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觀點-東進西進 不如上進
前總統李登輝。(圖/中時資料庫)
最近,李登輝前總統的親日言論,引起執政黨及若干人士的撻伐,但也有少數的辯護之聲,究竟孰是孰非?背後原因出在臺灣的近代史是部佔領、割據、殖民的血淚交織歷史,加上世代的差異,個人生活經驗的不同,會有不同的解讀。就像瞎子摸象,摸到不同部位,感受則大不相同。
對年輕世代而言,二次大戰年代已久遠,他們較少接受戰爭歷史的洗禮,從小耳濡目染的是日本漫畫,受日本電視劇、動畫洗禮,加上日本人彬彬有禮,科技進步,所以呷意日本,喜歡到日本旅遊已成常態。
反之,中年世代唸的是大陸的壯麗河山、中國的5000年悠悠歷史,蘆溝橋事變、南京大屠殺等無一不是日本人的「傑作」,往事歷歷在目,自然會敵視日本人。尤其是大陸來臺的外省人。
不過,迴歸歷史,日本在臺灣的大量建設、完整戶籍制度的建立等,是誠心誠意,或者只是無心插柳的結果?
根據劉進慶教授在其〈臺灣戰後經濟分析〉一文的探討,甲午戰爭之後,臺灣在日本的統治下;產業配合日本資本主義的需求,被重組成糖業與米作的特殊經濟體系。但1930年左右爆發的經濟大恐慌,爲一重要分水嶺,日本對臺灣的殖民政策也進行重大轉換,此時,日本爲世界大戰預做準備,開始利用臺灣做爲日本南進基地。
由於南進政策目標的東南亞國家資源豐富,泰國的糧食,馬來西亞和印尼的橡膠、石油等,都是日本侵略世界的重要軍需,而臺灣則爲其進犯東南亞的中繼站。同時,也開始在臺灣進行相關的道路、橋樑、水利建設,乃至電力、現代化工業的引進,以及戶籍制度的導入。其次,除了工業化外,並透過社會面、精神面來徹底動員臺灣本地資本與勞力爲目標,「皇民化」運動也是在此時展開的。
因此,歸根究柢,日本人對臺灣的建設系出自於殖民主義及南進策略,以及展開世界大戰佈局的考量,是其達成戰略的手段。所以,我們不需對日本人抱持太多的幻想。不過,也要了解日本人的實際、唯美國馬首是瞻,且以強者爲尊的民族性,除非臺灣未來實力夠強或願意永遠屈居其下,否則更進一步的合作仍有其困難。因此,老話一句,「靠人不如靠己」,畢竟「東進、西進,遠遠不如自己上進。」(作者爲中華經濟研究院副院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