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青論壇》疫苗的劑量是關鍵?(王薇瑄)

目前日本疫苗施打劑量比照歐美,但一般來說,女性體型普遍小於男性,而亞洲女性尤其輕盈,怎能承受與西方男性相等的劑量?(臺北新光醫院提供)

最近臺灣身陷疫情泥沼,多虧世界各國慷慨解囊,數百萬劑的AZ、莫德納疫苗陸續抵達,解了疫苗的渴,但致死新聞頻傳,又降低了民衆的施打意願

不只臺灣,世界各國似乎都有「不想打疫苗」的人。在美國,雖然已有65%人口接種疫苗,但其餘的35%似乎擁有過高的「主體性」與「自由」意志口罩都不戴了還打什麼疫苗?即使美國政府祭出啤酒脫衣舞娘陪伴、贈送汽車招數,還有幾百萬美金的樂透,他們仍不爲所動。泰國東協中接種率最低的國家,清邁竟推出打疫苗送水牛,提升施打意願。而今年二月就拿到疫苗的日本,至今的施打率卻只有17%,其中不乏對施打疫苗致死的疑懼。

爲了提高疫苗普及率,最直接的解決方法就是減少疫苗致死的案例,爲此,日本醫療管理研究理事長上昌廣提出:應降低接種劑量。目前日本疫苗施打劑量比照歐美,但一般來說,女性的體型普遍小於男性,而亞洲女性尤其輕盈,怎能承受與西方男性相等的劑量?日本成年女性的平均體重是45公斤,而美國成年女性是77公斤,相差甚鉅,更遑論高頭大馬的西方男性;在美國、日本、瑞士不良反應的性別比例中,女性的比例皆遠高於男性,體型大小是否是引起疫苗副作用關鍵因素?

想起小時候感冒去診所看病的經驗。每次開藥前,醫生總會要求我量體重,原因是小兒用藥成人用藥不同,若劑量過猛,可能猝死,或引發藥物代謝不良的後遺症,既然體型大小是考量配藥劑量的要素,有關單位也該正視疫苗劑量的問題。

目前臺灣接種疫苗死亡比例較多的族羣,是患慢性病老者,消息一出,讓慢性病的長輩卻步,但經過解剖與多項評估,疫苗和慢性病患死亡並無直接關係。一般民衆接收疫苗與疫情的訊息多來自電視網路新聞,疫情期間,新聞臺總是不停歇地報導誰誰誰施打疫苗後死亡,卻少見解剖後發現相關性極低的澄清報導,因此讓民衆心生猶疑。

我們都是第一次經歷這波可怕的新冠疫情,彼此也都在學習中,固然這些新興疫苗的效果研究尚在發展,但也許在提醒接種疫苗風險的同時,該多專訪醫師與研究人員,多報導醫藥人士對施打疫苗的看法,畢竟專業才能穩定民心,以訛傳訛實在可厭。

作者科技媒體作家臺大基因體與系統生物學博士候選人

※以上言論不代表旺中媒體集團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