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癌術後肩關節活動受限 復健治療改善生活品質

使用循環機進行壓力治療,爲治療淋巴水腫的方法之一。(新竹臺大提供/王惠慧新竹傳真)

45歲陳姓女子罹患乳癌,手術後卻發現肩關節活動度受限,且疤痕處有刺痛感,至新竹臺大分院新竹醫院復健科就診,透過復健治療後,肩關節活動度大幅進步,大大提升生活品質。

陳女罹患乳癌後,接受全乳房切除術與前哨淋巴結切片術,雖然手術成功,但經常覺得手術側的肩關節活動度受限,且疤痕處有刺痛感。

由於對生活造成困擾,陳女向新竹臺大分院新竹醫院復健科求診,經過靜態牽拉運動、疤痕按摩等復健治療後,肩關節活動度大幅改善。

新竹臺大分院復健部醫師董怡君指出,乳癌患者切除乳腺組織後,造成皮膚和下方的肌肉產生沾黏,影響肩關節活動度,即使單純切除乳房組織,仍可能造成患肢淋巴水腫,若切除範圍愈大,或有接受腋下淋巴結切除術、鎖骨上淋巴結放射治療等,水腫機會也會增加。

另外,有40%的病人於術後會有胸壁疼痛的狀況,與胸肌疼痛或手術切口處神經受影響等有關,因此爲改善病人生活品質,須在術後早期復健。

在病患復健方面,董怡君說,一開始會以主動支持性動作爲主,待傷口拆線且癒合良好時,再進行靜態牽拉運動,並配合疤痕按摩,陸續調整復健內容及目標,可有效改善肩關節活動度,另也會使用循環機,進行淋巴水腫壓力治療。

董怡君指出,乳癌術後除應配合外科的回診追蹤癌症的治療狀況外,患者也應注意自己肢體狀況,若有肩關節活動度限制、手術側胸壁緊繃疼痛、肢體水腫等狀況,應儘早至復健科評估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