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年如何擒牛?券商年度投資報告有“大招”
2024年即將結束,券商扎堆展望2025年A股投資機遇。
11月以來,包括華泰證券、中信證券、中金公司、光大證券、開源證券、招商證券等公司在內的至少11家券商舉辦了2025年度投資策略會。
從各大券商的研究觀點來看,2025年市場存在諸多積極因素。中信證券新任總經理鄒迎光發表了“站在起跑線”的主題演講。華西證券更大膽提出“新質牛2.0”概念。中金公司則認爲市場中期底部可能已過,2025年投資者風險偏好有望整體好於2024年,結構性機會進一步增多。
2025年GDP有望實現5%增長
對於明年的宏觀形勢,券商首席宏觀分析師普遍認爲,2025年,美國經濟或將“軟着陸”、通脹重燃、降息節奏偏緩;中國經濟或將加快改革、重啓循環、走出低通脹。
中信證券宏觀與政策首席分析師楊帆表示,2025年預計政府將綜合運用多種財政和貨幣政策工具,加大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力度。預計赤字率將會明顯擡升至4%,廣義財政支出同比增速將由負轉正至5%以上,持續近兩年的社融下行週期也有望終結。我國經濟增長預計呈現“U”型,實現5%左右增長。
結構上,政府將繼續推動對穩民生和促消費的支持力度,改善收入預期,帶動有效投資,擴大國內需求。值得注意的是,面臨潛在加稅風險的出口或將成爲主要的增長拖累,但我們認爲國內政策將有充足空間應對外部挑戰。
海通證券宏觀首席分析師樑中華表示,展望2025年,宏觀環境複雜多變,尤其是外部不確定因素或仍較大。面對壓力,預計國內政策會繼續迎難而上,積極發力。預計2025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目標有望定在5%左右。我國中長期經濟有很大潛力,但短期需要提振需求。
政策暖風有望持續
A股或將進入慢牛行情
在大類資產配置方面,光大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高瑞東認爲,A股或將進入慢牛行情,A股估值已修復至正常區間,後續取決於政策力度能否符合乃至超出市場預期、經濟數據能否好轉、企業盈利能否修復。債市方面,充裕的流動性仍將持續利多債市,偏弱的實體融資需求則可能邊際好轉,放大利率波動風險。黃金則長牛在途,機遇大於風險。
中金公司首席策略分析師李求索認爲,今年底至明年初仍處於政策發力的關鍵窗口期,預期變化或將對估值修復節奏產生影響,中期市場表現取決於業績拐點確認和回升彈性,估值驅動向業績驅動切換的過程也難免波折。
在經濟週期供需再平衡過程中,李求索預計明年企業盈利增長雖可能仍低於名義GDP增速但整體有望好於2024年,自上而下估算2025年全A/非金融盈利同比分別爲+1.2%/+3.5%,改善拐點有望在2025年中左右出現。結構上,隨着更多行業供需矛盾緩解,盈利預期逐步好轉,A股的結構性機會有望較今年進一步增多。
海通證券策略首席分析師吳信坤認爲,展望2025年,居民及長線機構配置力量將推動資金面改善,增量政策落地推動宏觀、微觀基本面改善,A股延續上行趨勢。
中信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秦培景預計,2025年A股將經歷一輪年度級別上漲行情。信用週期、宏觀價格、A股盈利在2025年都將迎來週期上行的新起點。
信用週期方面,化債加碼落地,幫助地方政府與企業輕裝上陣,撬動新一輪信用週期上行;宏觀價格方面,政策落地起效,全國地產分批分區止跌回穩,2025年下半年國內物價有望溫和回升;A股盈利方面,信用與價格修復,A股2025年下半年將迎來新一輪盈利上行週期。
科技成長及紅利資產
仍是主線
對於2025年的配置主線,券商普遍看好科技成長板塊及紅利資產。還有一些分析師看好併購、市值管理等主題方向。
秦培景認爲,在馬拉松行情中,績優成長、內需消費、併購重組將成爲三條重要賽道。
等待發令槍方面,核心城市房價企穩和信用週期上行是重要信號;績優成長方面,關注預期強化的自主可控主線(半導體設備、材料、零部件、信創),以及技術驅動的新興產業機遇(AI終端、智能汽車、商業航天);內需消費方面,觀察政策落地後的效果,配置從必選消費(消費互聯網、乳製品、大衆餐飲)逐步拓展至可選消費(餐飲供應鏈、酒類、人力資源服務、酒店);井購重組方面,聚焦產業整合和新質生產力發展(電子、醫療器械、汽車零部件)。
光大證券預計,2025年,市場風格將在均衡與成長間擺動。行業配置上,建議關注盈利修復及高風險偏好品種兩條主線。其中,盈利修復主線重點關注內需偏消費方向,如食品飲料、醫藥生物、社會服務等;高風險偏好品種主線關注高貝塔行業補漲(醫藥、食品飲料、基礎化工、有色等)、高盈利預期行業(TMT(科技、媒體和通信)、軍工等)及主題投資(政策支持類主題,如併購重組、市值管理;科技類主題,如AI產業鏈、自主可控)三大方向。
李求索指出,我國部分產業基本面歷經多年調整,產能有望在政策引導及產業自身趨勢下走向出清,景氣回升產業明年有望逐漸增多。結合投資者風險偏好改善,過去3年的投資理念可能面臨調整,賽道研究、景氣投資有望逐漸迴歸。
在李求索看來,明年或應該關注四條主線:1)景氣成長:關注估值持續收縮、基本面預期有望迎來出清拐點的成長產業,或者受到政策支持和AI產業趨勢催化的領域;2)韌性外需:明年全球宏觀經濟的不確定性增加,關注潛在衝擊相對小、外需韌性強的領域;3)新型紅利:高股息公司結合現金流及股息率配置,新視角關注食品飲料等泛消費領域;4)政策支持:關注併購重組、破淨修復以及地方政府化債等應對確定性高、持續性較好的政策及資本市場改革對相關領域的影響。(CIS)
中國基金報:報道基金關注的一切
Chinafundnews
版權聲明:
《中國基金報》對本平臺所刊載的原創內容享有著作權,未經授權禁止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授權轉載合作聯繫人:於先生(電話:0755-824686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