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第一波!4國宣佈「漸進式解禁」 學者指出關鍵共通點

奧地利預計14日起恢復小型店家營運,圖爲民衆公共場所口罩、保持社交距離的情況。(圖/路透

記者吳美依/編譯

全球多國實施封鎖,希望遏止新冠肺炎疫情,如今奧地利、捷克丹麥挪威將成爲第一波漸進式鬆綁」防疫禁令西方國家英國牛津大學賽德商學院(Saïd Business School)公衛專家德羅巴克(Dr. Peter Drobac)指出,這些國家有一個共同點,都是歐洲第一波實施嚴格封鎖、大規模檢測等防疫手段的地方

【奧地利】

奧地利總理庫爾茲(Sebastian Kurz)宣佈,國家正準備在復活節以後「復甦」,14日起五金行、園藝店等小型店家可以重新營業,其他店家、購物中心髮廊預計5月1日開放,餐廳旅館最早5月中旬重新營運,且「當然將在嚴格的安全條件之下」進行。他表示,政府4月底將決定是否把停課延長至5月中旬之後,且大型活動6月底前不得舉行。

庫爾茲提醒,民衆到超市購物、搭乘大衆交通運輸工具時必須戴口罩,也引述新加坡的例子,強調疫情威脅還沒有結束,「那些相信情勢獲得控制的人是錯的……我們的目標是循序漸進消除這個疾病。」

CNN報導,奧地利4月初在全國範圍內實施1500項檢測,研判病毒傳播的範圍,發現非住院人口中僅不到1%染疫

▲捷克民衆來到超市購買日常用品。(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捷克】

捷克3月12日宣佈緊急狀態,接着很快就發佈旅遊限制,禁止大型活動,要求非必要公司與商業行爲暫停營運,與歐洲他國不同的是,早在3月19日就要求民衆出門時利用口罩或圍巾遮住臉部

上述嚴格措施如今有所成效,當局6日宣佈,7日起開始鬆綁一部分禁令,大家可以不戴口罩外出從事網球、游泳等運動,也可使用個人戶外運動設施,但同一空間不能超過2人,也不得使用淋浴間、置物櫃。建築、五金行、自行車店等商家能夠重新營業,政府14日起開放必要的海外旅遊。

▲丹麥國會議員表決緊急狀態法案時也保持社交距離。(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丹麥】

丹麥政府宣佈,如果疫情穩定,預計15日起讓孩子們重返校園幼兒園,但許多禁令仍將持續實施,並採階段性取消,禁止10人以上集會的措施延長至5月10日,節慶與大型集會將被禁止至8月,所有教會活動、電影院、購物中心與邊境也保持關閉。

根據《路透社》報導,丹麥總理佛瑞德里克森(Mette Frederiksen)6日表示,「這可能會有點像是走鋼索,如果我們在路上停留,我們可能會跌下去,如果我們走得太慢,也可能會出錯。所以,我們必須一步步踏出謹慎的步伐。」她認爲,「我們能夠避免如同義大利與美國的悲劇,唯一原因就是我們快速行動。」

丹麥早在3月13日就宣佈關閉邊境,是歐洲第一批做此決定的國家之一,並於同一周停課,關閉咖啡廳、商家,禁止10人以上集會與醫院探視。

【挪威】

挪威3月中旬實施嚴格防疫措施,總理瑟爾貝克(Erna Solberg)宣佈,20日起將開始鬆綁封鎖措施,屆時幼兒園會重新開放,一週以後,一到四年級也將復課。她說,「我們的目標是讓所有學生在夏天以前回到校園。」

瑟爾貝克提到,政府團隊認爲,最新數據表明感染率已經趨於穩定,提供了「謹慎樂觀」的基礎,「透過共同努力,我們已經控制住病毒,也可以開始一點一點地解除限制,我們將會一起謹慎地、從容地完成這件事。」

▲西方各國也正引頸企盼上述4國的解禁效果。圖爲英國國民保健署(NHS)的醫療工作者。(圖/路透)

牛津大學公衛專家德羅巴克表示,這些國家對於西方世界而言是「重要且有希望的例子」,「我們對於如何安全、有效地解除封鎖還有很多地方需要學習。」他指出,這些國家有一個共通點,都是歐洲第一波實施封鎖、嚴格社交距離,並迅速大規模檢測的地方,「他們讓這些事物就位,現在已經過了感染高峰期。」

德羅巴克認爲,這些國家目前公佈的政策「看起來合理且聰明」,「這是一個非常漸進的過程,他們將能夠了解並追蹤新的感染狀況。但如果鬆綁太多,感染開始激增,就可以收緊一點。這是每個國家都將必須做的。」

他也提到,想要跟進的國家必須符合3項標準,以避免第二波疫情。首先,新增病例的數量必須持續減少;其次,醫療照護體系必須能夠負荷工作量,不須求助於危機應對措施;最後,需要準備一套大規模檢測的體系,追蹤接觸史與隔離檢疫,讓病患在能夠感染他人之前先被隔離。

但WHO歐洲地區主任克魯格(Dr. Hans Kluge)表示,任何鬆綁都會帶來風險。他8日指出,全球前10個疫情重災區中有7個在歐洲,此地「仍是疫情大流行的中心」,情勢還是「非常令人擔憂」,不是鬆綁的好時機。此外,醫學期刊《刺胳針》(The Lancet)也有一份研究指出,直到疫苗問世以前,全球的封鎖禁令都不應解除。

►時間存在的意義就是襯托妳的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