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5月臺幣強勢 壽險匯兌成本 衝1,223億

臺幣強勢壽險業很痛。金管會30日公佈,今年前5月新臺幣約升值0.25%,壽險業海外投資若完全不避險,將出現匯損達新臺幣454億元,但因爲擔心影響損益,壽險業買了衍生性金融商品避險,成本加上評價損失達991億元,讓前五月壽險業匯兌總成本達1,223億元,應是歷史同期新高。

前五月壽險公司還收回了222億元的外匯價格變動準備金,即有吸收匯損、穩定損益的功能,若扣掉外匯準備金,則壽險業前五月匯兌成本將達1,445億元;而5月底壽險業外匯價格變動準備金降到324億元,創2017年3月之後、即26個月來新低水位

有些壽險公司的外匯準備金也逼近不得再動用警戒水位,6月新臺幣升值1.24%,壽險業匯兌成本恐再大幅攀升,極可能逼近1,500億元大關

壽險業今年依舊是新臺幣升值也痛、貶值也痛,原本臺美利差縮小,避險成本應變便宜,但4、5月新臺幣在亞幣中獨強,造成壽險業一籃子貨幣避險失靈,不少公司要加買無本金遠期外匯(NDF)。

5月新臺幣貶值0.77%,避險契約評價損失達新臺幣932億元,加計買避險契約的成本143億元,等於單月因CS與NDF等避險契約的成本及評價損失就達1,075億元,若壽險業海外投資5月完全沒有避險,反而會因新臺幣兌美元貶值,出現811億元的匯兌利益,但扣掉避險成本後,單月反而是付出匯兌成本244億元,不過已比4月的匯兌成本451億元,省下近46%。

雖然匯兌成本創新高,但因爲資本市場回穩,壽險業前五月稅前獲利875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13.2%,且5月底淨值達1兆8,795億元,較3月底新冠肺炎衝擊時已回升4,169億元,但距離新冠肺炎疫情嚴重前的2月淨值,仍有1,168億元的差距,即尚未完全恢復「元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