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隊》:追兇十二年,張譯再度狂飆

《三大隊》值得重刷。‍‍

我在重刷時,發現一個很棒的細節(影片有很多)。

程隊準備發信息宣佈放棄追兇時,通話記錄有特寫鏡頭,裡面有三大隊成員的名字,而第二位是慧慧。‍‍‍‍‍‍‍‍‍‍‍‍‍

這個細節,真好。‍‍

追兇是三大隊日思夜想要搞成的事,和他們聯繫,有三大隊的真情和英雄主義。慧慧出現在通話記錄中,點明父女情深。‍‍

父女情深有鋪墊,有電臺點歌,有王大勇看到慧慧照片後淫笑,才點燃了隱忍的他對王大勇憤怒。‍

這也讓三大隊陷入牢獄之災。

程隊出獄後,已經錯失陪伴女兒慧慧長大的機會,這也是他下定決心追兇的推動力之一。‍‍‍‍‍‍‍‍‍‍‍‍‍‍‍‍‍‍‍‍‍‍‍‍‍

慧慧對程隊的態度,背後隱藏了她遭受非議和詆譭的青春期。此時的她,正是年輕氣盛的小姑娘,找不到合適的表情和語言,去面對自己深愛的父親。

於是,逃避就成爲她的選擇。

通訊錄的小細節,程隊依舊和慧慧聯繫,父女之間,表面是冷的,裡子是熱的。

2002年,程隊爲了女兒胖揍王大勇,2009年,程隊開始千里追兇王二勇。

女兒是程隊和邪惡鬥爭到底的驅動力。

而這一切需要從一樁改變命運的大案說起。

一,改變命運的大案

《三大隊》改編自非虛構作品《請轉告局長,三大隊任務完成了》。‍‍‍‍‍‍‍‍

它原載於“本站人間工作室”,也是2018年本站文學年度點擊冠軍,被“萬人血書求拍電影”。‍‍‍‍‍‍‍‍‍‍‍‍

這篇非虛構作品自帶一種對抗宿命的強大張力。‍

2002年8月22日,王大勇和王二勇入室盜竊轉化搶劫、強姦致人重傷案發生,這就是震驚一時的“8·22案”。

電影改動了時間線,變成“9·21案”,但後面的主線劇情大致沒變。三大隊逮捕王大勇,王大勇意外死亡。

原本是前途光明的刑警,轉眼成爲故意傷害致人死亡的階下囚。‍‍‍‍‍‍‍‍‍‍‍‍‍‍‍‍‍‍‍‍‍‍‍

這場意外徹底改變了三大隊的命運,迸發出極強的宿命感。

導演拍出了這種宿命感對程隊的摧殘。‍‍‍‍‍‍‍‍‍‍‍‍‍‍‍‍‍‍‍‍‍‍

2009年,程隊提前出獄。“9·21案”受害人的爸爸嶽某在門口等他。‍‍‍‍‍‍‍‍‍‍‍‍‍‍‍‍‍‍‍‍‍‍‍‍‍‍‍‍‍

按常規商業片的拍法,這段戲可以拍得很煽情。‍

但是,《三大隊》反強戲劇衝突,它用平實的鏡頭,拍出了程隊的無力。‍‍‍

這段戲一共有三個主要人物,程隊,嶽某,楊隊(此時已升職)。‍‍‍‍‍‍‍‍‍‍‍‍‍‍‍‍‍‍‍‍‍‍‍‍‍‍‍‍‍‍‍‍‍‍

嶽某見程隊的目的是表達他的感激之情。然而,程隊的話很少,楊隊反而是說話最多的那一位。‍‍‍‍‍‍‍‍‍‍‍‍‍‍‍‍‍‍‍‍‍‍‍‍‍‍‍‍‍‍‍‍‍‍‍‍

臺詞是編劇的工作,視聽語言才能看出導演才華。‍‍‍‍‍‍‍‍‍‍‍‍‍‍‍‍‍‍‍‍

在楊隊向聊案情時,程隊位於畫面最前方,虛化處理,楊隊站在中間,隔開了程隊和嶽某。

此時的程隊已經進入不惑之年,他已經成爲生活的落伍者。

程隊出獄後的沉默寡言,有一種讓人灰心的宿命感。

我很喜歡影片對楊隊的處理。

謝謝電影沒有把他寫成心胸狹隘,愛搞事情的反派。‍‍‍‍‍‍‍‍‍‍‍‍‍‍‍‍‍‍‍‍‍‍‍‍‍‍

楊隊情商高,會來事兒,即便二隊被三隊搶盡風頭,他依舊能保持體面和風度。

在程隊落魄潦倒之際,楊隊依舊錶達對程隊的惺惺相惜之情。‍‍‍‍‍‍‍‍‍‍‍‍‍‍‍‍‍‍

程隊的坎坷命運也在告訴觀衆,正義和邪惡的較量,從不是英雄的扮帥耍酷,它也會把英雄磨損成暮氣沉沉的小老頭。

英雄和罪犯較量,不是天道酬勤的勵志故事。在追兇過程中,程隊要面對大海撈針似的排查,隊友的不斷退出,他不止一次想放棄。‍‍‍‍‍‍‍‍

另一方面,罪犯擊潰了不止一個家庭。對此,影片有金句。

“每一個大案背後,都是多少家庭的悲劇”。

這個悲劇的家庭是嶽洋的,是可以是以程隊的,甚至是三大隊每位成員的。

三大隊能踏上追兇路,因爲他們心中還有個少年壯志不言愁的理想小火苗。‍‍‍‍‍‍‍‍‍‍‍‍‍‍‍

二,少年壯志不言愁

關注《三大隊》,也因爲他的編劇是張冀。

陳可辛御用,現實主義題材的行家裡手。‍

《中國合夥人》,《親愛的》,《中國女排》,這些口碑不俗的爆款,都離不開張冀的劇本。

《三大隊》找張冀擔任編劇,可謂強強聯合。‍‍‍‍

張冀在原著的基礎上,增添了很多個性鮮明的角色。比如摳搜的廖健。‍‍‍‍‍‍‍‍‍‍‍‍‍‍‍‍‍‍‍‍‍‍‍‍‍‍‍‍‍‍‍‍‍‍‍‍‍‍‍‍‍‍‍‍‍‍‍‍‍‍‍‍‍‍‍‍‍‍‍

在外吃飯,他會順店家的打火機,本是菸民,但從來不買菸,蹭隊友馬振坤的煙。‍‍‍‍‍‍‍‍‍‍‍‍‍‍‍‍‍‍‍‍

摳搜是缺點,但用好了,就是優點。

千里追兇,耗費大量財力和人力,馬振坤的家庭撐不住,成爲第一位離去的隊友。

在告別的車站,廖健送給馬振坤兩條煙。‍‍‍‍‍‍‍‍‍‍

這一幕特別感人。‍‍‍

摳搜鬼的大方,就像被信任的朋友背叛,因爲難以預測,因此衝擊力特別強。‍

張冀的劇本既能尊重原著設定,也懂錦上添花。‍

給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少年壯志不言愁》,它貫穿了整個影片。‍‍‍‍‍

第一次,2002年,女兒慧慧給程隊點歌。

此時,程隊是意氣風發的三隊隊長。業務能力強,師傅重用,隊友擁護,他的未來不可限量。‍‍‍‍‍‍‍‍‍‍‍‍‍‍‍‍‍

第二次,2009年,三大隊合唱這首歌。

此時,程隊剛剛出獄,和三大隊的隊友一起擼串,餐桌上的氣氛壓抑,《少年壯志不言愁》再次出現。

“9·21”案件改變了三大隊的命運。隊員都有了新身份,有的擺攤兒,有的賣保險,有的馴大狗,有的做燒烤。

他們是中年人的身體,老年人的精氣神。‍‍

合唱版的《少年壯志不言愁》有他們快要泯滅的理想主義。‍‍‍‍‍‍‍

第三次,影片最後程隊走進車流滾滾的街道,《少年壯志不言愁》再次響起。

請注意,這次是第二次出現的合唱版。

這個設定特別好,因爲程隊能有今天,是三大隊每位成員的功勞。少年壯志不言愁是三大隊對三大隊的頌歌。‍‍‍‍‍‍‍‍

我特別欣賞這首歌。

它不僅能調動情緒,而且是個讓影迷心領神會迷影梗。

《少年壯志不言愁》是劉歡的代表作品,也是80年代國產劇《便衣警察》的主題曲。

《便衣警察》的配曲和故事,都與《三大隊》有非常巧妙的呼應。‍‍‍‍‍‍‍‍‍‍‍‍‍‍‍‍‍

《便衣警察》的主線劇情是,男主周志明保護羣衆、蒙冤入獄,追殺間諜。‍‍‍

《三大隊》的主線劇情是,程隊遭遇人生猛擊,不忘追緝犯罪嫌疑人之志。

《便衣警察》開播於1987年,基本吻合程隊從警校生成爲便衣警察的年代。

我讀原著發現了程隊的年齡。‍

2002年,程隊37歲。

換而言之,程隊出生於1965年,《便衣警察》開播時,他是22歲,已經成爲真正的便衣警察。‍‍‍‍‍‍‍‍‍‍‍‍‍‍‍‍

程隊出獄後,他和隊友一樣,不再有便衣警察的社會身份,他們依舊有顆警察心。

《少年壯志不言愁》是對便衣警察的歌頌,也是對三大隊的頌揚。

用文本勾連潛文本,這就是名編劇的厲害。

編劇厲害,導演也在線。‍

合唱《少年壯志不言愁》時,導演用了大量特寫鏡頭,給足演員展現情緒和性格的機會。‍‍‍‍‍‍‍‍‍‍‍

導演用了一個拉鏡頭爲這次合唱收尾,三大隊後面是萬家燈火。‍‍‍‍‍‍‍‍‍‍‍‍‍‍‍‍‍‍‍‍‍‍‍‍‍‍‍‍‍‍

這個鏡頭在告訴觀衆,三大隊少年壯志不言愁的意義,他們是千家萬戶的守衛者。

結語:‍‍‍‍‍‍‍‍‍‍‍‍‍‍‍

王大勇死後,三大隊的五名成員背上故意傷害致人死亡的罪名,被判入獄。

程隊八年,徐一舟六年,馬振坤五年,蔡彬五年,廖健五年。

他們的家都支離破碎,他們也有自己牽掛不捨的東西。

馬振坤不想失去家庭,他成爲追兇小分隊第一個退出的人。

家是盔甲,也是軟肋。

《三大隊》很動人,它隱藏着最大的悲劇,是家的分崩離析。

電影是生活流,但細品之後,你會發現它的劇作流暢,情緒環環相扣。

程兵出獄後,有業務員發傳單,傳單有特寫,“你需要的不是一個房子,而是一個家。”

他的家已經回不到過去了。

沒有軟肋,程隊要做盔甲,追兇成爲他的生活目標,他要保護千千萬萬家庭,要給受害者一個公道。

追兇十二年,這是英雄傳奇,看似超現實,其實源自現實。

《三大隊》用生活化的敘事方式講故事,是正確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