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藝術節 當代館與赤峰街「街大歡囍」

文/非池藝術

臺灣光復早期,承德路二段進駐許多汽車材料行,這些業者不只維修汽車,也會拆解中古引擎,再販售裡頭可用的零件或重新組裝成新引擎。但承德路二段拓寬後,這些店家逐漸移入赤峰街,經常發出「更更更」如電鑽般的聲響,赤峰街也開始被人們暱稱爲打鐵街。

隨着時代演進,赤峰街的汽車材料行逐漸沒落,社區面臨建築物老舊、人口高齡化等問題。五年前,當地社區主動與臺北文化局洽談,希望能與臺北當代藝術館合作,讓藝術注入赤峰街區

臺北當代藝術館也願意打破美術館藩籬,五年來固定舉辦「街大歡囍社區合作藝術展」,將周圍街區變成展覽空間,讓人們與藝術的距離更接近,也活化了赤峰街。光能裡裡長陳靜筠表示,當代藝術館作爲社區與藝術之間很棒的橋樑,讓藝術家順利帶領居民共同創作

今年,街大歡囍社區合作藝術展更首次推出《赤峰志》,內容不只採訪耆老回顧赤峰街的發展、第三代居民回到家鄉創業的心路歷程,也記錄當地東南亞移民如何適應臺灣的語言與文化,讓前來參觀展覽的人們瞭解當地的歷史生活...(詳全文:http://artemperor.tw/focus/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