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初女生模仿男人穿「旗袍」 沒想到背後思想這麼潮!

▲「旗袍」的出現與當時女性爲了追求男女平等有關,跟現在一般認爲要秀身材是兩回事。(圖/視覺中國CFP)

文/時報出版提供

不久之前,我們學校舉辦了每年一度的文化創意大賽,參賽隊伍中有不少都是以清末民初爲故事背景。雖然看着年輕的女角們身穿倒大袖短衫搭配或長或短的黑裙子,讓我忍不住心中吐嘈:「妳們太前衛了,這造型提早十年了吧?清末不是這樣穿啦……」但總體而言,服裝設定還是大有進步──記得幾年前,設定在這個時代的故事裡,夫人小姐們可都是穿着露大腿的旗袍滿舞臺轉呢。如今她們能注意到清末民初的女性不穿旗袍,已經很不錯啦⋯⋯(不知道這「教育成果」,到底是哪部電影或電視劇的貢獻?)

旗袍,大概是現代人生活中最常接觸的「傳統服飾」了吧。因爲它的名字,讓大家理所當然地認爲它是直接由清代旗人女裝延續而來。但是這種直覺聯想卻忽略了一件很重要的事:清朝時「男從女不從」,不在旗籍的民女根本不穿滿式袍服,廣大人民羣衆怎麼會把旗人女裝當作「傳統服飾」呢?

因此在民國元年規定的國民禮服裡,雖然把滿式的男子袍褂定爲禮服之一(因爲漢人男性本來也這麼穿),可是女子禮服就採用漢式的上衣下裙款式──畢竟那是絕大多數婦女穿着、並公認的正裝造型,原則上家家都有,無須爲了政府規定而另行置備,也算是便民的考量。而滿人依然保留着原本旗裝,現在網上能看到的滿人婚禮照片,有不少其實都是民國以後拍攝的。

▲從上衫下裙的各種款式變化來看,當時已經有了時裝的概念。(圖/翻攝自鄧超微博)

模仿男裝穿長袍可若說在清代和民國初年只有旗人會穿旗裝,那麼今天的「旗袍」又是怎麼出現的,又是怎麼變成我們心目中的經典服飾呢?

這是個好問題。前面說到,因爲服裝慣例根深蒂固,漢人女性不太會去模仿滿人的女裝。但是,這並不妨礙她們模仿男裝──晚清以來,女着男裝就是女性極爲「進步」的一種打扮,民國建立以後,各種西方風潮傳入,讀了幾年新式學堂的女青年追求男女平等,決心反抗傳統女性形象,如外觀上的「三綹梳頭,兩截穿衣」,男女平等從自身做起!於是她們把裙子當成幾千年來女性受壓迫的象徵,毅然拋棄,模仿男人穿起了一身長袍。

因此,張愛玲在《更衣記》中如此形容早期的旗袍:「她們排斥女性化的一切,恨不得將女人的根性斬盡殺絕。因此初興的旗袍是嚴冷方正的,具有清教徒的風格。」從傳世實物及影像中來看,當時的女用長袍極爲寬大,也沒什麼裝飾。若是穿著者再搭配上馬褂與帽子,看上去根本像是個清秀的男人,跟大家腦海裡「前凸後翹、玲瓏有致」的旗袍造型完全是兩個世界。

倒大袖短衫外搭及踝長馬甲但是人各有志,也不是所有女性都醉心於在外觀上追求男女平等。依舊穿着短衣長裙,追求窈窕女性美的姑娘,即創造出了另一種旗袍──時髦的倒大袖短衫可能令身材顯得有些圓胖,尤其是當時流行的圓下襬款式,實在不容易穿得好看。愛美的姑娘發現若是在短衫外罩上一件及踝長馬甲,比起一般的衫裙造型更顯婀娜修長,別有一番風情!於是喇叭袖短衣配長馬甲成了一種流行搭配法,後來出現了假兩件式的帶喇叭袖長馬甲,然後再演變成了倒大袖旗袍。

不管到底是出於哪種心態,大約在民國十年左右,女性開始穿上了長袍款式的衣物。到民國十八年(也就是北伐完成後),重新制定的《服制條例》裡,對女子禮服的規定是:甲種一、衣:式如第四圖,齊領前襟右掩,長至膝與踝之中點,與褲下端齊,袖長過肘,與手脈之中點,質用絲麻毛織品,色藍,鈕釦六。二、鞋:質用絲棉毛織品或革,色黑。乙種一、衣:式如第五圖,齊領,前襟右掩,長過腰,袖長過肘與手脈之中點,左右下端開,質用絲麻棉毛織品,色藍,鈕釦五。二、裙:長及踝,質用絲麻,棉毛織品,色黑。三、鞋:質用絲棉毛織品或革,色黑。

其中的女子乙種禮服明顯是上衫下裙款式,而甲種禮服事實上就是旗袍。可以想見在當時,旗袍與衫裙已是並駕齊驅,甚至略勝一籌的時尚地位──只不過那時的人並不稱它作「旗袍」,大多稱爲長衣或者長衫,像在英文裡就依然保留了「長衫」的音譯(Cheongsam,粵語發音)。從《服制條例》的例圖來看,女子甲種禮服跟男子的袍長得一模一樣,不僅下襬十分寬大(注意:規定裡沒說女袍開衩,但是男袍卻註明左右都開衩),而且最重要的是:長袍底下配褲子

▲清末民初時期,流行的是時髦倒大袖短衫。(圖/翻攝自那年花開微博)

開衩內搭襯裙襯褲、長絲襪雖然旗袍(或說長衫)一開始的着裝理念可能是要模仿男子、消弭性別差異,但是當它成爲時裝以後,發展的道路就已經不是創造者所能決定的了。不僅衣身逐漸削瘦合體,更開始在衣服的裝飾、配件上翻出各種花樣,長長短短、寬窄變化,每年的流行都有所不同。

有趣的是,原本該是旗袍「本家」的旗人婦女,身上的旗裝也越來越像是當時流行的長衫款式。例如末代皇后婉容留下的宮廷裝束照片,明顯有着當時流行的花瓣型緣邊、喇叭短袖等裝飾元素。等她和溥儀出宮之後,更是日常都作時髦的旗袍打扮,不再穿着寬大平直的旗裝了。

當年的上海乃是引領流行的先鋒,巴黎最新一季的時裝甫一亮相,隨即乘船出海,沒幾個月就穿到了上海的貴婦名媛身上。她們將歐洲新款的造型、裝飾技巧化用至日常服飾中,帶動了上海本地的流行,再由上海輻射至全國。當年上海的民謠「鄉下小姑娘,要學上海樣,學死學煞學不像。等到學來七分像,上海已經翻花樣。」文字裡充滿了「上海人」的優越感:上海之外的,都是鄉下人啦。

雖然隨着流行,旗袍的長短寬窄、領型開口、袖子長度、開衩高低都有所變化,但都要配上外袍長度相當的襯裙、襯褲,腳上穿着長絲襪,這纔是完整的一套民初旗袍。現代旗袍露大腿這種美感,當時人恐怕是吃不消的。雖然在抗戰前一度流行拂地長旗袍開衩至大腿,但隨即又開衩低至膝蓋以下。總的來說,民初旗袍的開衩大概都是在膝蓋上下而已──更重要的是,無論是老照片還是繪畫,都會冷酷地告訴觀衆:別想像啥大露美腿了,她們在旗袍裡會穿襯褲!就算旗袍高開衩至大腿中,露出來的也是「同樣質地的長褲子,褲腳上閃着銀色花邊」。襯褲的花邊與亮片、襯裙的衩邊裝飾都是旗袍整體造型的一部分,疏忽了就不夠美啦。

至於現代人愛說的「旗袍顯身材」……那也是幻覺。仔細看老照片,會發現當時的旗袍美女要不是沒什麼胸,再不然就是有點下垂──雖然那時代已經不流行束胸了,但也不搞什麼集中託高加水餃,單純呈現乳房的自然狀態而已。而且,胸的問題還是小事咧。

精選書摘

★本文經時報出版授權,摘自《 古裝穿搭研究室:超乎你想像的中國服飾史》

版權聲明:圖片爲版權照片,由CFP視覺中國供《ETtoday東森新聞雲》專用,任何網站、報刊、電視臺未經CFP許可,不得部分或全部轉載,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