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萊士扭虧背後:商譽高企遭問詢 控股股東陷債務危機

(原標題:上海萊士扭虧背後:商譽高企遭問詢,控股股東陷債務危機)

新京報貝殼財經訊(記者 閻俠)逐步退出風險投資的上海萊士,在2019年交出了一份不錯的成績單,成功扭虧爲盈。

6月19日,上海萊士收到深交所對其2019年年報的問詢函,問詢函涉及了上海萊士的商譽、存貨、其他應收款等方面。

6月28日晚間,上海萊士披露了對問詢函的回覆,也使得外界可以獲取更多關於上市公司當前經營情況的信息。

商譽淨額超50億,佔淨資產比例爲46.96%

2019年,上海萊士成功扭虧爲盈,實現營業收入約25.85億元,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約6.08億元。

不過,深交所注意到,截至2019年年底,上海萊士的商譽淨額爲53.91億元,佔淨資產比例爲46.96%。因此,深交所要求上海萊士對比可比公司數據,說明商譽佔淨資產比例是否處於行業較高水平,如是,說明原因及合理性,並說明公司爲防範商譽減值的主要措施,充分提示未來商譽減值風險。

經過對比可知,上海萊士商譽佔淨資產的比例的確處於行業較高水平。

2014年起,上海萊士通過非同一控制下企業合併收購了鄭州萊士血液製品有限公司(簡稱“鄭州萊士”)、同路生物製藥有限公司(簡稱“同路生物”)和浙江海康生物製品有限責任公司(簡稱“浙江海康”),收購金額分別爲18億元、47.58億元、3.69億元,由於收購金額較高、規模較大,因此在上市公司合併資產負債表中形成了較高金額的商譽。因收購這3家公司而形成的商譽淨額爲530314.67萬元,佔商譽淨額合計數的98.37%。而其他血液製品公司在近幾年尚未進行較大規模的企業併購。

上海萊士表示:爲防範商譽減值風險,公司一方面加強對子公司的管控,控制其成本,提升效益及盈利能力,確保鄭州萊士、同路生物以及浙江海康的穩定經營;另一方面根據相關規定,每年對各公司商譽進行減值測試,計提相關減值準備。

控股股東陷債務危機,多次被動減持股份

上海萊士的主營業務爲生產和銷售血液製品,主要產品爲人血白蛋白、靜注人免疫球蛋白、特異性免疫球蛋白、凝血因子類產品等,是目前中國最大的血液製品生產企業之一。

近期,上海萊士控股股東及其一致行動人多次減持上市公司股份,因此,深交所要求上海萊士梳理自2019年以來上市公司大股東的具體減持情況。

在上海萊士的回覆中,外界得以一窺上海萊士控股股東與上市公司的關係,以及上海萊士控股股東當前的資金狀況。

根據上海萊士的回覆可知,爲增強上市公司的綜合競爭能力,控股股東科瑞天誠投資控股有限公司(簡稱“科瑞天誠”)和萊士中國有限公司(簡稱“萊士中國”)採用股票質押融資方式獲取資金,尋找和收購國內外優質的血液製品標的,協助和推動上市公司“外延併購與內生增長”的雙輪驅動發展戰略。

2014年和2015年,上海萊士控股股東成功籌劃收購鄭州萊士血液製品有限公司、同路生物製藥有限公司,並以“上市公司發行股份購買資產”方式注入上市公司。2016年起,上海萊士控股股東通過其設立的併購平臺分別完成對英國血液製品公司BPL和德國血液製品上市公司Biotest的收購,並於2020年3月助力上市公司完成了與全球血液龍頭企業基立福(Grifols,S.A)的重大資產重組工作。

“在控股股東全力支持和幫助下,上市公司綜合實力快速提升,盈利能力進一步增強;然而在此過程中,兩大股東的債務規模則不斷擴大。”上海萊士稱。

2018年下半年以來,資本市場受中美貿易摩擦以及“去槓桿”等政策的影響,上海萊士控股股東科瑞天誠和萊士中國的質押融資出現到期不能按期償還或跌破警戒線及平倉線的風險,部分債權人採取了司法凍結、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方式處置質押股份等措施,科瑞天誠和萊士中國所持的部分上海萊士股份出現被動減持。

上海萊士稱,從2019年1月1日至問詢函回覆披露日,除被動減持外,科瑞天誠及其一致行動人、萊士中國及其一致行動人不存在主動減持上市公司股份的情形。

“爲緩解和解決債務危機,科瑞天誠及萊士中國積極面對,一方面,主動與各債權人保持良好溝通,坦誠說明面臨的問題和困難,與債權人積極探討解決方案,及時通報相關方案工作進展等,力爭取得債權人的理解和支持,努力化解債務風險;另一方面,積極引進戰略投資者以期獲得增量資金和信用,降低債務規模,緩解債務壓力,防範平倉風險。” 上海萊士表示。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閻俠 編輯 陳莉 校對 李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