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週刊/算命桌旁長大 專訪《血觀音》金馬導演楊雅喆

電影、電視導演 楊雅喆。(圖/商業週刊提供/攝影陳宗怡

文/劉致昕

從小,他看着只有一隻手一隻腳的爸爸爲人算命, 算命桌就是他的書桌世間上的愛恨情仇、生老病死, 他從小聽在耳裡,化成對角色情感的細膩琢磨。 他,是拿下本屆金馬獎三項大獎的《血觀音》導演楊雅喆, 也是一個專注於反抗的人。 「在這個社會裡,沒有人是局外人。」

跟46歲的楊雅喆聊金馬獎,他從「爲什麼要穿西裝」說起。

「我(金馬)穿的那件外套要8萬多(元)欸!」楊雅喆說,好多品牌要他穿戴自己的產品,但除了要小心翼翼保管,還要花至少1天試裝、取衣、歸還。他嚷嚷,爲什麼要爲「形式」,花這麼多心力。採訪那天,他拍拍身旁那件5年前買的3萬塊西裝,他宣示,「我只穿了10次。」

他太忙,我們一起搭高鐵南下。前一天上了8個通告的他,放着商務艙的舒服椅子不坐,因爲他不想社交,不想再跟廠商講場面話,跟我們一起窩在自由座,他舒服許多。

他對僞善憤怒「臺灣最極致的虛僞,就是以愛爲名的控制」

「講髒話的時候,記得小聲一點!」他的助理特地跑來叮嚀。他聲量依舊,用臺北到臺中的時間,批評財團以創造地方發展爲名投資炒地,政府說要讓民衆多賺薪水,上修工時規定,實則爲了政權。

「臺灣最極致的虛僞,就是以愛爲名的控制。」他的憤慨,像剛進社會的青年,但談起細節,又像整天看新聞臺的大叔。

從當天奪走九條命的中和大火,談到立法院內的勞工工時修法,明明約訪是談電影,他罵了4次房價,在電影上映前的10小時,他發3則臉書貼文,2則關於公共議題,1則纔是電影。

對僞善的憤怒,讓他花4年熬出《血觀音》劇本,一舉奪下金馬獎最佳劇情片

他嘴裡的「我是爲你好」,正是裡頭臺詞,一句話支起戲中棠家母女三人「以愛爲名」的控制。從女人心機出發,他帶觀衆看一場30年前的炒地大案,官商勾結之中,有30億洗錢、一樁滅門血案,還有黨主席選舉的明爭暗鬥。

《血觀音》一上映就引發熱議,國際媒體將它與近年成功的韓片《非常母親》和《下女的誘惑》相比,國際版權已賣出。他對角色刻畫細膩,更造就本屆金馬獎最佳女主角、女配角。至今,他3部長片創造包括主配角共6位影后影帝。

他拍不出討喜題材「揭發某些黑暗,是讓社會更進步的動力」

憤怒也形塑了他金馬獎典禮上的身影。

紅地毯上他雖穿上8萬元的西裝,但手臂綁了更搶眼的反亞泥布條。年度最佳電影揭曉,偶像吳念真念出他的名字,讓他緊張又興奮,一度忘詞,卻沒忘了打開手中「沒有人是局外人」的布巾,把山海開發、原住民傳統領域、勞工工時等議題,全都報上。

「《血觀音》是一個不正向的電影,但在這個需要正能量的時代,揭發某一些黑暗,是讓社會更進步的動力。」他的得獎感言掀起典禮最高潮,而前一天,這部不正向的電影,還拿下金馬觀衆票選獎。

憤怒的他,賣的是裹糖衣的藥。

《血觀音》中,「糖衣」是人物刻畫與情感描寫,用來吸引觀衆,「藥」則是看清控制,進而掙脫的自由。

9年前的《冏男孩》,他用童年故事講隔代教養,五年前的《女朋友。男朋友》,用愛情故事帶出公民運動、民主轉型的苦澀,《血觀音》則用女人心機、家庭內的糾葛,講官商之間的不法勾結,如何控制社會。

「我要說的是,在這個社會裡面,沒有人是局外人。」他說。

糖衣並不好做,《血觀音》光是劇本就改了10版。爲了精準描寫母女間的控制,他與貴婦們請益秘密,讀母女關係的心理學叢書、女明星自傳、張愛玲所有小說和瓊瑤作品。

爲了解官商結構中白手套的心境,他先是翻出臺灣過去的滅門血案,而後找到土地代書、律師、法官、警察,甚至炒作普洱茶的商人深談。他還穿上襯衫、皮鞋生活了一陣子,只爲了解用穿着武裝自己的心境。

他說自己不會拍討喜的題材,而且社會事件不斷來找他,打開新聞、滑開手機都是,沒有其他人拍,那該怎麼辦?

那口氣,說得好像他還坐在40年前、那張父親替人算命的桌子上一樣。

世間上的愛恨情仇、生老病死,就這麼走進楊家,而他算命師的爸爸,必須全都給個說法,除非是算到死卦,不能說、不收錢。

跛腳爸爸,讓他看見壓迫遭追稅,顧不得尊嚴:「這隻(假腳)拿去抵帳!」

住着4個孩子的臺北永和家裡並不大,爸爸的算命桌,就是楊雅喆的書桌,一邊寫回家作業,一邊聽着各種人生。遇上孩子瘋了的爸媽,他的父親會以魂被抓走了,或是這樣很好、不會有事等,給對方一個說法,讓對方好受。

「我很早就能用穿着看出一個人的生活背景了,」他也從爸爸身上學會察言觀色、領略人性。就像他每次新戲開拍,試鏡演員,總是先從細節、穿着、聊天,去了解眼前的靈魂,跟着演員發覺內心的不同層面,甚至因此重新調整角色,讓角色跟演員的詮釋都更加分。

因爲年幼工作時不慎從火車上墜車,剩下一手一腳的楊雅喆父親,也讓他看見社會對人的壓迫。

「他們上一輩是礦工階級,窮到分家的時候不是分家產,是分債務的那種,」小時候,他住在市場的彎曲窄巷中,一間平房住了阿嬤和爸爸輩的4個家庭,二十幾口。直到跛腳的爸爸靠着算命,買了間新房,一家子才搬出來。

此時,卻遇上國稅局的人上門,要算命的爸爸開發票。富貴人家能逃稅、避稅,但,市井小民卻只能束手無策,爸爸在孩子面前無計可施,氣得不顧尊嚴,擡起假腳放在桌上,要國稅局官員「這隻拿去抵帳!」

爸爸留給他的,還有不服氣。好不容易考上高中,卻因爲哥哥在學校裡打混,又花家裡錢,爸爸直接叫楊雅喆念高職、當水電工,別讀大學了。「我怎麼可能讓他控制我,學費都一樣,爲什麼我不能念(高中)?」可惜,還沒能證明自己,高三時,父親去世,他的叛逆期必須結束。考上淡江大學之後,他靠着端盤子、救生員、酒店的工作,在社會裡的各種現實夾層,完成夢。

開始用錢爲刻度的人生之後,還沒學會世故,他卻先遇上啓蒙。

政治謊言,讓他尋找真相「心的自由沒有的時候,就要去反抗,纔會活得像個人樣」

1980、1990年代的臺灣風起雲涌,每天上學經過臺北車站的他,看見公民運動一波波展開,農夫、工人都上街了,他大一時,正是野百合學運

他至今懷念當時追求自由、不滿現況的社會氣氛,「20年過去了,臺灣(僞善的)行事風格還是沒變,官商勾結還是一樣,但大家卻都不憤怒了?」

他記得更清楚的是,大一必修哲學,第一堂課老師問大家爲什麼要學哲學。「因爲要讓人自由,自由是心的自由,心的自由你沒有的時候,就要去反抗,反抗了,纔會活得像個人一樣。」他倒背如流的這段話,原來是血觀音臺詞「活得像個人樣」的起源。

還是學生的他,試着找出與老師口中不同的228真相,戳破謊言、初嘗自由的感覺,讓他着迷。滿腔熱血的他,卻在出社會沒多久,在中國上了一課。

蹲點中國,讓他嚐遍假道學書記漫天開價,「問我知不知千島湖臺灣人在這裡死了不少」

1997年,他被任職的動畫公司轉調至中國,主管媒體採購的他,必須常常跟書記們吃飯,一次,在浙江省遇到書記開出天價,「他開價實在太貴了,當我是白癡,我聽到價格之後說那我再考慮,但他們那邊做生意好像不是這樣,都是他講多少、我付多少,怎麼會有『價錢太貴』的問題。」楊雅喆回憶。

「然後他就起賭爛(臺語:不爽之意),問我知不知道這裡有個千島湖,臺灣人在這裡死了不少。」

他在中國待了1年,嚐遍各種假道學、真控制,以長官、長輩之名,宰制下屬、晚輩以獲得利益。在臺灣,《血觀音》中的「我是爲你好」,同樣處處可見。

在儒家思想爲主流的社會中,他的世故不如憤怒長得快,「一般人二、三十歲學會的禮數,我現在才學會。」他說,10年前,拍《冏男孩》,宣傳時他連陪笑都不會,在片場不想講話,遇到演員時只揮手。10年後,他在臉書直播與知名主持人於美人把酒言歡,陪演員們上遍大小通告,在映後座談逗得全場歡笑。

不只人懂得世故了,作品也是。

推出第3部長片,他與9年前的《冏男孩》相比,「以前那個好清純,自在的拍,東西拿出來就是電擊。」《血觀音》則是他精心策畫,每一次電擊都是計算的結果,「人就是會老,以前那個不用算,頻率對的人就被電得很慘,現在這種算好的,就是90%的人都會被電到。」

學世故,原來還是爲了反抗。

《血觀音》是他第3部劇情片,裡面住着3個來到中年的他。在中國受夠假道學的他,繼續叛逆的選題;在算命桌上長大的他,百無禁忌的描繪各種人心;還有個世故的他,讓電影更直白、通俗。

採訪最後,我們問他下一部還拍社會議題嗎?他直說太累了,浸泡在社會的黑暗面實在太辛苦。隔天,金馬頒獎典禮尾聲,最大獎「最佳劇情片」揭曉,是《血觀音》。

楊雅喆上臺時先踉蹌了下,然後腦中一片空白,忘了所有謝詞,卻獨獨像呼吸一樣的,把過去10年山海留給財團開發、勞工工時更長的不滿,說出來。他舉起「沒有人是局外人」的布巾,不想投資人、不想票房的那刻,最自在的冏男孩,他,還是他。

【更多報導】

1身價千萬野雞車大亨,65歲淪爲街友,口袋只剩7元,公園上吊...「我怎麼會變成這樣?」 一個月少收200萬租金也再所不惜!東區名店紛退租,房東還是死不降房租的秘密 同學30出頭,手握數十億...他赴北京念EMBA學會的一堂課:賺錢要在海外,臺灣只能養老 第一代提供就業、第二代失去半壁江山、第三代剩娛樂新聞...臺塑王家的故事,正是臺灣的悲哀 10多年來堅持不喝牛奶!85歲臺灣糖尿病之父:牛奶喝越多,乳癌、心血管疾病比率越高

※精彩全文,詳見《商業週刊》1568期。※本文由商業週刊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