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桂芝批108課綱 削弱學子表述力

114學年度學測國文滿級分人數創15年新低。北一女中國文教師區桂芝接受本報專訪指表現不佳的根本原因在於108課綱實施後,學子文史能力與表述能力明顯弱化。(本報資料照片)

114學年度學測國文滿級分人數創15年新低。北一女中國文教師區桂芝接受本報專訪時表示,今年國文出題確實偏難,但學生表現不佳的根本原因在於108課綱實施後,學子文史能力與表述能力明顯弱化,這樣的現象理所當然直接反映在分數上。

114學年度大學學測國文科2738人滿級分,比113學年度2970人減少,再往前與99學年度的4009人相比,更是減少1271人,滿級分人數創下15年新低。

區桂芝近日出版新書《課本中消失的文學生命與千古追求:一○八課綱中的文化缺席》,將被108課綱刪除的經典文言文選文重新編入,包括王羲之〈蘭亭集序〉、連橫〈臺灣通史序〉、顧炎武〈廉恥〉等文,並提供詳盡解析,彌補現行教材的不足。

談及今年學測國文滿級分人數下降,區桂芝分析,作文題目「關於52赫茲,我想說的是…」要求考生分享生活經驗,但許多學生缺乏類似體驗,難以產生共鳴。以北一女學生爲例,大多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很難體會聲音不被聆聽的孤寂感,當題目要求以流暢的文字表達來撰文,學生表述能力卻不足,「題目變難了,孩子程度不好了」,自然反映在分數上。

區桂芝批評108課綱將文言文必選文章刪減並移出考試範圍,同時增加多元課程比重,導致學生知識的廣度與深度均受影響。她直言,現在的高中生不只對中國朝代沒有時序概念,重要歷史人物與君王也分不清楚,使得國文教學變得異常困難。

而在人工智慧及半導體產業蓬勃發展帶動下,資工成爲最熱門大學系所,文史領域漸趨弱勢。區桂芝也指出,這種現象並不僅存在於臺灣,全球文科均式微,就連她所任教的北一女中,女同學們也都青睞報讀理工科,但文史作爲知識底蘊,依舊不能偏廢,也鼓勵學子能做到兩相結合的跨領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