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貝爾文學獎,在中國正逐漸淪爲一個笑話

作者:楊文華

最近這幾年,一年一度的諾貝爾文學獎開獎時刻,總有一個叫殘雪的不知名中國作家,突然就成了諾貝爾文學獎的大熱門,惹得很多人訝異。說是突然,其實也不對,因爲從前年大前年諾貝爾獎開始在中國有影響力,她就成熱門了。

當然毫無懸念的,每年都是一樣的,諾獎熱度一過,大家又不記得她是誰了。

這就像每年過年前的春運大潮,大家都在忙着搶票,卻很少有人真正關注那些奔跑在路上的普通奮鬥者的背影。殘雪的名字,在文學圈裡也許有些人知道,但大多數人,對她的作品卻是一臉懵圈的。

殘雪

每年的諾貝爾獎評選,媒體和公衆的高漲熱情,彷彿一場沒有硝煙的戰鬥,大家爭先恐後地,猜測誰會成爲“下一個諾貝爾獎得主”。可這場狂歡過後,真正能留下印象的,真正在讀者中間產生影響力的作家,又有幾個呢?

人們的記憶,就像是過期的牛奶,時間一久,就開始變質發酸。

說到這裡,我想起了我身邊的一個朋友,他是個狂熱的文學愛好者,年年追諾貝爾獎,年年也學着別人預測,看很多書研究,結果每次獲獎名單出來後,他的反應都是:“這誰啊?一點都沒有聽說過”。

每年的期盼和失望交織,彷彿在進行一場無休止的賭博。去年,他還特意去書店買了殘雪的書,結果看了幾頁就放棄了,理由是“太難懂了,完全不知道在說什麼”。這讓我不禁懷疑起了一句老話:書讀百遍,其義自見。殘雪的書,算是打破了這個定律,無論你讀多少遍,該懵還是繼續懵,甚至懷疑這是不是天書,那些喜歡她的國外作家和教授,難道都是天外飛仙?

村上春樹

再說說媒體的狂熱,簡直是火上澆油。每年諾貝爾獎公佈前夕,各大媒體都像打了雞血一樣,開始瘋狂報道各種“預測”。這其中不乏一些專家學者的“權威”分析,然而這些分析的準確性,就像我家的那隻貓叫,時而我知道它在說什麼,時而我完全聽不懂。前幾年的熱門候選人,如今幾乎都成了“冷門”,而那些被忽視的作家,往往在得獎後,一股腦地被人翻個底朝天地拿出來討論。

就像一位老奶奶的家常菜,平常也就幾個食客,但一旦被權威定性獲獎,大家立馬圍上來上前研究品嚐,再平常的味道,也被人品出了不凡。弄得這老奶奶自己都不好意思了。

而這個過程中,真正的文學價值,反而被忽略了。我們在追逐諾貝爾獎名單結果的同時,是否也在忽視了那些真正值得我們關注的作品和作者,忽視了文學價值本身?說實話,很多時候我們追逐的,並不是文學本身,而是那一份“光環”。就像我小時候追星,喜歡的不是歌手的歌,而是他們身上那種閃閃發光的名氣。

可等我長大了,才發現,真正打動我的,往往是那些默默無聞的創作者的作品,他們的作品,更貼近生活,更能引起共鳴。

工人詩人許立志,代表作《我嚥下一枚鐵做的月亮》

在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文學的價值,被不斷重塑。我們不能再單純依賴那些權威機構的評判,而是要學會用自己的眼光,自己的心靈,去發現美,感受藝術。在這個過程中,社交媒體的崛起,讓更多的聲音得以傳播,許多小衆作家的作品,開始受到關注。像是我最近在某個小衆平臺上發現的一個作者,他的故事雖不華麗,卻真實得讓人心疼,讀完後,讓我久久不能忘懷。

他沒有多大的名氣,但這樣的作品,或許比那些獲得諾貝爾獎的作品更能觸動人心。

當然,諾貝爾獎的存在,依然有其意義,它爲許多作家提供了一個展示自己才華的平臺。但我們也要反思,究竟什麼纔是文學的真諦?是獎項的光環,還是作品本身的力量?在這個過程中,或許我們都應該放下成見,不能僅憑權威,而是認真細緻地,去仔細品味那些被忽略的聲音,去探討更深層次的文學價值。

所以,親愛的朋友,你是怎麼看待諾貝爾獎的“熱門”和“冷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