茉酸奶又“塌房”:瘋狂加盟模式下的食安“深淵”

作者 |鄭皓元 閆嘉寧|實習生

主編 |陳俊宏

繼植脂末風波後,酸奶”貴族“再次”塌房“。

近日,茉酸奶因食安問題被北京市場監管部門立案調查,目前多家涉事茉酸奶門店已被立案調查並停業整頓。同時,北京市監局對轄區其餘20家茉酸奶門店已開展全覆蓋執法檢查工作。

據新京報5月27日報道,茉酸奶門店存在使用過期40余天的原料、更換效期標籤、偷工減料、用工無需提供餐飲人員健康證明”等問題,以“健康濾鏡”出圈的茉酸奶因此衝上熱搜並引發熱議。

值得注意的是,2019-2021年開放加盟前,茉酸奶門店數分別爲7家、31家、45家。自2021年開放加盟後開始高速擴張,2022年門店量增至279家,至2023年已陡增至1309家,僅一年時間就新開千家門店,這也爲後續監管難度與口碑維護帶來較大挑戰。目前,其直營店僅剩2家,擴張與營收都高度依賴加盟商。

多次被爆食安問題

據悉,5月27日晚間,北京市朝陽區市場監督管理局、海淀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先後在官微發佈排查轄區內茉酸奶門店的結果。結果顯示,茉酸奶涉事門店均已停業整頓,朝陽區、海淀區轄區內其餘茉酸奶門店也將被排查。

5月27日,新京報曝光茉酸奶存在使用過期40余天的原料,更換效期標籤,不按時報廢原料或根本不使用效期標籤,常溫存放應冷藏的水果,偷工減料、不嚴格按照配料表足量放料,用工不需要工作人員提供國家強制要求的餐飲人員健康證明等一系列問題。涉事茉門店包括北京石景山萬達店、北京伊藤洋華堂店、北京華宇時尚購物中心店、華熙LIVE·五棵松店。

當日,茉酸奶發佈致歉聲明,稱所涉及的4家門店嚴重違背了茉酸奶所提倡的“食品安全”理念,在日常運營中均未嚴格執行茉酸奶總部的運營操作和培訓標準。針對涉事加盟門店已經安排即刻閉店,並將永久解除合約。此外,將對全國所有門店的“食材存儲、食品效期、水果保存”等問題再度進行全面細緻檢查,並對所有員工定期進行培訓和考覈等。

有網友對此表示,茉酸奶類似食品安全事件需要採取嚴刑峻法和採取內部的吹哨人規則。目前部分行業和企業爲了追求利潤,不惜觸犯法律,他們之所以敢這麼做,就是因爲法律對相關行爲的懲處不重,以及被發現的概率很低。

其認爲,“如果能夠在企業或者公司內部採用吹哨人規則,就是鼓勵內部人士爲了公共利益敢於發聲,並且能夠在經濟上得到回報,而且還不會招致打擊報復,那麼,有組織的企業行爲就會收斂很多。”

值得一提的是,這並非茉酸奶第一次被指存在食品安全問題。今年3月13日,上海市消保委發文質疑茉酸奶原材料問題。茉酸奶介紹旗下某款芒果酸奶奶昔時稱,產品原料爲“9種益生菌草原酸奶х新鮮芒果”。然而消保委測試結果顯示,茉酸奶的芒果酸奶奶昔用的酸奶量並不多,但脂肪含量卻很高,是蛋白質含量的3.25倍,是乳糖含量的2.77倍。並且,消保委測試購買的是“不另加糖”的樣品,產品卻被檢出“回味甘甜”,原因爲產品內添加了蔗糖和麥芽糖。

對此,上海市消保委認爲,“現場製售食品由於沒有明示的產品配料表,消費者只能通過品牌方的宣傳來了解和選擇產品。因此,品牌方有責任提供真實、準確的產品信息。”

隨後,茉酸奶迴應稱,“所有原料完全符合國家相關標準”。並快速替換了該款芒果酸奶奶昔的產品介紹,內容由原來的“9種益生菌草原酸奶”變爲“有機酸奶”。

據瞭解,茉酸奶是國內知名酸奶飲品品牌,主打添加新鮮水果現場製作的酸奶飲品,門店遍佈全國各地,產品的價格多在25元以上。其官網宣稱,茉酸奶“用料考究”,茉酸奶CEO顧豪曾表示,好的原料註定成本高昂。

事實上,其用料似乎並非宣傳那般”考究“。去年7月,茉酸奶陷入天價爭議,還被曝冰淇淋原料添加使用植脂末等不健康原材料、操作檯髒亂、水果變質等問題。彼時,“喝茉酸奶5天胖了6斤”的話題引發了高度關注,有消費者表示,“打着健康低脂的旗號,但熱量卻巨高。”、“30元高價買一杯騙局。”

實際上,茉酸奶的“塌房”,與其激進擴張的加盟模式不無關係。

1600家加盟店和2家直營店

官網顯示,茉酸奶成立於2014年,目前全國200個城市擁有超過1600家門店。公開數據顯示,2019-2021年,茉酸奶門店數分別爲7家、31家、45家。

爲搶佔市場,茉酸奶於2021年正式開放品牌加盟,踏着近年“健康飲食”的東風開始高速擴張。據壹覽商業的統計顯示,2023年5月,茉酸奶新開308家門店,一舉超越了蜜雪冰城、茶百道、喜茶等新茶飲品牌同期開店量。至2023年年底,其門店量達1309家。

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其門店數量已經突破了1500家,然而直營門店僅剩下2家。野蠻生長後隨之而來的監管問題逐漸凸顯,即便如此,茉酸奶聯合創始人兼CEO顧豪並未打算放慢腳步,其曾公開表示:“茉酸奶全國範圍內的直營門店數量僅剩下兩家,加盟纔是未來。”

根據茉酸奶加盟客服的說法,其對加盟商沒有學歷要求,也沒有餐飲經驗要求,只要求年齡在18—45歲,店鋪面向年輕人,希望加盟商可以親自管理店鋪。

茉酸奶官網顯示,加盟一家30平的茉酸奶標準店(不包含店面租金及轉讓費),前期預算27萬起。其中,品牌使用費5.98萬元、培訓費2萬元、保證金1萬元、全套設備10.8萬元、首批物料2萬元、門店開業營銷費用6000元、營銷費用營業額1%(每月3000元封頂,單月10萬以內免收)。根據其官方小程序,產品價格在18-34元的區間。

有茉酸奶加盟商曾向媒體透露,不算店面租金,茉酸奶的單店投資在35萬元以內,和古茗、茶百道差不多,回本週期在6—10個月之間。具體來說,綜合食材成本佔45%左右,人力成本15%,總部每月收取1%的營業額扣點(3000元封頂),房租水電因地而異。

就單店的投資成本而言,茉酸奶在茶飲行業中處於中等水平,預計和即將降價的奈雪的茶、喜茶等新茶飲門店投資額相近。因此,能否盈利的核心在於門店收入情況。此次涉事的茉酸奶華熙LIVE·五棵松店店員向媒體透露,15平門店員工2人,僅做堂食一天可售100杯左右,若做外賣,一天可售約220杯,門店日銷售額爲4000元-5000元。

對此,有專家表示,基於北京當前市場狀況該店面能夠覆蓋運營成本,預計不會虧損。然而,從銷售數據上看,無論是堂食單量還是外賣單量,在現制飲品行業中均處於偏低水平。

據某外賣平臺顯示,與上述涉事門店同商圈內且定價區間相似的的霸王茶姬和喜茶月銷量達6000+和7000+,遠超茉酸奶。

與此同時,也有意向加盟者質疑其產品的高端定價是否能支撐起門店復購率,特別是一線以下城市。

對此,茉酸奶在官網表示,“產品價格定位是根據飲品行業消費大數據及市場調研後綜合分析評估後決策制定的,飲品的價格也是隨着市場的發展逐步走品質高價的階段,大衆消費者普遍已經能夠接受。就茉酸奶既有縣級城市門店經營情況來看,營業額數據在15-20萬左右,並且縣級城市的綜合成本低,毛利空間較大,可發展空間大,下沉市場潛力巨大。”

對於茉酸奶突然激進擴張的原因,中國特許經營與連鎖經營領域的專家李維華表示有三方面原因,“一是資本注入後的戰略驅動;二是規模擴張帶來的供應鏈優勢;三是融資與上市準備。茉酸奶門店擴張速度突然加快可能與三方面有關:一是資本注入後的戰略驅動;二是規模擴張帶來的供應鏈優勢;三是融資與上市準備。”

其認爲,一方面,通過大力擴張加盟店規模,企業在供應鏈上獲得更強的話語權,有助於降低店面成本;另一方面,企業可以利用規模擴張帶來的銷售增長、利潤提升和品牌影響力,爲後續的融資或IPO等資本運作做好準備。

資本產業複製下的又一個風口

中商產業研究院發佈的《2022-2027年中國新式茶飲需求預測及產業發展趨勢前瞻報告》顯示,2022年新式茶飲市場規模達到1038億元,較上年增長3.49%。中商產業研究院分析師預測,2023年中國新式茶飲市場規模將達到1498億元,2024年市場規模有望增至1793億元。

新茶飲行業趨於成熟與飽和下,現制酸奶成爲資本聚焦的下一個風口,通過品牌化管理和運營,打造爆款,藉助中國產業鏈上游資源集齊優勢,再做全國加盟連鎖已成爲資本輕車熟路的可複製化圈錢手段。簡單說就是,將茶飲行業那一套在現制酸奶賽道再復刻一次。

目前,現制酸奶成爲資本熱捧的又一個賽道。2023年,連鎖酸奶品牌王子森林獲得了千萬元級的天使輪戰略投資,投資方爲中品數科;沫可酸奶獲得了Kenetic Capital的3000萬元天使輪投資;麗茉酸奶獲得路海投資和金易信投資聯合提供的5000萬人民幣A輪投資;茉芸酸奶獲得橡樹資金億元級A輪投資;奔跑的熊貓獲得由XVC領投的數億元A輪投資。

此外,如茶百道、亦書燒仙草等知名茶飲品牌也相繼推出酸奶單品,試圖在這個快速增長的市場中分一杯羹。這也加速了現制酸奶行業的競爭。

據瞭解,新希望曾於2021年以2.3億元高價收購了一隻酸牛奶所屬公司重慶瀚虹60%的股權,彼時正是現制酸奶行業蓬勃發展之際,然而入局不到三年,新希望便開始剝離“燙手山芋”,2023年11月,新希望宣佈向草根知本集團有限公司轉讓了重慶瀚虹的45%股權,轉讓對價爲1.485億元。

新希望在轉讓公告中表示,受客觀經營環境發生較大變化、茶飲市場加劇競爭影響,重慶瀚虹整體估值較收購時降低14.29%。

從業績看,虧損成爲其被轉讓的主要原因。財報顯示,重慶瀚虹營收實現增長,但尚未擺脫虧損。2022年,重慶瀚虹營收爲20871.88萬元,淨利潤爲-991.78萬元。2023年1月—9月,其營收爲23468.12萬元,淨利潤爲-416.29萬元。

同時,雖然多家現制酸奶品牌在近年獲得可觀融資,但資本市場目前可查的最近一次融資消息是來自2023年11月,君樂寶入股茉酸奶,持有其30%的股權。

對此,乳業分析師宋亮表示,“在快速發展過程中,現制類酸奶也面臨一些挑戰,隨着門店數量的增加,管理和品控成爲關鍵問題,特別是品控方面,由於人爲因素的干擾較大,容易出現漏洞,相對而言,標配產品在品控和管理上則更爲嚴格,但儘管如此,現制類酸奶模式仍然符合當下以及未來消費發展的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