譜寫雲嶺民族團結進步事業發展新篇章

冬日的怒江大峽谷,陽光和煦,羣山披綠。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範個人、瀘水市稱杆鄉郵政所所長桑南才駕駛摩托車行駛在蜿蜒盤旋的山路上,進組入戶,把郵件、快遞包裹及義務採購的農用物資、生活用品送到羣衆手中。他不時停下腳步,與各民族兄弟姐妹聊天,將黨的民族政策、惠農政策和時政要聞講給大家聽。離開村寨的時候,他又將蜂蜜、草果、火腿等農特產品帶出高山深谷、發往全國各地。

這條曲折艱辛的送信路,桑南才一走就是37年,從徒步到摩托車,從實體經濟到電商,一個個郵包架起了少數民族羣衆瞭解外面世界的橋樑,見證了邊寨郵路從“鳥路鼠道”變成“天塹通途”,也見證了雲南省建設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區以來各族羣衆生產生活發生的歷史性變化。

“希望雲南努力成爲我國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區。”2015年、2020年,習近平總書記兩次考察雲南的殷殷囑託,爲新時代雲南民族團結進步事業指明方向、擘畫藍圖。

牢記囑託,團結奮進。十年來,雲南省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加強和改進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考察雲南重要講話精神,堅持把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作爲雲南各項工作的主線,集全省之智、舉全省之力紮實推進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區建設,推動民族地區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各民族廣泛交往交流交融、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邊疆民族地區治理能力顯著提升,持續鞏固民族團結、邊疆穩定良好局面,譜寫了雲嶺民族團結進步事業發展新篇章。

民族地區經濟社會實現跨越式發展

清晨,鳴笛聲響起,一列載滿旅客和農特產品的“復興號”動車穿過雪域高原,向南駛去。

“從此山不再高、路不再漫長,各族兒女歡聚一堂……”看着眼前飛馳而過的列車,藏族小夥扎史七林唱起悠揚的歌謠。他告訴記者,麗香鐵路2023年底開通以來,越來越多的遊客來到香格里拉,家鄉正在發生日新月異的變化。

發展是解決民族地區各種問題的“總鑰匙”。十年來,雲南省發揮交通“先行官”作用,把民族地區作爲交通建設的重點,推動大理至臨滄鐵路、中老鐵路、麗江至香格里拉鐵路等重大交通基礎設施項目建設,迪慶、怒江、臨滄等多個州(市)結束不通鐵路、高速公路的歷史;全省民族自治地方通航運營機場達11個,所有鄉鎮和行政村100%通硬化路、通郵、通4G網絡,各族羣衆發展之門進一步開啓。

“各民族都是一家人,一家人都要過上好日子。”雲南省實施差別化區域支持政策,推動政策、項目、資金向邊疆民族地區傾斜,實施四輪“十百千萬”示範引領工程,建設50個民族團結進步示範縣、445個示範鄉鎮(街道)、5768個示範村(社區),助推各族羣衆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和推進鄉村振興。2020年底,全省933萬農村貧困人口一舉脫貧邁入全面小康,11個“直過民族”和人口較少民族第二次實現“一步跨千年”。

大力發展資源經濟、園區經濟、口岸經濟,把產業作爲民族地區發展的重要抓手,全力推進“一縣一業”示範縣創建、特色縣培育,民族團結進步示範鄉鎮和示範村基本形成“一村一品、一鄉一業”的特色產業發展模式,民族地區發展勢頭強勁。2023年,全省經濟總量歷史性邁上3萬億元新臺階,民族地區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16218元,比2015年翻了一番。

實施農民增收、教育衛生高質量發展、關心關愛“一老一小”等行動,全省民族地區教育、醫療等設施條件得到極大改善,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由2015年的93.3%提高至2023年的97.61%,醫療衛生服務體系不斷健全,16個州(市)實現三甲醫院全覆蓋,各族羣衆民生福祉大幅提升。

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建設深入推進

第十二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上,雲南代表團再創佳績,競賽項目獲獎總數、表演項目成績分別位居全國第一,展示了雲南民族體育和民族文化的獨特魅力。

多姿多彩的雲南民族文化是中華民族文化的重要瑰寶。多年來,雲南省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爲主線,樹立和突出中華文化符號和中華民族形象,推動各民族文化互鑑融通,深入推進“文化興滇”,創新實施“枝繁幹壯”工程,累計實施少數民族優秀文化保護傳承工程項目1802個、少數民族文化精品工程項目371個,並連續6年列入省政府10件惠民實事,推動彝繡、獨龍毯、白族扎染等一批民族手工藝品走向世界。

實施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三項計劃”,促進各民族相知相親相惜,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在全國率先啓動體育促“三交”工作,打造“旅居雲南”新品牌,2024年全省接待遊客超11億人次,創歷史新高。全省易地搬遷安置150萬人,建成民族團結進步示範社區363個,推動各族羣衆在空間、生產生活、外出就業、學習上的全方位互嵌。舉辦民族自治地方成立逢十週年慶祝活動,廣泛開展“百家宴”“手拉手”“一家親”等羣衆性聯誼活動,春節、潑水節、火把節等成爲各民族共同的節日,多民族共居一個村寨、各族學生同校同班、一個家庭中有多種民族的情況成爲普遍現象。

深入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全域創建,創新推進創建“十進”工作,累計創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區示範單位137個、數量居全國第二,創建全省民族團結進步示範縣示範單位4285個。2015年以來,134個集體和個人被表彰爲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範集體和模範個人,其中2024年共有48個模範集體和個人受到黨中央、國務院表彰,數量位列全國第一,涌現出騰衝市司莫拉村、洱源縣鄭家莊和桑南纔等模範典型,雲嶺大地處處綻放民族團結進步之花。

邊疆民族地區治理能力得到顯著提升

作爲多民族的邊疆省份,雲南省與越南、老撾、緬甸接壤,擁有長達4060公里的邊境線,肩負着爲國守邊、築牢西南安全穩定屏障的重大政治責任。

“共守祖國疆土、共建美好家園。”牢記習近平總書記殷殷囑託,雲南省全面貫徹黨的民族工作方針政策,頒佈施行《雲南省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區建設條例》及實施細則等,對增強邊疆民族地區治理能力、持續推進示範區建設作出部署。健全完善民族法規體系,堅持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處理民族問題、保障各民族合法權益、保障民族團結,對現行涉民族事務法規進行梳理評估,修訂完成省級民族工作地方性法規10件、自治條例37件,從法制和政策層面立起了邊疆民族地區治理的“四樑八柱”。

邊境興則邊民富,邊民富則邊防固。雲南省統籌發展與安全,做活“邊疆”“民族”兩篇大文章,深入實施興邊富民工程和兩輪改善沿邊羣衆生產生活條件三年行動計劃,創新實施並全面完成374個現代化邊境幸福村建設,進一步補齊邊境村寨水電路網、人居環境、教育醫療等短板。如今,一個個風景如畫、設施齊全的現代化邊境幸福村,猶如一顆顆珍珠鑲嵌在綠水青山間,閃耀於祖國西南邊陲,成爲全省富邊的樣板、穩邊的示範、守邊的屏障。

雲南省將民族事務納入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內容,深入開展“七五”“八五”普法、普法強基和法治宣傳邊關行等活動,推動各族羣衆不斷增強國家意識、公民意識、法治意識。實行“五級書記抓邊防”和邊境線“五級段長制”,構建黨政軍警民合力強邊固防工作機制,推進人防、物防、技防相結合的邊境立體化防控體系建設,建立健全涉及民族宗教因素風險隱患的監測監管、聯動處置等機制,將各類矛盾糾紛解決在基層,化解在萌芽狀態。(記者 李正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