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少華:在探索生態產品價值中點“綠”成“金”

本報記者 石健 北京報道

如今,“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已經成爲鄉村振興道路上實現社會責任、社會治理與綠色發展的豐富內涵。中國目前擁有2800多個縣域經濟體,在20字方針引領下,一批鄉村振興典型案例正在蓬勃涌現。

6月13日,在由《中國經營報》《商學院》、中經傳媒智庫主辦的“中國商業20年躍遷與創變引領新商業文明”2024中國企業競爭力年會上,江西省贛州市上猶縣縣委副書記、縣政府副縣長秦少華作了題爲《點“綠”成“金” 釋放生態紅利——綠色發展與生態平衡的上猶實踐》的主題演講。秦少華說:“未來,上猶縣將按照推動生態產品價值實現的目標和路徑,加快‘兩山’理論實踐的改革攻堅和創新步伐,實現‘空氣’變‘人氣’,‘產品’變‘商品’,‘資產’變‘資本’。”

立足生態優勢

秦少華是中國社會科學院選派到江西贛州上猶掛職的幫扶幹部。他說:“上猶縣作爲曾經的中央蘇區、革命老區,中國社會科學院從2015年開始,根據黨中央的定點幫扶工作安排,開始對上猶縣進行幫扶工作。而在定點幫扶工作中,實現生態平衡成爲工作的重要部分。”

黨的二十大報告明確提出,要建立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以完善生態保護補償機制。對此,秦少華認爲,上猶縣作爲一個生態縣,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具體有三方面的着力點:第一,引領保護修復生態環境。第二,探索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第三,培育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動力。秦少華說:“最終,要實現以綠色爲底色的經濟發展方式和經濟結構,將上猶縣的生態優勢轉化爲發展優勢和競爭優勢,將生態財富轉化爲社會財富和經濟財富。”

上猶縣位於江西省贛州市西部,總面積1500多平方公里,下轄14個鄉鎮。在整個贛州20個縣區市來說,屬於三類縣,也就是體量較小的縣,人口33萬人。“不過,上猶縣保有贛粵湘三省交界處最好的生態功能區,素有‘旅遊之鄉’‘水電之鄉’‘茶葉之鄉’和‘中國天然氧吧’的美譽。共和國第一座壩內廠房式水電站建在上猶縣,也是國家‘一五’計劃投產裝機容量最大的水電站,是毛主席送給我們的一個‘小太陽’。經過這幾十年的發展,上猶縣先後獲評了‘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江西省首批生態產品價值示範基地’,也是‘國家級全域森林康養試點建設縣’。”談到上猶縣取得的發展成就,秦少華介紹說。

在秦少華看來,上猶縣的生態資源優勢非常明顯。“尤其上猶的水質,上猶江是整個長江流域保持最好的水系之一。上猶縣擁有2個國家級森林公園,還有國家溼地公園,1到5級標準的旅遊資源162處,國家A級旅遊景區有2個,4A級的鄉村旅遊點有4個。”

上猶縣優質的生態資源也造就了不少高品質的文旅項目。秦少華說:“抖音上有一個很火的網紅打卡地,叫上猶草山築峰頂。此外,上猶縣還有五指峰漂流,因爲它的水質是國家一類水質,俗稱礦泉水漂流。在賽事經濟方面,上猶縣還舉辦了國家級和國際汽車拉力賽,環鄱陽湖國際自行車大賽,上猶縣還擁有國內縣域級最大標準的垂釣基地,承辦‘中聚杯’等多個國家級賽事。除了生態資源優勢外,上猶還是陽明文化聖地,是王陽明立德、立功、立言的重要實踐地,王陽明曾在上猶安營紮寨、練兵剿匪。”

秦少華認爲,推動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既需要理念支持,又需要具體實踐。“上猶縣有個總體的發展理念,我們首先立足縣裡的生態資源和稟賦優勢,繼而將上猶豐富的生態要素調動和激活起來,不斷探索出生態產品價值實現路徑和具體通道,建立相關機制,打通‘兩山’轉化通道,讓良好的生態環境能夠同資本、土地、勞動力、技術等生產要素一樣,成爲現代經濟體系的重要生產要素,從而推動傳統產業結構以及消費方式的升級,實現生態產業化、產業生態化。最終要將資源變成資產,資產變成資本,資本變成財富,實現共同富裕。”

打造生態產品

2023年10月,習近平總書記第三次到江西考察時指出,綠色生態是江西最大財富、最大優勢、最大品牌,一定要保護好,做好治山理水、顯山露水的文章,走出一條經濟發展和生態文明水平提高相輔相成、相得益彰的路子。正是在習近平總書記的指引下,上猶縣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指示,圍繞江西省委關於打造國家生態文明建設高地的戰略定位,提出了“生態優先、融灣發展、開放創新、擔當實幹”的16字方針,同時明確了聚焦打造“三大產業集聚區,一個樣板地,一個後花園”的發展思路,堅持把生態保護作爲第一要素來考量,全縣85%和49%的國土面積分別劃定爲生態保護空間和生態紅線,最大限度地減少發展對於生態產生的負面影響。

秦少華說:“目前,我們立足三個產業佈局,一是玻纖新材料產業集聚區。二是森林康養民宿產業集聚區。三是戶外運動賽事產業集聚區。同時,因爲贛州市和深圳市建立對口合作關係,上猶縣按照省市的具體部署要求,打造粵港澳大灣區生態休閒度假後花園。”

除了明確產業佈局的發展方向,上猶縣還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治理,“十四五”以來,上猶縣投入了將近20億元的資金用於保護和修復生態環境,構築五道生態屏障,進一步優化生態產品供給。

作爲江西省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示範基地和生態產品總值覈算試點縣,秦少華說:“我們從調查監測、價值評價、經營開發、保護補償和成果應用幾個方面建立了一體化機制。一是聚焦落地,要做到可度量。上猶縣建立了GEP數字化管理平臺,涵蓋3大類17項49個細分指標的基礎數據覈算體系,實現生態產品價值覈算標準化。2022年全縣GEP覈算總量是594.78億元,是GDP的4倍。二是聚焦可交易,就是要實現從資產到資本的發展過程。全面開展生態產品普查,在江西省率先編制《優質生態產品的目錄清單》,確定首批1級生態產品10個,2級生態產品12個,3級生態產品4個,積極創建生態產品綜合服務交易平臺。三是聚焦可抵押。眼下,綠色金融正是大力發展之際,從縣域探索和實踐來說,我們進一步深化綠色金融改革創新,對縣內各類自然生態空間開展統一的確權登記,建立上猶智慧金融綜合信息平臺,推出公益林收益權質抵押貸等7款綠色金融產品,今年綠色信貸餘額增長54.9%,目前已經打造了一批文旅高地,如網紅打卡地雙溪草山、五指峰鳥鳴澗等。四是聚焦可變現。鄉村振興一定要通過產業振興來實現,如果鄉村振興只是靠輸血,是無法徹底解決問題的。我們依託中國社會科學院幫扶引進項目支持,結合上猶縣各種資源,創新生態補償的鏈接機制,吸納生態產品供給地農戶,通過土地流轉的方式參與項目建設,開展農企合作,實現穩定增收,建設宜居宜業的和美鄉村。”

秦少華最後說:“中國社會科學院從2015年幫扶上猶以來,我們在多個方面進行了全方位扶持發展。依託作爲黨和國家思想庫、智囊團的優勢,從縣域頂層設計到發展理念,通過‘志智雙扶’,全方位地進行支持。同時,通過國家級平臺引進各種資源。”

據瞭解,目前在中國社會科學院的幫扶下,上猶縣打造了“上猷臻品”縣域公共品牌。其中,上猶縣的優質山泉水已經進入首都,在各類國內、國際會議上頻頻亮相,受到廣泛關注。

(編輯:何莎莎 審覈:朱紫雲 校對:燕鬱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