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韓交鋒拖累臺股 分析師:短期仍有轉單效益、影響不大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韓國總統文在寅。(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記者李瑞瑾臺北報導

日本針對出口韓國的半導體原料進行限制,引發外界質疑日本是否有意引起「日韓貿易戰」,而針對臺灣影響,CMoney法人決策系統顧問呂漢威認爲,臺廠短期可能會有轉單效益,長期來說,除非日韓進一步全面限制品牌產品銷入,且拉長限制期間,纔可能造成臺股大幅震盪。

呂漢威表示,日本限制半導體原料出口南韓,今天早上市場原本預期會有一些轉單效應,早盤的時候臺積電還一度翻紅,但後因亞股表現不振,大盤跟着走跌、臺積電也翻黑。呂漢威認爲,臺廠短期來說可能會有轉單效益,再加上目前限制尚未擴及臺灣、影響層面有限,對臺灣影響不大。

針對此次出口限制是否可能擴大成新一輪的「貿易戰」,呂漢威認爲,日本、韓國的出口限制目前來說,不太可能擴大到像中美貿易戰的規模時長,除非擴及到其他國家。另外,當初中美貿易戰也非很快出現影響,因美、中兩個市場內部資源較足,時程拉長才讓後續效應擴散,但是日、韓爲出口導向,除非日、韓兩國針對品牌產品全面課徵關稅,且拉長時間,纔有可能擴大到貿易戰程度,進而影響到臺灣。

日本經濟產業省上週宣佈針對南韓進行出口管制,限制用於智慧型手機電視機的3種半導體原料出口,包括清洗半導體的氟化氫、智能手機顯示熒幕的氟化聚酰亞胺及半導體基板上的感光劑光刻膠」,其中氟化聚醯亞胺及氟化氫是半導體的關鍵原料 ,且日本全球市佔率高達80~90%,很難找到替代進口來源。

外界質疑日本是爲了報復「南韓被強徵勞工一事而開啓貿易戰,日本經濟產業大臣世耕弘成解釋,日本從未有意報復南韓法院裁定日本公司應賠償二戰期間的強徵勞工案,但這件事情確實「破壞了日韓兩國之間的信任」。而針對日本的限制,南韓企劃財政部長洪楠基表示,南韓也可能做出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