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價格窪地 中國已然成爲購車天堂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爲本站汽車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
本站汽車11月5日報道 很長一段時間以來,談到汽車價格大家都會說美國車價很便宜,尤其緊湊級和中型車這種級別的車型更是很實惠,但這一情況如今已經發生了轉變。
不久前在美國出差,用Uber叫了一輛凱美瑞(參數丨圖片),途中司機與我們聊天說“聽說在中國一輛凱美瑞只需要2.5萬美元,真是太便宜了”。我們聽後哈哈一笑,告訴他“2.1萬美元就夠了”,司機表示難以置信。
是的,中國汽車市場的價格體系肯定是他無法想象的了。曾經價格在30萬元的中大型轎車別克君越,現在官方的一口價是15.99-18.99萬元;曾經帶有輕奢屬性的MINI如今價格也下探到了15萬以內。
隨着中國汽車品牌近幾年的快速發展,曾經的價格體系已經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面對中國品牌車型的不斷衝擊,傳統汽車品牌的價格均在不斷下探。凱美瑞在美國的售價在2.8-3.5萬美元左右,約合20-25萬元人民幣,而在國內的成交價格則已經來到了15萬元,要知道15萬元之前只能買到低配的卡羅拉。
不僅是凱美瑞,另外日系兩強中型車雅閣和天籟的中外售價同樣差異明顯。汽油版雅閣在美國的售價在2.8-3萬美元左右(約合19.8-21.3萬元),在國內的成交價則直接下探到12-17萬元左右;混動版在美國的售價在3.3-3.9萬美元(約合23.4-27.6萬元),而國內混動版的成交價則在16-20萬元左右。
天籟則更加誇張,美國市場的價格爲2.7-3.5萬美元(約合19.2-24.8萬元),而在國內則直接推出了限時12.78萬起的購車政策,這個價格在美國只能買一輛產陽光(美國市場叫Versa),夠不夠超值!
除了轎車產品,SUV車型同樣存在不小的價差。以豐田明星SUV漢蘭達爲例,曾經在國內可是需要加價提車的,如今直接優惠3萬,成交價在22-32萬元左右。而在美國市場,混動版漢蘭達起售價就達到了4.09萬美元,約合29.08萬元。
看完“經濟實惠”的日系品牌,我們再來看看美系本土品牌和國內市場的價格。不久前,全新凱迪拉克XT5在上市發佈會上就公佈了限時一口價的購車政策,價格直接來到26.59萬-33.59萬元。
在美國市場,凱迪拉克XT5的價格爲4.4-5萬美元左右(約合31.2-35.5萬元),而且還只是上一代產品,全新車型還沒上市。用凱迪拉克全新XT5發佈會上的標語來講,“讓美國人都羨慕的凱迪拉克在中國”。
不僅是汽油車,對於電動車來說價差更大。以凱迪拉克IQ銳歌爲例,美國市場的售價爲5.7-6.1萬美元(約合40.5-43.3萬元),而國內的指導價爲29.77-41.97萬,最大差價達到10萬元。
再看一款在國內很知名的美系SUV產品,別克昂科威PLUS。不久前官方也推出了限時一口價的購車政策,售價爲16.99-19.99萬元。而在美國市場,昂科威PLUS的售價則高達3.5-4.7萬美元(約合24.8-33.3萬元),國內價格幾乎是打對摺了。
看完日系和美系車型,我們再來看看對國內用戶同樣影響深遠的德系產品——傳統豪華品牌奔馳和寶馬。作爲豪華品牌的代名詞,奔馳和寶馬的多款車型都曾是細分市場中的標杆,這一地位也體現在價格層面。不過面對國內市場更加激烈的競爭局面,它們的價格同樣有着不小的變動。
在中型車產品中,奔馳C級在德國本土的價格爲5.3-7.7萬歐元(約合40.9-59.5萬元),而在國內的指導價則爲33.48-38.06萬元,並且有着10幾萬的市場優惠,成交價格已經降至23萬元左右。
寶馬3系在德國本土的價格爲4.6-6.9萬歐元(約合35.5-53.3萬元),而在國內的指導價只有29.99-39.99萬元,優惠力度同樣有10幾萬。
中大型車產品奔馳E級和寶馬5系的情況同樣如此,兩者在德國本土的起售價分別達到8萬歐元(約合61.8萬元)和5.7萬歐元(約合44萬元),而在國內的成交價格均已來到30萬元區間。
另一個德系代表大衆品牌可能更能顛覆你的認知,作爲家喻戶曉的帕薩特車型,前不久剛剛在國內推出了全新換代車型帕薩特Pro,指導價19.99-23.99萬元,限時一口價18.99-22.99萬元,目前也已經有了3萬左右的優惠。而在德國老家,帕薩特的價格則賣到了4.1-5.5萬歐元左右,約合31.7-42.5萬元。雖然德國本土只提供旅行版車型,但這價差是不是也有點兒太大了。
國內合資品牌車型價格的下降,當然離不開中國品牌車型的集體發力。產品力層面,曾經專屬於豪華車的高級配置如今已經陸續成爲標配,並在此基礎針對國人用車習慣還在不斷提升。另外,隨着電動化和智能化的升級,國內汽車產品也在不斷顛覆着傳統的用車體驗。汽車已經不再只是簡單的移動工具,更智能的車機系統可以成爲你生活的小助手,端到端大模型的逐漸普及也讓出行變得更加輕鬆省力。
大衆汽車負責人此前在解釋爲何中國ID.3售價更低時直言:中國市場競爭太激烈了。以特斯拉、比亞迪爲代表的新能源車企在中國市場掀起價格戰,其他車企很難不被迫跟上,否則就會面臨失去市場份額的風險。
另外,逐漸強大的供應鏈體系也是中國車企敢於降低車價的重要原因。“目前,我國已經構建了涵蓋關鍵材料、動力電池、電機電控、整車及充電設施、製造裝備、回收利用等在內的、全球最完整的新能源汽車產業鏈,並基本具備了向海外移植的能力。”百車智庫在調研報告中稱。
這意味着很多海外車企需要從中國進口和運輸電池、電機、控制器等核心零部件,再加上海外人工更貴等因素,導致海外市場的車價相比國內市場毫無優勢。
與此同時,中國本土企業的技術開發成果也已經成爲汽車價值鏈的重要組成部分。曾經是海外車企技術入股,如今以小鵬、零跑、北汽等爲代表的中國企業向國外銷售技術。
所以,對於海外用戶來說,除了羨慕中國市場實惠的價格,更羨慕中國用戶可以購買到當今最新的智能化技術和最新的用車體驗。一些海外網友表示,中國汽車製造商在技術、設計和性能方面取得了重大進步。而當他們看到我們的產品在智能和智駕方面的表現之後,甚至表示“未來已至”。
相比於合資品牌的國內外價格差異,中國品牌車型的價格更可謂是拳拳到肉。隨着競爭加劇,一波一波的價格戰也在不斷拉低車輛的售價,讓消費者獲得了越來越多的實惠。隨着“9.24” 穩增長提振大消費新政落地,各項廠家和地方補貼也隨即發佈。目前的價格已經逐漸穩定,優惠力度也基本已經探底,因此,12月31日年底前提車,無疑是有史以來最佳的購車時機。
目前各家車企已經基本把今年新車全部提前推向市場,爲的就是能借助本次購車新政在年底前衝一波銷量,而對於消費者來說,抓住本次購車機遇無疑也是最實惠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