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週刊》你要永續經營、擴大規模或「有錢的活着」?
155年曆史的王德傳茶莊,招牌的紅色茶葉罐極具鑑別度,目前已擴點至香港和中國。(許世穎攝)
看完日本百年企業的心法後,我們回頭檢視一下臺灣的狀況。
事實上,臺灣也有爲數不少的公司營運超過百年。曾對此進行研究的日本經濟大學管理學院院長後藤俊夫透露,他至今已發現超過250間,以食品、糕餅、茶葉等傳統產業爲主,多爲家族經營的微型公司。
臺百歲代表郭元益、丸莊醬油
臺灣內需小,穩健經營也得適時擴張
臺大前EMBA執行長黃崇興也指出,如郭元益、王德傳茶莊、丸莊醬油等,都已是較具規模和制度化的百年企業了,上述的250間,與其稱爲「百年企業」,用「百年老店」似乎是更爲精確的說法。這個定義無關乎營業數字,而是因爲「企業」與「老店」,思維上就有三點不同。
首先是經營理念。未必每間企業都會有家訓流傳,但至少經營者必須制定出一個你真心認同的精神,不只是放在官網,而是真的用來向自己、家族成員與第一線員工溝通。如許多日本企業至今仍規定,營業前要集體朗誦「待客守則」等,就是一種內部溝通方法。
其次是品牌形象。這關係到經營者把自己定義爲一個生意人,還是一個企業家?前者只須獲利即可,後者就必須有一套向外部溝通的邏輯。最後是社會地區的認同。不妨試着詢問自己:如果我的公司消失了,附近地區會有人覺得可惜嗎?周邊區域的需要和尊重,其實最能看出企業價值所在。「臺灣企業或許該思考:你要永續經營、擴大規模,還是隻想有錢的活着?」黃崇興說。
今年3月,丸莊醬油和日本專營鰻魚的百年名店田舍庵合作,在臺灣開了鰻魚料理新品牌「小倉屋」。由於缺乏餐飲品牌經驗,丸莊醬油第四代傳人、副總經理莊偉中找來麻膳堂創辦人徐安升合夥,兩人一起飛到日本小倉,拜訪田舍庵第三代傳人緒方弘,才發現日方不只鑽研料理,更直接追溯到源頭,連魚塭的溫度、pH值都要控管。
三關鍵借鏡日本經驗
深入理解儒家精神比學狼性文化有用
儘管文化相仿,臺灣和日本仍有許多民情上的不同,但後藤俊夫強調,仍有幾個要點,是臺灣企業經營者可以進一步思考的關鍵。
一、儒家思想。日本受到儒家文化影響很深,因此有大量百年企業都是以儒家精神做爲家訓並認真實踐,如「信」、「誠」、「先義後利」等。對臺灣的經營者與後代傳人而言,深入理解儒家文化,應是更水到渠成的事。
二、投身時機。過去臺灣家族企業多傾向讓下一代完成學業後就進公司,用十幾年的時間慢慢熟悉業務,最後接班。但在日本,通常會給下一代3~10年「外出歷練」時間,最大宗選擇是到產業上、下游的公司去學習;其次是到銀行,可以培養對數字的敏銳度,還有大量認識各產業的高階主管,培養人脈;另外就是出國唸書瞭解國際市場。後藤俊夫建議,不妨在年輕時以「外出歷練」爲主,因爲公司業務還有往後數十年可熟悉。
三、「新」工匠精神。以往談到工匠精神,多半解釋爲對自己的專業精益求精,態度嚴謹而堅持等等,但一間長青企業必須做到另一項條件,就是「爲社會做出應有的貢獻」。原有專業,再加上對社會有所付出,才能換取外界對企業真正的尊敬。
【更多報導 】
※精彩全文,詳見《商業週刊》。
※本文由商業週刊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