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華章|我在野外採水,在濱海藍碳生態系統探索碳庫

【編者按】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越來越多的高校學子走入真實生活,去尋訪祖國的角角落落。他們或是去偏遠縣鄉支教,或是去考察河流生態,或是去拜訪非遺傳承人……他們把青春書寫在祖國大地上。

當理想與現實碰撞,當知識與力行結合,他們體會到了怎樣的青春滋味?又對社會與未來產生了哪些新的想法?2024年9月,澎湃新聞推出“青春華章·青春正澎湃”特別策劃,記錄年輕的模樣、成長的腳步。

王雨思 本文圖片均爲受訪者提供

今年8月,廣西壯族自治區防城港市仍籠罩在一片“熱氣蒸騰”之中,暴雨可能與晴空在一天之內來回交替。

每日清晨6點,空氣仍微寒,我就前往北侖河口進行野外採樣——這裡生長着全國連片面積最大的老鼠簕羣落,該區域的紅樹林也是中國唯一的邊境紅樹林,在中國大陸沿海紅樹林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性,這是我要去探究的對象。出發時,附近的樹枝、樹葉上都落着薄薄的水汽,偶爾幾聲鳥鳴就是城市開始甦醒的唯一前奏曲。20分鐘以後,紅光纔開始爬上天際,直到慢慢變成一片金色閃爍的海。

大海是萬千生命的搖籃,自古以來,人類對於大海似乎有着與生俱來的嚮往——或是探險征服,或是財富慾望,或是科學奧秘,或是神奇王國……在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今天,我們已經有更多方法去了解這個相伴數萬年的老朋友。在我一次次抵達的碼頭上,漁夫、船伕、養殖生蠔的、撿螺挖螃蟹的當地人,形形色色的人在我身旁穿梭忙碌,用自己勤勞的雙手“靠海吃海”,接受大海無聲又慷慨的饋贈。

作爲青年學子,我在實地科研中以同位素洞悉地下水排放,在濱海藍碳生態系統探索碳庫,用我們自己的方式,走近海洋。

做粗中取精的野外實驗科研工作者

海底地下水排放是營養物質流向沿海海洋的重要途徑,溶解有機碳(DOC)和溶解無機碳(DIC)是生物地球化學循環過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並且與多種生態系統功能密切相關。我的這次研究,是利用天然放射性同位素223Ra、224Ra,探討海底排放地下水對於碳的橫向輸送過程及其進行組分,並量化通過地下水排放的DIC和DOC通量,分析各形態碳在該水域的佔比及行爲,在此基礎上評估紅樹林生態系統對碳收支平衡的影響。

王雨思在進行間隙水採集工作

今年8月31日至9月10日,我是在廣西東興的野外採樣中度過的。這次計劃採取的樣品類型爲海水、間隙水、井水和河水。整理好所需儀器和耗材之後,我迅速投入了工作中。

採集海水時需要租用船隻,且要在較爲搖晃的環境下保證數據的精確度並且進行流程正確、操作嚴謹的取樣,這是我不得不克服的難關。尤其是最外海水點,我強忍着嘔吐的感覺,在採取了溫室氣體樣品後,不得不休息了好一會才能繼續工作。

中越兩國分界線以北侖河主航道中心線爲界,該河流發源於十萬大山。河水的採樣位點距離河口有不遠的距離,再加上河邊小路偏僻溼滑,在採取大體積水樣時,我儘量小心慢行甚至手腳並用,終於採到了鹽度爲0的樣品。

間隙水的採集則需要花費大量體力,在佈滿紅樹林植被的灘地上行走,稍有不慎就會“泥足深陷”,部分樣地位於保護區內,需要提前和當地相關部門報備。車路難行,我們攜帶着沉重的儀器和樣品,無懼驕陽“烤”驗,依靠雙腿自己踏出一條路來。

在採樣的過程中,爲了更好了解當地的水體情況,我經常與附近的居民們交談。在表明我的身份及來意之後,很多人會主動給我講他們和這片海的故事,講家裡的一口老井,在我使用多參水質測定儀器時還再三囑咐我:“井水可好咧,一定要好好化驗!”

我越發感覺到,波濤中這份濃厚的情感交織其實在提醒着我們,科技創新的根本動力來自人,最終目的更是人。無論採樣的過程如何,我想,粗中取精、去僞存真是每個野外實驗科研工作者的使命。看着每個飽含汗水、傾注心血的樣品,成就感也會油然而生。

測真實數據,願使海洋“看得清、查得明”

完成每天的採樣任務後,返回實驗室中,我需要二次檢查樣品,保證標誌清晰,包裝完好;還需要重新校準和維護儀器,爲下次測量的準確性和可靠性保駕護航;最後將今天的採樣數據和環境情況整理成表格完整地記錄下來,方便管理數據。

王雨思在廣西的灘地上工作

對於項目的重要數據例如營養鹽、溶解有機碳、溶解無機碳等需要返回上海後測量,這意味着採樣當天我必須對無菌採水袋中的樣品進行過濾後保存。除此之外,224Ra的半衰期只有3.7天左右,樣品數量多,每個採樣位點的樣品體積大、水流通過錳纖維進行吸附也需要一定時間。瞭解到我正因爲樣品的時效問題犯難,正在廈門市國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任職的鐘強強師兄二話不說,就伸來了分擔工作的援手:“你把樣品寄給我,我來幫你測樣。”

間隙水採集中

相比於2023年2月的枯季採樣,這次有更成熟的計劃,更充分的準備,更多方的支持,雖然也有些曲折的過程,但我發現一步一個腳印,也可以走得很遠。海洋是人類賴以生存的瑰寶,人類是保護海洋的核心。“實踐是理論之源”,實地調查是研究海洋的必經之路。我們作爲地球的所有者,必須團結一致,承認並履行我們對地球、人類以及地球的“血液”——海洋的責任。

兩年前我初到研究院,成爲河口“浪花”的一員,我的導師杜金洲曾語重心長地對我說:“關心海洋、認識海洋是遠遠不夠的,發展海洋科技仍然任重而道遠,而現在相關工作就在你們手中。”這句話我一直銘記於心,我想,千千萬萬個我的共同努力,有朝一日定能使海洋“看得清、查得明”。

(澎湃新聞記者鄒佳雯對本文亦有貢獻)

(中國互聯網發展基金會中國正能量網絡傳播專項基金資助支持項目)

白浪 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