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極之後,珠峰也發現微塑料,科學家:微塑料會侵入人體血液

全球每年生產的塑料超過3億噸,其中約有10%的塑料會進入海洋。那些尺寸小於5毫米的塑料碎片就是微塑料,它們的化學性質較爲穩定、難以降解,可以在海里存在數百甚至數千年。

據《新科學家》報道,英國普利茅斯大學的研究團隊在珠峰不同採集點收集了8個900毫升的溪水樣本和11300毫升的降雪樣本。他們在所有樣本中,均檢出了微塑料。

樣本採集的地點中海拔最高的是8440米,該樣本中每升雪有12種微塑料。這是迄今爲止發現的‘最高’的微塑料。

微塑料已經侵入地球每一個角落,包括人體

我們必須承認一個很無奈的事實,那就是在地球的每一個角落,都發現了微塑料的痕跡,前不久,科學家在全球目前已知最深的海溝——太平洋馬裡亞納海溝(Mariana·Trench)的海域中發現了一個全新物種。經研究過後,竟在其體內發現了塑料微粒,這也意味着微塑料已經侵入地球最深處,科學家因此將這種生物命名爲塑料鉤蝦(Eurythenes plasticus)。

包括人跡罕至的南極,也發現了微塑料,在2016年的時候,“向陽紅01”船行駛到鮑威爾海盆,科考隊員通過船載泵,取得500升表層海水,濃縮形成下面這張濾膜。科研人員通過顯微鏡觀測濾膜後發現,濾膜上有五六個小於0.3毫米的微塑料,其中比較明顯的是圖中濾膜中央的藍色纖維細線,密度略高於大洋平均水平。

甚至連南極喬治王島這樣遠離人類活動的中心的南極地區,都發現了微塑料的痕跡,科學家在在喬治王島上的一種名爲Cryptopygus antarcticus的微小生物體內檢測到了微塑料碎片。這一結果證實,微塑料已經到達地球上最偏遠的這片區域,並正在成爲土壤食物網的一部分。

從海洋到陸地、赤道到兩極,無論土壤、水系、空氣,或魚類、貝類等食物和飲用水,都有微塑料被檢出。

更爲可怕的是,微塑料也開始進入到人類體內,一項研究顯示,研究人員在經過包裝的海鹽、啤酒、瓶裝水和自來水中發現微塑料和微纖維。因此,幾乎可以肯定的是,人類一直在攝入微塑料。在灌注飲料的過程中,微塑料會滲進飲料;大氣中的微纖維也會落到自來水儲水池。

在歐洲腸胃病學會上,研究人員報告稱,首次在人體糞便中檢測到多達9種微塑料,它們的直徑在50到500微米之間,人的頭髮直徑爲17-181微米,這些微塑料比人的頭髮直徑還大。這直接爲微塑料侵入人體提供了最爲直接的證據。

微塑料對人類造成的影響

針對微塑料這一新興環境事物,分佈範圍到底有多廣?對人體影響究竟有多大?目前相關研究和數據極其有限。

塑料在生產過程中爲增加和改變塑料的功能,會增添一些化學成分,如塑化劑(增塑劑)、抗氧化劑、染料等。以塑化劑而言,最常見的是鄰苯二甲酸二酯,釋放到環境後便成爲環境雌激素中的酞酸酯類,當海洋生物或人類攝入並累積到一定的數量後,就會以假激素的形式向身體傳遞模擬或虛假的化學訊號,從而干擾內分泌功能,影響生殖和發育,造成畸胎甚至致癌。

除此之外,微塑料因粒徑小、比表面積大,會吸附大量的重金屬和有機污染物,多個國家的研究人員曾對當地海洋中吸附在微塑料表面的有機污染物進行分析,發現有些地區的1克微塑料中含有持久性有機污染物(POPs)可高達24000納克。持久性有機污染物對生物來說是一大類有害物質,具有高毒、持久、生物積累性、親脂性和疏水性等特點,在低濃度時也會對生物體造成傷害。

這些吸附了重金屬和有機污染物的塑料微粒被浮游動物、底棲動物、魚類攝食後,隨着食物鏈傳遞到更高的營養層級,進而影響到其他各類海洋生物,通過生物富集等途徑從而大量聚集人類體內。

生物學家馬克布朗做過一個實驗,把藍蚌放進水槽,再放入塗有發光材料、比人類血細胞更小的微塑料,在藍蚌攝入這些微塑料之後,再把它們放進乾淨的水中。6周之後,他把這些藍蚌打撈起來,發現微粒仍然在它們體內。這也意味着微塑料可能有部分會隨着糞便排出,有部分將一直留在人體。

藍蚌體內的微塑料

直徑小於20微米的這些微粒會從內臟轉移到血液循環系統和其他器官,甚至有可能通過單細胞上皮層內的鬆散聯接機械捏合進入下層組織。樹突細胞可以吞噬塑料顆粒,將其運輸至下方的淋巴管和靜脈,從而進入大腦。造成無法預估的影響。

總結

塑料自從發明之後,極大地便利了我們的生活,但是隨着人類的濫用,它也可以反作用於人類,開展海洋微塑料研究,查明微塑料污染對海洋生態系統健康危害機制,全面認識微塑料在海洋中的污染現狀,將有助於幫助人類尋找到一條切實可行的管控防治之道。

或者,限制此類產品的使用並開發相關的替代品,將有效限制微塑料污染。在這個過程中,人類並不是在保護自然,而是在保護自己。

參考資料:

《環境中的微塑料及其對人體健康的影響》張思夢

《Microplastic release from the degradation of polypropylene feeding bottles during infant formula preparation》

《Detection of Various Microplastics in Human Sto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