幕後/不讓北京誤判「監督條例」 蔡政府急修《兩岸人民關係條例》轉移戰場
▲面對「習五點」持續進逼,蔡政府透過《兩岸人民關係條例》設下政治協商門檻之餘,兩岸交流部分仍留一線。(合成圖/新華社、ETtoday資料照)
立法院22日初審通過《兩岸人民關係條例》第五條之三條文修正草案,爲兩岸政治協商設下比修憲還高的門檻,但是不同於連名稱都喬不攏的「兩岸協議監督條例」,蔡政府積極力拼《兩岸人民關係條例》修法通過的動作,引人關注。
內政委員會22日所通過「臺灣地區與大陸地區人民關係條例增訂第五條之三條文草案」,明定兩岸協商簽署政治協議,應經國會雙審議及人民公投,主權國家地位與自由民主憲政秩序不得作爲協議項目,門檻比修憲還高,目前全案將送院會,進入一個月協商期。
熟悉內情人士透露,「兩岸協議監督條例」涵蓋兩岸所有交流、協商,審議過程相當複雜,反而是《兩岸人民關係條例》修法僅限政治議題協商,不會讓北京誤判認爲蔡政府「玩真的」全面限縮兩岸,導致局勢失控。
2014年318太陽花學運主要訴求的「兩岸協議監督條例」迄今仍束之高閣。內情人士指出,監督條例各方意見不一,許多條款幾乎無法執行、協商,可是面對「習五點」持續進逼,蔡政府透過《兩岸人民關係條例》設下政治協商門檻之餘,兩岸交流部分仍希望可以保留一線。
▲318太陽花學運。(圖/資料照)
內情人士進一步指出,面對嚴峻兩岸形勢,如何穩控風險自是關鍵。首先,共有六版本的「兩岸協議監督條例」還有待協商,所涉及內容、面向相當複雜,屆時被修成怎樣?行政部門能否執行?沒人能保證。
其次,「兩岸協議監督條例」要是通過立法,儘管兩岸現階段無協議可談,但以北京角度觀之,這無疑是全面限縮兩岸交流,很可能進一步造成誤判,認爲蔡政府「玩真的」,進一步激化兩岸情勢。
面對「兩岸協議監督條例」陷入各方角力,通過之路遙遙無期,內情人士也直指,蔡政府透過《兩岸人民關係條例》修法,一來可就兩岸今後可能觸及的政治問題預先畫下紅線,二來可以向民衆表明政府積極捍衛主權決心,三來也能夠給黨內基本教義派一個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