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提升製造業創新能力——青島市城陽區夯實數字化轉型基礎
近日,在青島金圃廣源科技有限公司生產車間,一臺臺機器有序運轉,平均每0.6秒就能製成一個小巧精緻的齒間刷,從刷頭製作到產品成型,每一步都有紅外高速相機360°拍照檢測。“此前,我們一直是人工檢測,使用視覺識別系統後,成品不良率從5%降到了1%,有效提升了產品質量。”公司董事長祁禹娜表示,這是企業數字化轉型的開端。企業自2023年開始研發MES系統,打造數字孿生工廠。
這是青島市城陽區製造業數字化轉型的縮影。近年來,城陽區通過加強算力基礎設施建設、創新數字化轉型服務機制以及培育轉型實踐典範等舉措,爲製造業轉型升級提供了有力保障。截至目前,城陽區累計培育國家級智能製造工廠、智能製造試點示範項目、智能製造優秀場景20個,培育省級智能工廠、數字化車間、智能製造場景等智能製造示範項目29個,建成市級以上工業互聯網平臺15個,各項數據均居青島市前列。2024年,城陽區被認定爲山東省促進工業穩增長和轉型升級成效明顯區及山東省數字經濟“晨星工廠”試點區。
築牢底座
“數據中心、雲計算、5G、物聯網等基礎設施和技術,是企業數字化轉型的‘根基’。只有夯實算力網絡底座,才能搶佔發展先機。”城陽區工信局副局長李惠娟說,爲了築牢數字底座,城陽區紮實推進“5G+工業互聯網”賦能行動,統籌運營商資源和力量。目前,城陽區已累計開通5G基站5600個,實現全區5G網絡深度覆蓋。建成機櫃1.4萬個,匯聚了中車大數據中心、中國移動(青島)數據中心等大數據資源。
“依託這些數字基礎設施、數據倉庫以及能力平臺,城陽區正致力於打造軌道交通裝備產業‘工業經濟大腦’,以加速區內企業的數字化轉型,助力提升整個產業鏈的發展水平。”李惠娟說,今年7月,城陽區軌道交通裝備產業集羣入選了山東省2024年度“產業大腦”建設試點名單。
軌道交通裝備產業是典型的鏈主企業引領式產業集羣,以鏈主企業爲核心,衆多零部件供應商和服務提供商在特定區域內集聚,形成緊密的合作網絡。“通過利用中車集團的核心技術和資源優勢,‘軌道交通裝備產業大腦’將從產業管理、企業管理、資本運作、採購供應鏈、智能製造、研發創新等多個維度入手,助力集羣內企業革新研發模式、優化生產流程,最終繪製出一幅脈絡清晰的軌道交通裝備產業圖譜。”李惠娟說。
此外,爲進一步夯實數字化轉型基礎,城陽區還積極推進標識解析體系建設,探索標識更爲豐富的應用場景,全面提升製造業的創新能力、生產效率、管理水平等。目前,中車青島四方機車車輛股份有限公司、青島未來網絡技術有限公司已分別建成機械、綜合標識解析二級節點,鏈接17家企業,促進產業鏈上下游數據互通、信息共享。
從事示波儀、頻譜儀等檢驗檢測設備研發生產的青島仲譽電子科技有限公司,是接入青島未來網絡創新工業互聯網綜合標識解析二級節點的企業之一。仲譽電子公司技術負責人高方研介紹:“這個平臺就像可以連接多臺共享信息電腦的路由器,通過接入平臺,我們的設備信息和檢測數據能夠上傳並實現共享。”
高方研解釋說:“相較於企業自建平臺,綜合標識解析二級節點的主要優勢在於其信息共享的廣度——它彙集了來自不同行業和地區的企業信息,而不僅限於單一企業的內部數據。”這樣不僅促進了企業內部各信息系統間的數據流轉,提高了企業的生產效率,還實現了跨地域、跨行業、跨企業的信息查詢和共享,打破了企業間的“信息孤島”。
創新服務
數字化轉型是一項系統工程,靠企業“單打獨鬥”難以跨越數字鴻溝。“我們在走訪企業過程中發現,很多中小型企業存在‘不敢轉’‘不想轉’‘不會轉’的痛點。”李惠娟表示,爲了破解這個普遍難題,城陽區聯合數字服務商共建了8個街道級製造業數字化轉型工作站,打造了海克斯康、印工社等7個市級以上行業數字化轉型賦能中心,爲有轉型需求的企業提供數字化診斷諮詢、轉型生態產品、行業解決方案、創新創業支持等服務。
青島大牧人機械股份有限公司便是流亭街道製造業數字化轉型工作站重點服務企業之一。大牧人是一家畜牧機械生產製造企業,主要生產製造肉雞、蛋雞、肉豬等全套自動化養殖設備。爲滿足畜禽養殖規模化發展的需求,大牧人自主研發了物聯網養殖場,通過大數據收集,爲養殖者提供基於算法的智能化養殖解決方案。
“在對數據進行收集、處理、存儲、分析、可視化等過程中,必須要管控好信息安全問題,但在這方面我們並不是很專業。”大牧人信息部總監王立萍說,“對此,流亭街道製造業數字化轉型工作站幫我們引入了信息安全專家入企診斷,邀請數字服務商海克斯康進入企業調研,針對企業在數字化轉型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和痛點提出診斷建議。”據瞭解,2024年以來,城陽區各街道數字化轉型工作站已累計完成入企賦能357家次。
行業數字化轉型賦能中心能爲企業破解一些關鍵性技術難題。印工社作爲印刷行業的互聯網科技服務商,主要爲印刷買家、印刷企業、供應商等上下游企業提供印刷工業互聯網平臺解決方案,經過5年的發展,印工社工業互聯網平臺解決方案已覆蓋20個地區,助力近200家企業實現數字化轉型。
青島興達包裝科技有限公司過去投入大量時間和精力進行人工印前校色,以確保色彩質量一致性,但印刷效率受到很大影響。“之前我們都是憑主觀經驗進行色彩控制,很難達到客戶的要求。而印工社開發出的軟硬件相結合的印刷色彩質量評測系統,幫我們精準解決了色彩穩定性、一致性問題。”興達公司董事長周磊表示,該系統能夠實時監測印刷密度、色度、網點擴大等數據,確保印刷質量處於最佳狀態。“應用印工社這套系統後,我們的生產效率獲得了大幅提升,設備綜合效率提升了超30%。”周磊說。
數字轉型
轉型試點是推動數字化轉型的“試驗田”,轉型標杆是推動數字化轉型的“示範田”。“城陽區高度重視典型培育工作,建立了持續培育機制,通過創建一批智能製造、工業互聯網轉型標杆,發揮示範突破、輻射帶動作用。”李惠娟告訴記者,城陽區出臺了支持工業互聯網示範項目建設、鼓勵軟件產業加快發展等“一攬子”政策措施,積極培育製造業數字化轉型試點示範。
據統計,城陽區目前已累計認定市級工業互聯網平臺、智能工廠、數字化車間、自動化生產線129個,位居青島市前列。2024年,共有122家工業企業列入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城市試點名單,爭取試點專項資金2625萬元,數量居青島市第一位。
青島雙鯨藥業股份有限公司是獲評2022年市級智能(互聯)工廠和2023年省級智能工廠的企業之一。雙鯨藥業從2021年開始着手信息化建設和智能製造實施等轉型升級工作,現已建成先進的製劑生產車間、藥品生產在線檢測系統及全過程質量追溯系統,實現了工廠全流程數據實時互聯和智能製造。“自智能工廠投用後,我們關鍵工序數控化率達100%,生產效率提升了35.41%,單位產值能耗降低了19.11%,這一系列成就鞏固了我們在行業內的領先地位。”雙鯨藥業股份有限公司財務總監吳曉健說。
青島中青林集團有限公司是專業從事混凝土機械設備研發、銷售、製造和服務的企業,自2020年起開始探索數字化轉型之路。“當時,機械製造行業正處於發展週期的低谷階段。在觀看了一場海爾卡奧斯生態平臺的報告會後,我們確立了數字化轉型的戰略目標。”中青林集團總經理劉德偉說。
中青林集團先通過精益管理對整個系統進行“瘦身”,將作業流程標準化、精益化。再通過定製開發製造運營管理系統(MOM),實現業務流程的線上化管理,提高了生產效率。這一改變使得中青林集團的工作效率提升了超30%,交貨週期從20天縮短至7天,緊急插單交貨期縮短至3天,爲區域內其他企業數字化轉型提供了典型示範。談及成功經驗時,劉德偉說:“關鍵是要結合行業屬性和企業自身特點,量身定製數字化轉型方案和路線圖,纔能有效推進數字化進程。”
“下一步,城陽區將堅持把數字化轉型作爲推進新型工業化、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要抓手,大力發展‘小快輕準’數字化產品和解決方案,讓更多中小企業願轉、敢轉、會轉、轉得好、轉出成效。”李惠娟說。 (經濟日報記者 劉 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