀,今成灰與塵。」西晉一尺在二十四公分上下,七尺大約一.六八公尺。

魏晉以降,尺度迅速增大,南北朝時的北魏一尺將近三十公分,隋朝一尺也將近三十公分,唐朝一尺已超過三十公分,宋、元、明、清一尺增到三十一公分到三十三公分,個別地方的量地尺還能長達三十六公分,但「七尺軀」的說法始終沒變,只要說到男人,必然是「七尺男兒」,可見文化慣性非常強大,尺度早就變了,語言沒有跟上。

直到今天,我們也常說「七尺男兒」,儘管實際上絕大多數中國人都不可能長到現代尺的七尺那麼高。(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