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農業科學院質標所解析了ctl13的免疫調控機制並可作爲RNAi害蟲防治的分子靶標

核心提示:近日,質標所風險監測與評估創新團隊以我院第一產權單位在中科院一區Top期刊《Pesticide Biochemistry and Physiology》 (IF=4.2)在線發表題爲“RNA interference-mediated silencing of ctl13 inhibits innate immunity and development in stored pest Tribolium castaneum”的研究文章。篩選並驗證了ctl13可作爲甲蟲類害蟲的RNAi的靶向基因。……(世界食

近日,質標所風險監測與評估創新團隊以我院第一產權單位在中科院一區Top期刊《Pesticide Biochemistry and Physiology》 (IF=4.2)在線發表題爲“RNA interference-mediated silencing of ctl13 inhibits innate immunity and development in stored pest Tribolium castaneum”的研究文章。篩選並驗證了ctl13可作爲甲蟲類害蟲的RNAi的靶向基因。

甲蟲類害蟲嚴重威脅糧食儲存安全,每年給糧食產品造成了幾十億美元的經濟損失。單一化學殺蟲劑的長期使用已導致害蟲抗藥性增加,對生態環境造成迫害,亟需開發新型的殺蟲劑產品。基於RNAi技術創制的新型生物農藥具有靶向性高、易降解、靶點豐富及可靈活設計等優勢,代表了未來農藥產品的發展趨勢。目前,關於害蟲RNAi有效靶向基因的篩選及調控機制方面只有零星報道,嚴重影響靶標RNAi農藥的開發與應用。基於此,本文首先克隆了重要的模式識別受體(ctl13),分析了與病原分子相關模式的結合位點及結合特性,體外實驗進一步證實ctl13通過LPS和PGN與病原細菌的相互作用;其次,ctl13被RNAi後會導致其害蟲變態發育失敗,死亡率接近100%,展現出極高的害蟲防治潛力;最後,我們發現ctl13受到上游20E的調控,參與害蟲抗菌肽基因的轉錄調控。本研究將爲儲糧害蟲的防控提供新的策略及篩選靶點,併爲20E在昆蟲調節體液免疫分子機制研究中提供新的理論依據。

本研究由我院質標所完成,風險監測與評估創新團隊寧明曉博士爲第一作者,任顯鳳博士爲共同通訊作者。該研究得到了山東省自然科學基金(ZR2022QC074)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32202208)的資助。(撰稿人:寧明曉 核稿人:劉 賓)

文章鏈接: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048357524003377?via%3Dihub

日期:2024-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