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惠金融發展進入深水區 支持小微等經營主體
中國人民銀行最新公佈的數據顯示,4月末普惠小微貸款餘額16.8萬億元,同比增長32.5%,支持小微經營主體3627萬戶,同比增長28.9%。
“普惠金融發展已經進入了深水區。”近期,北京大學數字金融研究中心與新網銀行聯合發佈的《數字金融實踐助力普惠金融研究》(以下簡稱“報告”)顯示,我國普惠金融發展成績斐然。藉助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新興數字技術,我國普惠金融逐步實現商業可持續、成本可負擔、機會可均等,有效地提升了金融服務的精準度、覆蓋面與便捷性。數字普惠金融實踐更是走在世界前列,取得了不少突破性的進展,金融服務的使用程度、可得性和服務質量都得到了穩步提升。
值得注意的是,在小微企業綜合融資成本穩中有降的同時,普惠金融客戶觸達、首次貸款、信用不足與生態不完善等問題依然存在。“當前仍須進一步加強小微金融服務,多措並舉提高普惠金融力度。”中國銀行研究院汪惠青表示,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是市場主體和從業人員最多的羣體,在發展經濟、增加就業、推動創新和改善民生等方面發揮着重要作用。
隨着各項金融幫扶政策的落地,個體工商戶融資難、融資貴的情況有所緩解,整體經營狀況不斷好轉,但部分受疫情持續影響行業的小微企業尤其是個體工商戶依然面臨困難。爲此,近期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確保銀行業普惠小微貸款實現增速、戶數‘兩增’”“確保五家國有大型商業銀行普惠小微貸款增長30%以上”等要求,進一步提高對受疫情持續影響行業的普惠金融服務力度。
接下來,如何進一步挖掘普惠金融的發展潛力?報告認爲,數字技術能夠助力普惠金融發展,闖出“最後一公里”客羣觸達的“深水區”,啃下信用匱乏客戶授信的硬骨頭。
“應強化金融科技深度應用。”招聯金融首席研究員董希淼認爲,實踐已經證明,金融科技的蓬勃發展和深入應用,使得金融服務的覆蓋面、可得性和便利性均有較大改善。在完善制度供給的情況下,強化金融科技運用,小微金融服務高成本、高風險與低收益的矛盾有望解決。
從成本端來看,大數據技術在徵信業務上的應用爲小微企業獲得信貸提供了廣闊前景,貸款處理和承銷程序的自動化能夠使得網絡信貸迅速響應激增的信貸需求;從需求端來看,數字金融的發展爲構建新的金融服務場景提供了機會,通過助力創新創業拓寬了服務對象。
“金融機構應進一步加大科技投入和人員儲備。”董希淼建議,金融機構應積極藉助大數據、雲計算、區塊鏈等金融技術,搭建小微企業專門的授信模型,開發專用的手機應用程序,進一步將小微金融服務標準化、批量化,更好地滿足小微企業“短頻快”的需求,並提升風險防控能力,不斷降低運營成本。
從金融機構的實踐來看,數字化轉型使得不少機構實現了線下獲客向線上獲客、線下貸款審批向線上自動審批、貸後現場監督向在線實時監控的轉變,爲更多個體和小微企業提供了融資支持,有力推進了普惠金融發展。
以新網銀行爲例,調查研究顯示,數字普惠金融能夠高質、高效地服務徵信白戶、小微企業等普惠客羣。數據顯示,新網銀行信用白戶授信通過率(36.10%)高於均值和非信用白戶通過率(29.28%),能夠有效地服務缺乏信用數據的用戶,併爲徵信白戶建立信用檔案。
從具體服務行業來看,新網銀行服務個體所在行業前三位分別爲批發零售、製造業和居民服務,且多爲個體戶,主要集中於三線、四線及以下城市尤其是偏遠地區,客戶羣體下沉現象明顯。
未來,數字普惠金融的深入發展還有待相關金融基礎設施的建設與完善。董希淼建議,當前的關鍵是要加強金融數據的標準化建設和數據安全的保障力度。“大數據風控離不開數據,特別是金融屬性數據的支撐。”董希淼表示,但客戶數據隱私保護、不同機構的數據標準化程度以及數據的權屬問題依然較爲突出,需要監管部門和市場參與主體共同推動,嚴格落實數據安全管理制度,強化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不斷提升數據標準化水平。同時,要下大力氣加快推進信用信息平臺的建設,整合市場監管、稅務、海關、社保等部門及互聯網平臺信息,搭建全國和地方的信用信息共享平臺,有效破解銀企信息不對稱等問題,爲金融科技賦能小微金融創造基礎性條件,進而引導信貸資源向小微企業傾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