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三中全會再提深化醫改,民營醫院市場機會在哪

7月21日發佈的《中共中央關於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提出“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在強調以公益性爲導向的公立醫院改革同時,還特別要求“引導規範民營醫院發展”。

新一輪的醫藥衛生體制改革中,民營醫院會迎來哪些發展機遇?對此,多位業內人士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民營醫院雖然在過去幾年中的發展比較艱難,也有不少醫院經營不下去最終破產,但也應關注到市場出現的新需求和新機遇。

“小衆且高端化的醫療需求可以先從民營醫院開始推行試點,比如一些新的療法和新的器械獲批後,民營醫院可以率先落地。”一位業內專家對第一財經記者指出。

醫療器械廠商看好民營醫院

在資深醫療器械代理錢楓看來,下一階段,中國醫療最大的市場機會應該在民營醫院,“公立醫院應以公益性爲導向,醫生不能背上賺錢的指標。”

據他觀察,自高值醫療器械開展集採以來,一些主動放棄或者不願降價的產品可能就會“落標”,但這些產品的廠家也不願放棄中國市場,即便無法進入公立醫院。

“這時他們對進入民營醫院或者高端的私立醫院是有強烈需求的,我反而認爲,很多民營醫院現在雖然出現了生存危機,但是如果他們能看到這些新的機會,就能活下去。”錢楓表示。

另一位跨國醫療器械公司銷售石宇也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在集採政策實施的這幾年來,他積累起一批高端私立醫院客戶。

“最新的器械和藥物進入公立醫院的流程比較複雜,要醫院過會,時間可能會很長,這些新產品在私立醫院能更快落地,所以我們看到一些民營醫院對新器械或者新藥的需求還是增加的。”石宇告訴記者。

錢楓表示,隨着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和人口老齡化進程的加劇,民營醫療機構未來長期的需求是可觀的,因爲它有更靈活的運營模式和更創新的醫療服務。

《2022年我國衛生健康事業發展統計公報》顯示,2022年,我國民營醫院診療人次達到6.3億人次,入院人次數達到3794萬人次。

本月早些時候,衛材公司的阿爾茨海默重磅新藥侖卡奈單抗在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完成首批患者給藥,至今有幾十例患者接受治療。這款藥物在中國的定價是2508元/瓶,一年所需治療費用約18萬元。

不過第一財經記者瞭解到,目前這款藥物尚未進入醫院系統,患者需要在醫院開完處方去藥店購買,再回到醫院進行注射,這影響了患者體驗。

同樣的情況也發生在去年10月,諾華一年兩針的降脂藥英克司蘭上市之初。這款藥物的定價爲一針9988元,在公立醫院,患者需要憑處方在院外藥店購買後,再回到院內注射。

錢楓認爲,隨着中國對新藥、好藥的高端醫療需求的增加,未來這些藥械廠商需要更多地考慮如何開拓民營醫院的市場,或者探索如何讓民營醫院發揮更大的作用。

“比如臨牀試驗是在公立醫院完成的,但患者用藥可以到私立醫院去做,私立醫院可以請公立醫院的專家去指導,這部分患者也不去佔用公立醫院的牀位和醫療資源,能更好地實現公立醫院的公益性,私立醫院也能向患者提供更好的服務。”錢楓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

“缺錢”是主要問題

國內某大型民營醫院管理者陳旭認爲,一些新的醫療器械由於種種原因,進入公立醫院比較困難,但是“此一時,彼一時”,不能就把這個“歷史性”的機會作爲民營醫院的唯一出路。

“底層邏輯還是要比拼醫療平臺的吸引力和服務質量,以及如何把運營管理做到極致。”他進一步表示:“引導和規範民營醫院發展很重要,公立醫院要以公益性爲導向,但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民營醫院也是有公益性的,是民辦的公益性,因爲沒有國家的補貼,都是投資人的錢。但哪怕虧損的醫療服務,也要保證服務質量。”

過去幾年,尤其是新冠疫情之後,民營醫院紛紛陷入困境,各自尋求出路。今年3月,民營三級綜合性醫院魯西南醫院有限公司破產清算。而就連頭部民營醫院也難以維繫,2022年10月,國內知名醫生集團張強醫生集團正式關閉首家線下醫療機構杭州思俊外科診所。

在經濟形勢嚴峻的背景下,民營醫院的運營也更困難,需要外部資金注入。多位業內人士都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民營醫院現在最主要的問題是“缺錢”。第一財經記者瞭解到,不少民營醫院近期都在尋求募資。

5月6日,太古股份有限公司(集團)宣佈,已完成增持德達醫療股份的交易,標誌着集團首次控股醫療保健領域的公司。

上海某家成立了十多年的民營醫院創始人劉凱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前幾年業務好的時候,我們根本不缺投資人,融資融到手軟,還拿出一些錢捐掉。這大概是在2018年年底前,後來形勢就急轉直下了,整個醫療市場的環境變了,投資人的錢也不好拿了,他們會提出更多急功近利的要求。我們現在也只能順勢而爲,跟着政策的大方向走。”

今年早些時候,GE醫療中國副總裁、非公醫療業務總經理戴紅東表示,在新的環境下,民營醫院如果仍然沿襲公立醫院的管理思路,那麼發展就會舉步維艱,他預計未來5年的狀況都會比較艱難。

戴紅東指出,非公醫療要突圍,需要依靠引進先進的醫療設備和技術手段,極致的醫療服務以及創新的醫療模式,形成差異化來吸引更多患者。

但資本密集型的醫療項目如何在保證醫療質量的同時實現經濟效益,是一個長期且複雜的問題。“在國外醫生有私人診所,醫生不需要重資產投入也能賺錢,但中國沒有私人診所的制度,醫生要出來單幹需要很大投入,建立一個醫院的成本實在太高。”劉凱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

醫生辦醫模式行得通嗎

政策層面,我國既鼓勵國有企業辦醫,也鼓勵民間資本投資醫療服務行業。今年2月19日,國家發改委公佈了《民間投資引導專項中央預算內投資管理暫行辦法(徵求意見稿)》,明確了民間投資引導專項資金支持標準,擬促進民間資本在社會事業項目包括醫療、教育、養老、體育、旅遊公共服務等的投資。

去年2月,國務院國資委等13部門發佈《支持國有企業辦醫療機構高質量發展工作方案》,根據《方案》,國有企業辦醫療機構納入區域衛生規劃和醫療機構設置規劃,納入分級診療和醫療急救體系,其中還提到,“堅持國有企業辦醫療機構公益性,充分發揮其在基本醫療服務提供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在臨牀醫生出身的劉凱看來,不管是國有企業還是民間資本,這些資本注入醫療機構後,由於缺乏對基礎醫學的瞭解,很有可能會把民營醫院“帶偏”,違背了治療患者的“初心”。他認爲,最終還是應該回歸到“醫生辦醫”的模式。

陳旭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醫生辦醫”是理想模式,但是對醫生的綜合能力要求太高,既要有臨牀能力,還要有市場化的經驗和團隊組織管理能力,沒有多少醫生兼具這些能力,尤其是公立醫院出來的醫生創業,在擺脫公立醫院體系固有思維,融入企業化理念方面,不容易做到。

不過陳旭認爲,新一代年輕的醫院主任,在接受市場化理念方面可能會比上一代更加適應,也許會爲未來的民營醫院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陳旭強調,雖然公立醫院的虹吸效應對民營醫院的衝擊非常大,但社會辦醫,也並不意味着就是“利益至上”,還是要把患者的生命放在首位,重視學科建設和醫療質量。“在這個方面是不應該省錢的。”他說道,“其次纔是科技創新和健康的產業支持。”

他還表示,經過這一輪的大浪淘沙能夠存活下來的民營醫院前景一定會更加光明。

(文中錢楓、石宇、陳旭、劉凱均爲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