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骨磨損不用換關節 間質幹細胞幫你培養新的「塞回去」

軟骨磨損不用換關節,間質細胞幫你培養新的「塞回去」。(圖/示意圖達志影像

記者嚴雲岑臺北報導

臺灣邁入高齡社會,人工關節置換率也逐年上升,雖然有人術後可恢復行動能力,但未來可能面臨沾黏或排斥等問題醫師表示,目前醫學技術已可從脂肪中抽取「間質幹細胞」進行分化,未來可製成軟骨重新植回體內,有望減少至入異物的排斥反應,該項技術也可用在血管修復上,對於有家族中風族羣也是一大福音

安法診所今(6)日舉辦《做基因智者座談會,書中「脂肪裡藏有幹細胞?」一章,介紹幹細胞的發展用途

安法診所副院長吳凱茹提到,脂肪間質幹細胞的主要角色,在於統一協調並喚醒各組織的前驅細胞去修補創傷,包括:心臟修補、肝臟修補、胰臟修補、腎臟修補等,同時藉着降低樹突細胞、T細胞、B細胞活性和提升調節型T細胞,以減低自體抗體產生發炎反應,局部的提高干擾素IFN-α水平,產生直接修復受傷的組織與再生新組織的功能

▲幹細胞也可用在血管的修補上。(圖/示意圖/達志影像)

進一步研究證實,脂肪中抽取出的間質幹細胞具有向脂肪、軟骨、成骨肌肉等多向分化潛能,同時具有低侵入性、足夠的細胞數量、快速的細胞增殖潛力與多能性特點

吳凱茹表示,目前臺灣在幹細胞的臨牀試驗中,最接近量產化的事軟骨,其次是心血管重建,「前者不致命但非常普遍,後者則相反。」利用幹細胞修復磨損軟骨的方法爲,將庫存的間質幹細胞分化成軟骨,取代原磨損組織;心血管則是藉由注射組織,收復受傷血管,使之回覆到年輕狀態

▲間質幹細胞未來有望分化成軟骨、肌肉等。(圖/示意圖/達志影像)

「若要取用幹細胞修復,就要先做好保存。」吳凱茹提到,幹細胞保存的原理與凍卵類似,但差異點在卵巢在34歲就屬高齡,之後再凍卵就剩5成成夠率,40歲以上只剩10%。幹細胞雖然未如卵子有明顯分水嶺,但仍建議越早保存越好。

哪些人要保存幹細胞?吳凱茹建議,有家族心血管疾病、三高血管硬化、黃斑部病變、心臟病變等高風險羣,可趁早儲存脂肪幹細胞,以備不時之須。至於保存費用則依各醫院而異,10-20年再的費用30萬至80萬不等,管理費用另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