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股票造市制度明年中上路 80餘檔冷門股升溫

證交所9日公佈上市股票造市制度規劃方案,「成交量」及「營運面」爲篩選「優質流動性個股」的兩大指標,成爲證券自營商協助報價交易標的,以2019年數據統計,共有82檔上市股入列,預計未來每年篩選調整檔數也約在80~90檔之間。

「上市股票造市制度」預計明年6月底上路,證交所副總羅贊興指出,目前上市「優質低流動性股票」標的僅針對普通股,包括國內上市及第一上市股票,不納入臺灣存託憑證(TDR),篩選標準主要根據成交量及營運面兩大指標判斷。

在成交量部分,需符合個股日均成交股數爲後30%,或是週轉率小於市場平均週轉率;而營運面則要同時具備年度財報每股稅後盈餘(EPS)逾2元、無累積虧損,且有配息等三項條件

羅贊興說,以2019年數據評估,大約有82檔符合「優質低流動性股票」條件,佔整體上市股比重接近1成左右,且產業別涵蓋20多種,分佈廣泛。2021年符合條件標的則需等到明年3月財報全數公佈後才能進一步調整篩選。

對於券商擔任股票造市者,證交所借鏡新加坡韓國製度,將由券商自願參與簽約,擇一擔任股票造市(MM)者或交易獎勵者(LP),分別負責「優質低流動性股票」的報價及成交義務

根據規劃內容,造市商每次報價數量最低達5張或20萬以上,有效報價時間須超過50%交易時間,以及每次報價買賣價差不得超過3%,另當標的暫停交易、停止買賣及列入處置股票時,可豁免報價。

證券大老表示,活絡冷門股具政策指標意義,認爲券商將有意願支持申請造市,但冷門股主要問題就在於目前流通性不足,若參與造市,券商報價容易面臨買進後卻遲遲未能成交,導致庫存部位提高的情旺,而賣出部分也要考慮券源是否充足,比起經手費折減,如何降低風險纔是業者實務上更爲重視的議題

另外,「上市股票造市制度」實施初期,爲鼓勵證券自營商參與,「優質低流動性股票」造市及交易者若達不同門檻,證交所將依貢獻度提供經手費減免及獎勵措施誘因,並每年舉辦造市者競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