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應對地震災害
主持人:發生於北京時間2008年5月12日的汶川大地震距今已經13年了,但是災害帶給我們記憶和思考並沒有遠去。爲提高公衆防災減災與應急科學素質,應急管理部宣傳教育中心特聯合人民網錄製了這期“如何應對地震災害”節目,我們也十分有幸邀請到了三位重量級嘉賓,他們是來自應急管理部風險監測與綜合減災司原副司長尹光輝,尹司長,請和大家打招呼。
尹光輝:人民網的網友大家好。
主持人:第二位嘉賓是來自中國地震局工程力學原所長孫柏濤所長。
孫柏濤:人民網的網友們大家好。
主持人:第三位重量級嘉賓是來自中國地震局地球物理所原副所長高孟潭。
高孟潭:各位網友大家好。
主持人:非常感謝各位嘉賓來參與咱們這期節目。首先我們開始下面的交流訪談。汶川地震現場,相信汶川地震雖然過去13年,當時有哪些刻骨銘心的場景?比如尹司長也是第一時間親赴了汶川地震現場,能否和大家談一談。
尹光輝:汶川地震已經過去13年了,當時的地震情景和抗震救災的場景歷歷在目,當時地震發生以後,中國地震局立即啓動地震應急響應,國家地震災害局救援隊,也是中國國際救援隊,第一時間向黨中央、國務院報告批准以後,立即人員集結,攜帶裝備飛赴到成都機場,到各個救援現場。當時的場景真是驚心動魄,這是建國以後,新中國成立以後,迫害力最大一次,突發性也是最強一次,和救援難度最大的一次地震。我作爲地震救援隊的領隊,到達成都機場以後,我們按照國務院抗震救災指揮部的前方指揮部要求,兵分兩路,一個是聚源中學,一個是都江堰的中醫院。給我印象最深的兩個場景,一個是新建小學,也就是5月13日早上我們接到當地指揮部的通知,趕到新建小學,我們趕到新建小學的時候,當地的公安、消防、武警部隊和民兵已經前期投入了,因爲那個地方損失非常的嚴重,我們作爲專業的力量在搶險救援,看到一層一層的教室坍塌,壓埋着花季的少年,當時心情非常沉痛,這是一個場景。
另外一個場景是當天夜間我們又輾轉到東方汽輪機廠和葉片分廠,葉片分廠是我們國家研發葉片這個領域的領軍團隊的一個研發中心。當時有兩名國寶級的研發專家被壓埋在廢墟下,同時還有四名工程技術人員,因爲地震的時候他們正在開會。那個地方是一個大跨度的會議室,兩邊的牆都往中間倒,如果遇到強餘震發生,搶險救援風險非常大。當時我們和當地的廠房、救援人員及專家緊急會商,包括我們孫柏濤所長,是結構方面的專家,也趕到了現場,我們進行充分的會商後,拿出方案。第一時間我們冒着高危風險,當天夜間就把6名專家都給搶救出來了。以後我們又到了映秀、北川等各個現場。
通過這次,我感受到像這種破壞力非常大的地震,給人民羣衆生命財產造成了很大的損失。地震以後,我們加強基礎抗震設防能力建設,同時提升抵禦地震災害的能力,包括我們的應急管理的體系和防範應對大震巨災風險的能力。
我們國家抵禦自然災害特別是在抵禦自然災害防範化解自然災害特大風險方面有長足的進步。把“以人民爲中心”放在首位,加強防範和化解重大的風險,特別是抵禦、防禦特重大的自然災害,比如像地震這樣的突發性強、迅時毀滅性、破壞力大、災害成鏈的這種大震巨災。
我們國家在防災減災救災這個領域取得了長足進步,比如2010年的玉樹地震比汶川地震抗震救災就更加有序和高效,搶險救援的能力更加高效。我們國家人口衆多,經濟發展水平各地方也不一樣,同時我們國家發生同級別、同深度的地震,造成的經濟損失和社會影響也不一樣。我們就要進行這方面的風險治理工作,我們現在所做的比如自然災害的風險普查、隱患排查等自然災害防治工程,有利於我們今後長遠的抵禦自然災害能力的提升。當然,在防災減災、救災、備災等方面工作還存在一些短板和脆弱性,相信在黨中央的領導下,全國人民共同努力將我們美麗的家園建設得既安全又綠色,讓人民羣衆獲得實實在在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主持人:謝謝尹司長的講解。俗話說,地震本身不帶來人員傷亡,一般是通過建築物的倒塌帶來人員傷亡,孫所能否從結構抗震或者建築抗震等方面和大家講講,什麼樣的房子是最結實的。有人說框架結構肯定比磚混結構結實。
孫柏濤:汶川地震之後,我也是第一時間接到通知。國家救援隊是坐專機去的成都,我是坐的民航到成都,結果到濟南降落的時候,因爲雙流機場已經關閉了,只給專機降落,不給民航降落了,我們就到重慶。實際上地震剛剛發生的時候,大家都認爲宏觀震中是在都江堰,並不知道是在映秀和北川。我們從重慶落地,重慶地震局把我們送到都江堰,當時都江堰擠滿了應急和救援的人員。都江堰確實破壞也很重。我講一個例子,剛纔尹司長所說的,都江堰新建小學,其實都江堰新建小學是80年代以前建設的,我們叫磚混結構或者叫砌體結構,它完全倒塌了,壓死了大概400餘名教師和小學生。僅僅跟它有十米到二十米之隔的一個幼兒園,它的建設是在2000年以後,是按照七度抗震設防建設的,輕微破壞,根本沒有倒塌,在幼兒園裡面的兒童都沒有受到傷害。
主持人:當時地表迫害程度、烈度應該有10度以上了吧。
孫柏濤:都江堰最後劃定的烈度是9度區,沒有設防的房子倒塌得非常嚴重,破壞得非常的嚴重,而且有部分倒塌,像剛纔尹司長所說的新建小學、都江堰聚源中學、都江堰中醫院都倒塌得非常嚴重,壓埋了很多人,那都是沒有進行抗震設防的。如果進行了抗震設防,哪怕是7度設防,在9度地震荷載作用下,也不會造成嚴重的破壞。
主持人:基本上實現了大震不倒。
孫柏濤:對的。而且現在我們國家抗震設防的標準是高所長編制的雙標準,抗震還是有一定餘度的。如果按照7度設防,在9度區不會發生嚴重破壞。所以,沒有設防的房子倒塌得非常嚴重,設防了的房子基本上在9度區是輕微破壞,最多達到嚴重破壞。
主持人:小震不壞。
孫柏濤:中震可修,大震不倒。
什麼房子比較抗震呢?無論是按照我們國家抗震設防標準來設計的房屋基本上遇到本地設防烈度都可以達到中震可修的,絕大部分可以達到中震可修的標準。房屋抗震能力比較好的,一般剪力牆結構,現在我們住的高層結構就是剪力牆結構或者框架剪力牆結構,還有一些是鋼筋混凝土的筒中筒結構這類,在我們大陸所發生的地震中還沒有發生倒塌的現象,它是比較安全。
我們國家在開展九大工程,其中有一個地震易發區的房屋加固工程,希望能夠看到這個節目的網友能夠重視自己家的房屋以後的建設。
主持人:我們究竟應該如何理解地震風險,風險等於危險性乘於韌性或者脆弱性,背景值不能改變的情況下,咱們能做什麼?高所能否從韌性城市或者地震風險方面和大家分享一下您的認識。
高孟潭:汶川以後,很多國家針對大地震帶來的危險特別是大地震造成的巨大人員傷亡和經濟損失以及對社會發展的重大沖擊引起了更大的重視。像美國、日本包括後來的聯合國制定的很多重要文件,和汶川地震所引起的巨大損失和破壞不無關係。一個非常重要的進展就是針對這種大的地震災害,要迅速地從預防、應急、重建這樣一個惡性的循環轉變到事先做好防範、增加能力,使它不壞,或者壞了很容易修復,對社會經濟產生比較小的衝擊影響。像這樣一個理念來轉換,其中的核心是風險的治理和韌性的建設。
地震風險指的是什麼呢?就是指地震可能造成的嚴重後果以及這種後果的可能性,它是兩個維度,一個是後果。這個後果從我們對社會、對老百姓最關切的,首先就是生命的安全。一個大的地震不能造成太多的人員傷亡。另外一個就是經濟損失,通過一定的手段讓房屋建築設施包括社會系統具有比較強的抵禦地震的能力,一旦發生地震,造成的直接損失也不會很大,這是一個理想。
第三個方面就是如果發生很大地震事件,肯定會對我們正常的社會生活和經濟活動造成衝擊和影響,也就是以前我們經常說的間接的損失。隨着我們社會不斷進步,財富不斷積累,生產能力的不斷增強,這種間接的損失可能會越來越大。從風險治理和韌性建設的一個很重要的角度就是要縮短、恢復時間,使得對社會的衝擊最小,產生的間接損失也最小。
什麼是風險?我剛纔講了,和風險有關的因素是四個。第一個是地震本身的危險性。如果地震的危險性很強,你面臨的嚴重後果可能就會越大;第二個方面就是易損性,就像剛纔孫所講的,實際上是房屋建築社會系統的防災能力。它的防災能力越強,我們說它的易損性越小,未來發生地震事件的時候造成的損失就越小。第三個很重要的因素,我們管它叫暴露,也就是說在危險的地震地帶到底有多少財富、多少生產能力、有多少人在那裡居住,可以想像這個數目越大,未來遭受損失的可能性特別是遭受大的損失的可能性就越大,這是第三個因素。第四個因素是應對的能力。我們應對能力越強,地震對社會經濟干擾的時間越短,我們造成的損失也會越小。所以,從減輕風險、治理風險就要從這四個方面入手。
應該說,地震是很難通過一些什麼樣的手段不讓它發生,這很困難。即使是發生的頻度我們也很難去改變,發生的可能性。我們能夠着手的一個是提升房屋建築各種系統的抗震能力,然後在我們規劃的過程中儘可能的去規避那些最危險的地方,比如地震活動斷層。第四個就是要不斷地去提升地震應急救援恢復重建的能力,使得大的地震事件對我們的干擾達到最小。如果能夠從這些方面不斷地去改進,未來我們所面臨大地震的風險就會越來越低。換句話說,我們社會整個的地震災害的韌性就會越來越強,我們總有一天不會懼怕這些大的地震,我們可以從容的進行應對。
剛纔孫所長講的一個概念非常重要,只要我們的房屋建築有足夠的抗震能力,在地震發生的時候,它不倒塌,這種情況下造成大量人員傷亡的可能性就會大大地降低。所以,增強房屋建築的抗震能力是我們減輕人員傷亡的一個非常非常重要的途徑。
剛纔孫所長從建築物的角度來談這個問題,實際上對現代社會,地震造成災害,對社會、對公衆造成衝擊和影響的途徑和方式變得越來越多。比如說汶川地震,實際上有一個很大的特點就是次生災害,特別是滑坡,滑坡造成的人員傷亡大致是總的人員傷亡的三分之一。汶川地震還有幸運的地方,僥倖的地方,比方說唐家山的堰塞湖,我們傾全國之力,我們的水利部門、我們的部隊經過艱苦卓絕的努力,避免了堰塞湖垮塌造成的巨大洪水,無形中減輕了很大的傷亡。
汶川地震,最近我也一直在研究,有一些現象覺得很奇怪,從世界的角度來講,一些大的地震之後的火災一般是比較嚴重的,但是這次汶川地震的火災有,但不是很嚴重,這可能跟它發生的時間有一定的關係,就是離中午午飯做飯的時間已經過了二三個小時,可能有一些關係。但是這種地震之後不發生火災的事情可能是個例,將來可能也是一個很重要的東西。所以,將來防範地震災害,一個是從增強房屋建築的抗震能力入手,另外一個方面可能要有針對性地減輕地震的次生災害。
主持人:比如說火災、滑坡泥石流。
高孟潭:對,還有洪水、堰塞湖垮塌引起的洪水。
主持人:還包括瘟疫。
高孟潭:對,瘟疫。另外,如果我們東部地區的城市發生地震造成損失,從經濟角度來講,就會比汶川地震更加嚴重。汶川地震的重災區基本上是在山區,工業很少,除了汽輪機廠,大型工廠不是很多。汶川地震還有一個特點,它的地震震動向兩側衰減得很快。像德陽、綿陽、成都這樣的大城市基本上沒有嚴重的災害,但是如果這樣的大地震發生在東部地區,我們可能就沒有這麼幸運,由此造成的我們的企業、我們經濟的損失可能遠比汶川地震大得多。所以,地震的損失在社會系統和經濟系統的傳播和擴大也是我們將來可能要防備的。汶川地震雖然沒有出現,但是東部地區如果發生大的地震,這種情況可能是不可避免的。所以,從減輕地震災害、加強韌性建設的角度,我們需要做的事情可能還很多。
主持人:高所,我們剛纔講了韌性城市和風險的相關領域,防災減災還是關口前移,從減少災害損失到減輕災害風險,尹司長從風險治理或者增強社會風險防控能力、治理方面能否和大家再說一些。
尹光輝:各位網友,我過去從事行動層面的搶險救援方面的工作比較多,2018年成立應急管理部成立以後,專門有我們這個部門,就是自然災害風險監測和綜合減災,針對我們國家的自然災害,像地震、洪水、滑坡、泥石流以及森林防火這些方面,還有和海洋、氣象等災害。我們談到怎麼去預防,從風險的角度,從信息,多部門聯動做了很多工作,比如在太平洋上生成一個熱帶風暴,向西北移動加強爲颱風了,這個時候我們從氣象部門得到的這種信息要進行跟蹤、進行判別,比如它在什麼地方去登陸,因爲判別一個強颱風登陸,據說也是世界上經常會轉變。在哪個地方要做好這方面的預防颱風來了以後的準備,比如我們的石油鑽井平臺應該怎麼去防範,我們的漁船怎麼進港避風,特別是沿海地區的羣衆轉移,以及瞬時帶來的強降雨,甚至向腹地進行輻射,造成了局部強降雨,同時帶來的滑坡和泥石流這種災害。由一個颱風帶來伴隨的地質災害,這種綜合的疊加在一起的風險,我們事先要做哪些準備?我們的工作比過去單一的災種搶險救援或者哪一個部門做哪些事進行了一個綜合的判別,同時提出來在臺風登陸前提出來我們的防範和應對的策略,給有關部門、給當地政府和人民羣衆。我希望各位網友注意你們所在的地區自然災害分佈的一些情況。
主持人:我曾經也看見過有大學的教授深入中小學教孩子畫防災地圖,明確當地常見的自然災害,疏散路線。紙上的地圖內化在腦中,一發生地震的時候就趕緊去避險。
尹光輝:防災科普的宣教,要常態化,要入心入腦。剛纔兩位專家都談到了,防災減災工作中有工程性的措施,還有非工程性的措施,希望網友們在非工程性的措施裡面多做工作,比如你的團隊、你的同事、你的親戚朋友、你的家人,他們的防災減災意識怎麼樣,情況如何,這些都屬於增加我們全民的防災減災的軟實力建設。硬實力很重要,比如裝備、器材、搶險隊伍等等,但是軟實力在一定程度上發揮的作用是潛移默化,是非常巨大的。在我們國家未來經濟社會發展,特別是我們在兩個百年窗口期,中央提出發展和安全並駕齊驅這個理念,所以,我們一定要重視軟實力的建設,不管是政府還是各個機構、各個部門,特別是我們民衆,一定要共同協同行動,增加防災減災救災這個領域方方面面的軟實力建設。
軟實力包括我們所說的應急預案、法律法規,還有潛意識當中怎麼防災,同時要研究科學的防災,要有強大的科技支撐、科學的知識來指引、引導。
主持人:您說的要公衆多參與,築牢人民防線,讓老百姓更有獲得感,老百姓也得參與其中。包括災害信息員這些隊伍的建設。
尹光輝:應急管理部現在也正在做這個工作,進一步在原有工作的基礎上,比如災害信息員和基層民衆,特別是我們廣大的農村脫貧以後,不能因爲因災致貧。現在中央提倡建設美麗鄉村,在建設美麗鄉村的過程中,一定要把防災減災這個因素考慮進去,兩位專家所說的,把房子建結實、建好,躲開活動斷層和地質災害容易威脅的地方,同時也就減少了災害的風險,這方面我們的工作要加強。不管是各級政府、各級機構,還有社會的民衆,特別是在農村,雖然我們現在媒體非常發達,但是還是提倡大喇叭。
我到雅安,就是蘆山地震的地方。那個地方沒有地震,有時候發生地質災害,特別是夏季強降雨的時候,大喇叭廣播,全村區域都能聽到,那是非常實際的,特別接地氣的一種手段。
主持人:各個地方因地制宜,有很多防災減災的策略。
尹光輝:功能性的、非功能性的,或者兩者的結合,因爲我們應急管理部門從搶險救援發揮綜合優勢這方面,包括我們的承載體,災害的承載體,比如地震要發生在崑崙山口,那是非常高的地方,渺無人煙,是地震事件。承載體產生的破壞損毀以後才形成了災害。地震事件和自然的事件不可避免,這是自然的原因導致。我們能夠管理承載體少受到損毀,我們就要做這方面工作。我們的網友,有大量的工作,你們有很高的智慧和能力,我們全社會共同努力。像高司長所說,來個地震以後不可怕,我們可以從容應對。
主持人:我們應該不過分恐懼地震的發生,也不要漠視它的影響,積極平時準備。在我們平時科普工作中,怎麼樣才能給公衆或者老百姓積極的希望,或者科普當中有哪些誤區呢?
高孟潭:所謂的科普實際上是包括兩個方面,一個是科學的進步,一個是進步之後的知識和技術的普及。從科技進步的角度來講,從汶川地震之後,國家加大了對地震災害相關研究的投入,我本人蔘與了三個五年國家防災減災科技規劃的編制,特別是“十三五”期間,我們專門設立了重大自然災害監測預警與防範的專項。到目前爲止,部署了127個研究項目,這些項目系統地開發一些關鍵的防抗救相關的技術,也包括研製一批高科技的裝備。這些工作進展得非常快,很多方面都已經見到了非常棒的成果。
比如,地震開關。我們經常說,地震之後,可能會造成火災,要想辦法把煤氣關掉,然後再如何如何。但是實際上地震完了之後,可能只有幾秒、十幾秒,短短的時間,你再讓人去關煤氣,然後再去逃生,這顯然就是一個巨大的矛盾。現在有了高科技的東西,在地震的震動到來之前,被系統探知到之後,就自動地發信息給控制系統,把燃氣關掉,就避免了剛纔講的那個巨大的矛盾,從源頭上大大地降低了地震火災發生的可能性。
還有一種情況,可能大家不太熟知,就是地震之後,我們現在城市有很多的電機,強烈的晃動可能會導致電梯停運,把大量的人關在電梯裡,在那個時刻可能是處於一個非常危險的狀態,你也不知道這個電梯是不是下一時刻會壞得更厲害,會掉下去,如果再發生強的餘震,可能有很多的情況。現在有一種叫做電梯開關,和剛纔關煤氣差不多,接到地震預警的信號,他就把電梯停到最近的樓層,然後把門打開,告訴你,電梯暫時不能用。這樣就避免了剛纔講的這種可能的危險情況。
我只是舉科技進步兩個很小的例子。實際上這些非常實用的科技成果,已經有一大批。我想這些科技進步的技術成果,應該儘快地普及。這種普及和知識的普及同等重要。越早用到實際,我們未來遇到大地震的時候,可能會遭受的損失就越小。
像其他的方面,涉及到剛纔兩位講汶川地震的現場的救援,實際上汶川地震發生之後,我是買了機票準備到前邊去,但是第二天,國務院成立了汶川地震委員會,把我留在了後面,一直在後邊爲國務院做一些諮詢,做這方面的工作,沒有去,很遺憾。但是,同時,因爲我有很多的同事、學生都去了現場,他們把現場的很多情況也跟我反饋回來,給我的一個印象:汶川地震我們很成功地進行了應對,舉國體制,取得了非常非常棒的效果。和國際人士進行交流的時候,他們都讚歎不已。但是不可否認,也有一些東西是需要我們改進的。比如,災情。當時,大概有一兩天的時間,災情不是很明朗,導致我們的救援力量的空間分佈、效率的發揮,都受到了一定的制約。比如,我們對於鋼筋混凝土大量廢墟處理的專用裝備,當時也比較缺乏。包括運輸方面,我們也受到了很多的限制。
我們在“十三五”國家科技項目裡面,剛纔我講的專項裡面,也安排了大量的關於破拆,建築物、廢墟里救人,災情偵察,也包括醫療急救的很多關鍵技術的研發和技術裝備的研製。比如有一個非常重要的今年剛剛啓動的項目,準備研製一些所謂的後送艙,從房屋建築裡面把傷員救出來之後,就把他放到艙裡面,這個艙具備一定的急救條件,給它起了一個比較好的名字,也恰如其分,叫“移動的ICU”,一旦出了廢墟,就把他安全地送到後方,這樣會大大地提升他的救活的效率,也可能會減少殘疾等等。像這樣的項目也正在研製。
還有我們的醫學部門,專門研製一些揹負式的急診工具,就是把急診室搬到廢墟,在第一現場對傷員進行必要的處置,這樣的話,大大地降低他的死亡率,提升事後的狀態,比如減少殘疾或者減少後遺症。像這樣的科學研究,這樣的裝備研製,也在進行。
主持人:可以看出咱們科技是取得了巨大的進步,也可以說防災減災也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多部門、多學科的合作。從工程抗震設防這一塊,孫所還有和大家補充和分享的嗎?您認爲最理想的工程設防狀態是什麼樣?
孫柏濤:我們所,有一個謝里麗院士曾經說過,地震本不是災害,造成了工程結構和事後影響,才成爲災害。
我們近世紀比較三個地震,一個是汶川地震,汶川地震是8.0級地震,死了將近8萬人,失蹤了將近2萬人。另外就是海地地震,也是2010年,七點幾級地震,死亡人數是20幾萬。同時,2010年,距海地不太遠的智利地震,8.6級地震,死了600餘人,這600餘人70%以上是因爲海嘯造成的死亡人數。爲什麼是這樣呢?
本身智利國土上,它的地震風險是非常高的,所以,從1985年開始,智利就進行了嚴格的設防。最高設防烈度是9度,很大面積是9度,之後是8度半,最低是8度。我們到智利地震考察的時候,幾乎倒塌的房子很少。我們想,爲什麼呢?智利又不是非常富裕的國家。一個是和它的經濟發展水平有關,另外,和它的民衆意識有關。提高民衆的設防意識。我們國家抗震設防,我多說一下工程結構,是二元化管理。縣級及以上城市蓋房子是由政府審批的,農村、鄉本身就是自己建房,因爲地震是小概率事件,沒有防災意識,所以,蓋的房子覺得越大越好,不是蓋得越結實越好。所以,就造成了鄉鎮以下及農村成了地震災害的重災區。還有城市,很多大城市,哪怕是特大城市,有很多80年代以前建設的房子,多數都是砌體結構、磚混結構,這樣的房子是經不住大地震考驗的。
一個是新建房屋,提高它的設防標準;再一個是舊的房屋按標準進行加固。這是減災的一個比較有力的手段。
再一個,我們得做好風險排查,到底是地震災害今後的風險在哪裡。農村蓋房子,要不然進行政府監管,使它的設計圖紙是符合設防標準的。農村多半都是工匠建設,對工匠進行資質培訓,使他建更結實的房子。汶川地震,乃至於汶川地震之後的蘆山地震或者雅安地震,還有九寨溝地震,這都有非常鮮明的例子,設防好的房子,地震來了,就是損失輕,不會倒塌,不會壓埋人員。
高孟潭:剛纔講了科技取得了很大的進展,但是如何把科技的進展變成社會的防災能力,這非常重要。兩個方面,一個是硬的能力,還有一個是軟的能力。
在國家的科技項目裡面,還有一些包括基礎研究方面的,就是對於地震的機理,孕育發生的機理,包括地震災害的機理,以及地震的風險、韌性等等這些方面,都進行了很多系統的研究。這些研究產生了大量的知識。如果公衆掌握這些知識,會對公衆認識地震災害,積極參與災害風險的防範和治理,也會起到很大的作用。所以,就需要相關的部門把國家投入大量經費所取得的這些科學知識,儘量地向公衆進行普及,讓它發揮更大的作用。像這些方面,有很多的工作需要創新。我們現有的很多科普的工作,都是在反覆講大家已經知道的知識和故事,當然,這也很重要,讓大家不斷地加深印象。但是,我覺得,應該把更多的新的知識向大家進行普及,讓這些新的知識發揮更大的作用。
主持人:尹司長,咱們公衆平時應該做哪些應急準備呢,面對不同自然災害發生的情況下?
尹光輝:首先就是你所在的地區,或者你經常去的某個地方,發生自然災害的概率是多少。比如高風險地震地區經常發生強震,除了把房屋建設好,同時還要進行一些物資的應急準備。還有其他的,比如說夏季雨季來臨,經常發生強降雨,生活在山區、丘陵地帶的社會公衆,怎麼能夠加強防範,預備一些食品、手電筒、雨具等等。最近有關地區已經下達了關於家庭應對災害,包括事故,比如煤氣着火、煤氣泄露等等這些方面物資的儲備,包括應對公共衛生、防疫。據我瞭解,可能各個地方的應急管理機構也在制定這些方面,適應本地區安全,老百姓容易掌握的物資儲備的指導性的清單。
主持人:我們相信,隨着科技不斷地進步,包括政策制定的不斷完善,還有對災害研究的不斷深入,技術的不斷髮展,不斷實現和地震災害風險和諧共處。
孫柏濤:我主要強調一下,在汶川地震的時候,高所剛纔說,汶川地震開始的災情不是很清楚,我們都認爲是都江堰地震,宏觀震中在都江堰。我記得兩天之後,派我們徒步走進了映秀,才知道映秀的宏觀震中更厲害。北川也是幾天之後才知道它第二次破裂造成的破壞很重。
汶川地震之後,我們國家對汶川地震所造成的災害進行了深刻反思。我們薄弱環節是什麼,我們怎麼樣提升。這麼些年來不會再有這種情況發生了。就像唐山地震之後都不知道唐山地震震中在哪裡,還是唐山一個人開着車跑到中南海說我們那兒造成了災害。
另外一個是剛纔高所所說的,這麼多年反思,問題導向,我們國家進行了大量投入,把科研成果落地,作爲減災的手段是非常重要的。
主持人:高所能從社會韌性方面再講一講嗎?比如公民平時應該做哪些準備?有人說工程韌性、制度韌性、社會韌性,不知道您認不認可這個觀點,或者您從硬件、軟件、社會韌性方面。
高孟潭:關於韌性的概念,現在越來越明晰,它不是指某一個特定的建築物的韌性如何如何。當然,建築物的韌性是集中的必要的要件之一,更重要的,對地震災害有影響的,對地震災害風險有影響的首先就是人,人的行爲和決策決定了我們將來要冒的風險。
剛纔講了風險的幾大要素。第一,所謂的易損性,它的抗震能力。如果房屋建築不具備很強的抗震能力,捨不得花小小的一點錢,將來一旦遇到地震,它遭受比較大的破壞,甚至倒塌造成人員傷亡的可能性,就會大大增加。要不要把房子建得結實,完全是由你個人來決定的。當然,城市地區有標準規範來管,像自建房,那就完全是這樣的。但是城市地區也不盡然,因爲城市地區有不同年齡的房屋,用的是不同的規範,這個規範是越來越嚴格、越來越安全。老舊的房屋一般抗震能力是不強的,所以,國家對於地震易發區提出要進行加固。加固不加固、積極不積極、參與不參與,這是公衆個人的抉擇。參與和不參與,和他將來所承受的地震的風險是完全不一樣的。以此類推,也就是公衆很多的思想、行爲和對地震風險防範認知的很多方面都決定了他將來可能冒的地震的風險。從這個角度來講,首先應該向公衆講清他所可能冒的地震的風險是什麼,用比較學術的語言叫理解、瞭解地震風險。每一個公民都應該瞭解他可能遭受的地震風險。在這個基礎上,再去了解什麼樣的措施、什麼樣的方法,他應該做什麼,可以大大地降低風險。這個也是需要他去了解的。
還有一個就是真正遇到地震事件、地震災害之後,他採取什麼樣的決策、什麼樣的行動,可能和他是否受傷、生命是否能夠得到保障有很大的關係。也就是說,知道地震之後的所有的行爲,可能都決定他的命運。究竟應該怎麼做,應該清楚。怎麼清楚?就需要我們各個方面的專家設身處地地從每一個人所處的那個環境去考慮,去教他在什麼樣的情況下應該怎麼做是最好的。
我的一個基本的觀點就是說,任何一個人所冒的風險,首先取決於他自己。所以,要想降低風險,就要全面地去了解風險,全面地瞭解降低風險的手段,然後還要非常清楚自己具備什麼樣的能力。
主持人:非常感謝三位嘉賓今天做客人民網,我們應該不斷從災害中吸取教訓,學會和自然災害風險和諧共處。如果大家有更多想了解的知識,可以關注應急管理部宣傳教育中心的微信公衆號以及官網,獲取更多的知識。再次感謝三位嘉賓光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