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評/大陸追求共同富裕 臺灣應該慚愧
旺報社評
「共同富裕」不算新名詞,習近平近期多次提出共同富裕發展目標,並雷厲風行推出相關措施,儼然已成爲當前大陸的新全民運動。根據北京說法,共同富裕不是少數人富裕,也不是齊頭式平均主義,而是透過1次、2次及3次分配,讓中產階級茁壯成長,形成中間大、兩頭小的橄欖型分配結構。
財富不均 威脅社會穩定
臺灣許多人帶着嘲諷心態討論此事,認爲共同富裕將壓抑社會階層頂端的創富能力,不利整體經濟動能的提升。確實,對經濟發展階段仍處於開發中的大陸來說,人均所得還沒達到富裕國家一半水準,就鎖定均富發展目標,似乎操之過急。
箇中關鍵,與貧富差距擴大有關。這40多年來,大陸經濟發展上成就堪稱「超英趕美」,歐美國家花了兩百多年時間才達到的經濟總量,大陸只用40多年的時間就完成。但在經濟與財富加速累積的過程中,成長果實並沒有均分到每個人身上,所得分配不均、社會不公等問題,更爲突顯。前IMF首席經濟學家羅格夫曾指出,分配不均將是威脅大陸社會穩定的重要因子,除可能造成中產階級的崩壞外,也會阻礙中國經濟成長。
根據人行去年公佈的《中國城鎮居民家庭資產負債情況調查》可以發現,若將總資產分成五等分,前20%家庭資產佔所有家庭總資產63%,後20%家庭擁有資產比重僅2.6%,顯見家庭資產分配極不平均。以常被用來衡量貧富不均度的吉尼係數來看,近年來數據雖持續改善,但最近5年平均仍高達0.47,明顯高於全球平均水準0.4,需早日推動鄧小平政策,讓先富起來的人帶動大多數人的富裕。
貧富差距問題有如未爆彈,不但可能製造社會問題,對於經濟長遠發展也只會扣分不會加分。習近平必須在事態還未全面惡化失控之前,先行施打預防針、防範於未然。
過去,大陸解決貧富差距問題,主要作法是鎖定在「精準扶貧」。透過各式各樣的補助與津貼等社福政策,讓爲數衆多的中低收入階層或社會底層民衆,成功脫貧。如今,隨着這個目標初步達成,接下來重心自然也就移轉至橄欖型結構另一頭─社會頂層階級。加強3次分配、追求共同富裕,無疑就是其中一道關鍵解方。
臺灣民衆分化 日趨激烈
總的來說,北京在整體經濟發展佈局策略上,一向有脈絡可循。在大陸當前經濟重大轉折點,習近平特別突顯共富目標有其意義。一個均富社會,除有利於提升民間消費支出、增強人力資本累積外,也可爲經濟體系帶來強大的穩定基礎,而這正是現階段大陸經濟轉型過程中,最需要的穩定力量。
大陸經濟發展目標,不再只重視經濟總量的提升,而開始強調以分配解決社會不公問題,進而追求經濟永續成長,不免令人想到有着相同處境的臺灣,似乎還深陷經濟成長迷思。近年來臺灣經濟成長數字確實亮眼,但同時間所得分配惡化問題,卻也逐漸加重。根據主計總處公佈的最新《家庭收支調查報告》,2020年每戶可支配所得前20%與後20%家庭的差距倍數,已連續3年走升至6.13倍,更創下近8年來新高。早先瑞信集團的《全球財富報告》亦指出,臺灣的財富不均度高達70.8,遠遠高於日、韓的64.4及67.6。
臺灣貧富差距正在擴大,社會頂層與底層民衆的分化愈來愈激烈。民進黨似乎不以爲意,政策重心還是放在如何美化經濟成長數字,甚至對於大陸的共同富裕目標嗤之以鼻。一個經濟利益無法雨露均沾的社會,只會衍生出更多的階級對立與社會問題,連帶也會壓抑經濟成長。兩岸同樣面臨貧富差距擴大問題,似已隱然開啓一場無形的制度之爭。大陸站在制高點尋求共同富裕的解方,臺灣已經富裕,卻還停留在經濟成長迷思階段,兩相對比應該慚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