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多多的百億研發,造福了誰?
本文系本站新聞本站號特色內容激勵計劃簽約賬號【道總有理】原創內容,未經賬號授權,禁止隨意轉載
3月份,拼多多集團發佈2023年第四季度及全年業績報告。財報顯示,2023年第四季度,拼多多營收爲889億元,同比增長123%;全年營收爲2476億元,同比增長90%。由此可見,2023年成了拼多多轉型高質量發展的開局之年。
據悉,拼多多在轉型之路上,把高質量發展分成了三個大方向:高質量消費、高質量供給、高質量生態。過去一年,這三個基本大方向均實現穩步向好發展,也有力拉動了高質量發展的總目標。
具體來看,去年雙十一開啓前三天,拼多多百億補貼用戶規模就已突破6.2億;供給方面,拼多多一手優質國貨,一手農業生態,全力爲消費者提供更好的產品與消費體驗;生態方面,拼多多的“百億生態”專項持續進行中,爭取爲消費者、爲商家營造更完善的平臺環境。
當然,這一切發展的背後與平臺研發投入脫不了關係。這兩年,拼多多一再重視研發,去年集團全年研發費用更是高達110億元。超百億的研發成本是平臺高質量發展的堅實力量,也一路爲企業轉型保駕護航。
未來,拼多多將持續關注研發,爭取賦予平臺更強的新質生產力。
百億研發成爲拼多多“標配”
一直以來,重視研發都是拼多多的企業發展原則之一。
早在2022年,拼多多的研發費用就突破了100億,2023年再度超過100億,並且創下歷史新高。“科技企業,研發爲本”,拼多多顯然將這寥寥八個字奉爲圭臬,尤其在現階段,平臺處在大力扶持農業生態的關鍵期。
從平臺關注農業生態的第一天起,拼多多就一心想要提升農產品的附加價值,而價值升級勢必要用科研手段實現。拼多多爲此設立了“百億農研”專項,積極支持“科技小院”大賽的舉辦,對農業高校、科技農產品研發給予流量與補貼扶持。
這兩年,拼多多的農業科研成果逐漸轉化到了現實應用中。
以首屆“多多農研科技大賽”爲例,大賽中的獲獎團隊“智多莓”目前已形成智能灌溉、智能溫室環控等硬件、軟件、算法產品。截至2023年一季度,在遼寧、雲南、安徽、內蒙古、上海、北京等地輸出40套系統,用於輔助草莓、藍莓生產。
無獨有偶,“科技小院”大賽也成功幫助雲南褚橙、四川丹棱桔橙、寧夏灘羊、陝西眉縣獼猴桃實現了生產種植端的技術革新,助力它們在消費市場上成功出圈。
褚橙就是典型的例子,據悉,雲南褚橙因爲嚴苛的選品標準,成品率一度只有54%,剩下只能被低價處理或是銷燬,僅2022年直接經濟損失就高達2600萬元。經過科技小院一番“救治”,褚橙的生產基地大大減少了花斑果和裂果的出現,最終成品率成倍提高。科技小院還爲褚橙生產構建了品質與氣候預測模型,可實現提前45天對果實品質的預測。
科技讓農業生產端事半功倍的同時,更明顯的是刺激了銷量。褚氏農業數據顯示,2023年,褚橙產量達到兩萬五千噸。在拼多多橙子暢銷榜上,“褚橙旗艦店”賣到了第三名的好成績。
所以,拼多多高質量發展的路徑十分清晰:增加研發投入、研發成果變現、推動產品品質化與標準化提升,最終保障平臺的高質量供給,消費者的高質量消費,生產技術質變與銷量量變的雙重迸發,也爲商家創造了一個良性的發展生態。
逐漸的,百億研發投入成爲平臺高質量發展的前提,也勢必會成爲拼多多未來搏擊電商市場的“標配”。百億研發投入雖不低,可換取的是平臺、用戶、商家三方共贏的結果,這顯然是現代企業智慧的集大成所在。
農雲行動:真實的“造福神話”
除了幫助生產端技術升級,拼多多還在全國多個農產帶發起了“農雲行動”。
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助農”成了國內電商領域集體追趕的發展重心。深扎深山的農產品一朝想要走出大山,搭上電商東風,在這個過程裡,不僅要涉及產品質量、市場心智、供應鏈。更爲重要的是,該如何打破田邊農戶與現代化電商之間的深厚壁壘。
這幾年,電商市場對於農產帶的厚愛一再提升,不少地方的基礎設施和供應鏈漸趨完善,但人才、運營、傳統產業數字化升級……始終是當地發展短板。“農雲行動”的出現,從某種意義上來看,正是爲了補齊這些短板。
據悉,拼多多“農雲行動”專項小組先後到了陝西、四川、山西、雲南、湖北、福建、山東、江蘇等地,爲當地的農戶商家提供一對一電商運營指導,平臺也爲當地的新商家提供流量、資源位和運營策略支持。
“農雲行動”發起下的效果斐然。
以2023年二季度爲例,拼多多百億補貼的涉農商家數量同比增長60%,農產品的銷售額同比增長了80%。不少產業帶因此實現了“人財兩旺”,以湖北爲例,湖北洪湖盛產蓮藕,早在2020年,拼多多就通過直播向全國推介洪湖蓮藕。
2023年,當地最大的蓮藕類生產企業在拼多多的年銷售額達到3000萬元。暴漲的市場銷量一下養活了當地農戶,洪湖蓮藕銷量旺季的時候,連當地的挖藕工人日薪一度都能達到700元。
年輕人之間流行的“返鄉大潮”更在無形中落地成了現實,根據拼多多的調查,平臺上90後、95後、00後新青年商家佔比超過49%。九五後“新新農人”佔比超過13%,人數超過12.6萬,其中大部分是返鄉創業青年。
據悉,一位“新新農人”返鄉至少能夠帶動5至10位九五後。人才回鄉,無疑豐富了當地的電商陣營,一則則真實版的造富神話上演,驅動拼多多整個產業帶邁向良性生態。
此外,《2024中國農產品電商發展報告》顯示,現階段重點任務應轉向三農信息服務數字化、智慧農業以及生產、加工、營銷、物流、品牌等環節的數字化,以達成產業形態的整體變革。拼多多的“農雲行動”針對的正是整個農業現代化升級。
以盛產貝貝南瓜的昌樂縣爲例,這裡一度是全國貝貝南瓜最大的集散中心。無論是種植技術、品種更新,還是市場銷售,基本已建設完成。但也有一些“致命”問題:冷庫、冷鏈物流相對落後,標準化程度低、交易零散化。
拼多多“農雲行動”小組爲此在當地專門舉辦了招商培訓,對商家進行鍼對性輔導,爲農產帶商家對接倉儲、冷鏈等專用農貨物流體系,提供全鏈路的農產品上行基礎設施服務,現代化電商思維直接引爆了當地的南瓜產業。
生長在昌樂的張勝傑是位90後回鄉創業人,目前是拼多多貝貝南瓜的頭部商家,每天可以發貨1萬單貝貝南瓜。在拼多多上主營貝貝南瓜的另一位昌樂商家宋良健,從2020年開始創業,年銷售額約在2000到3000萬元左右。
而拼多多想做的,大概也就是讓這一組組數字,多一點,再多一點而已。
韌性產業帶徵服“星辰大海”
“農雲行動”如火如荼,催生出越來越多更具韌性的數字化產業帶,不可否認,拼多多在加速爲中國製造擴寬新賽道,走向全球市場,則是平臺乃至整個中國製造業的終極目標。
以徐聞菠蘿爲例,早在2020年,拼多多就在徐聞的菠蘿地裡發起多場助農直播,累計超過30萬人圍觀。如今,四年過去,徐聞菠蘿漸漸成爲拼多多上的“頂流水果”之一,平臺數據顯示,過去一年,徐聞菠蘿銷量同比增長60%。
2024年,徐聞舉辦“喊全球吃徐聞菠蘿”的主題活動,今年已有約316噸菠蘿出口到俄羅斯、吉爾吉斯斯坦、朝鮮等國家,2月份,一批徐聞菠蘿還出口到了北美。
徐聞菠蘿產業漸成氣候,“農雲行動”在徐聞實現了菠蘿生產與銷量的全鏈路打通。據悉,徐聞菠蘿目前還將進一步工業化,如菠蘿烤魚、鮮切小菠蘿、菠蘿月餅、菠蘿年糕、菠蘿預製菜……新品出現一再完善菠蘿產業鏈條。
國內外市場雙管齊下,爲當地農產業帶來了十分可觀的流水。據瞭解,2024年,徐聞菠蘿種植面積約在35萬畝,年產量約70萬噸,已上市菠蘿近15%,鮮果價格穩定在0.8-1元/斤,大菠蘿的地頭收購價可達1.2元/斤。
遼闊的市場是拼多多留住商家,升級農產帶的根本。而另一方面,平臺想要吸引更多消費者,優質的產品與購物體驗是唯一真理。進口農產品歷來是拼多多平臺用戶最受歡迎的品類之一,去年雙十一大促,首批進口的智利車釐子登陸拼多多百億補貼,銷量同比增長了300%。
此外,泰國椰青、馬來西亞榴蓮、秘魯藍莓、越南紅肉菠蘿蜜、新西蘭奇異果……在拼多多上深受消費者青睞。之前,拼多多發起百億補貼“週年慶”,平臺數據顯示,在此期間,牛油果、泰國椰青、南非黑提、澳洲紅提等進口水果的銷量同比漲幅超過40%,奇異果增幅更達到85%。
可以說,拼多多的高質量發展目標一直與平臺路徑同頻共振,超百億的投入無數次聚攏起良好的平臺生態,也側面印證了高質量發展的可行性。國內電商的征程圖上,突然又多了一條價值與意義並存的新路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