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可藍多的困局,王一博解決不了
增長失速、奶酪不好賣以及市值蒸發,哪一個拿出來,都足以讓妙可藍多的投資者輾轉難眠。
2023年,公司交出史上最差成績單,市場變化、原材料價格行情變化、匯率波動,寥寥數語的解釋,終難以抵消中小投資者們的失落。
面對疲軟的業績,公司已經急了。上個月換掉代言人"娘娘"孫儷,靠王一博迅速帶火四款奶酪新品,同時也陷入反式脂肪酸的爭議之中。
如何解困?就看新任董事長陳易一,能砍出什麼三板斧了。
業績滑坡
在5月最後一個工作日,針對上交所關於公司2023年信披的監管工作函,妙可藍多(600882.SH)以工整的行文,對2022年、2023年業績波動及其合理性,進行了詳盡的解釋。
不過,這似乎沒能讓中小投資者們徹底放心。昨日,公司股價低開,收報於14.26元/股,跌幅1.04%,市值73.23億元。相比兩年前47元/股(前復權)的高點,跌去近7成。
妙可藍多是國內奶酪行業頭部企業,可這幾年經營滑坡,"奶酪第一股"的光環日漸暗淡。
2023年,公司交出借殼上市以來最差成績單,營業收入40.49億元,歸母淨利潤6344萬元,同比分別下降16.16%和53.90%,扣非淨利潤更是大降89.63%至717.1萬元。
對此,公司總經理柴琇進行了反思。在日前一次公開活動中,她對外表示,去年業績就是因爲供應鏈問題,"成本上漲了過億"。公司在奶源供應鏈上,找到不完全依賴進口的辦法。
梳理髮現,自2020年引入戰投蒙牛後,公司業績增速就開始大幅放緩。2020年至2022年,收入增速由63.20%降至7.84%,同期,歸母淨利潤增速由208.16%降至-10.89%。
少賣了1.2萬噸
奶酪的鈣含量7倍於牛奶,10公斤牛奶才製出1公斤,營養和高貴,讓奶酪在國內消費市場一度深受寵愛。
2018年,妙可藍多推出拳頭產品奶酪棒,公司奶酪業務發展走上高速路。其奶酪產品收入由2018年的4.56億元增至2023年的31.37億元,對公司營收貢獻由37.29%增至77.48%。
但去年,妙可藍多走到了分水嶺,以往熱銷的奶酪,突然間賣不動了。
2023年,公司銷售奶酪產品57641.95噸,同比下降17.44%,較上年少賣約1.22萬噸。
將時間線拉長,妙可藍多奶酪產品收入下滑,實際上,是多年增速放緩的延續。
2020年-2023年,公司奶酪收入分別爲20.74億元、33.35億元、38.69億元和31.37億元,收入增速分別爲125.15%、60.80%、16.01%、-18.92%。高峰期的2021年,該業務毛利率爲48.51%,去年降爲37.01%。
在日前給上交所的回覆中,公司如實分析了去年奶酪業務經營拉胯的主要原因。
妙可藍多的奶酪產品,主要是To C和To B兩大類。C端受居民消費復甦低於預期影響,核心大單品奶酪棒銷售承壓;To B產品受益於餐飲消費場景以及供應鏈、專業化服務優勢提升,銷售情況穩步恢復但仍不及預期。由於To C產品基數較大,導致公司整體奶酪產品收入未達預期。
妙可藍多首推的兒童奶酪棒,成爲現象級產品,因高利潤率和高增長特徵,引發乳企和資本擠進這一細分賽道,競爭加劇。
如今,奶酪行業的整體高增長也不再。據馬上贏線下零售監測數據,奶酪在乳製品類目裡的市場份額,已由2022年初的5.92%降至今年一季度的3.5%。
何以突圍?
蒙牛2020年以戰投角色進入妙可藍多,曾一度點燃了資本市場對奶酪的熱情。蒙牛後來不斷增持,坐上公司第一大股東之位,藉此補齊了自身奶酪業務的短板。
妙可藍多股價持續下滑,蒙牛吃了個大虧,幾次增持浮虧已約有20億元。
早年,爲了大單品兒童奶酪棒迅速出圈,妙可藍多實施了營銷驅動型戰略,短期內確實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然而,隨着市場競爭的加劇,大手筆的營銷投入,不再管用了,甚至成爲了業績的拖累。
2020年至2022年,公司銷售費用分別支出7.11億元、11.59億元、12.19億元,銷售費用率分別爲24.97%、25.93%和25.24%。
爲緩解業績壓力,公司2023年捂緊了錢包。銷售費用同比下降22.99%至9.39億元,銷售費用率較上年減少2.05個百分點。
今年5月初,公司換掉合作3年多的影視明星孫儷,官宣頂流王一博爲新任品牌代言人,一舉帶火了鱈魚奶酪條、慕斯奶酪杯等新品。
不過,在宣佈代言當天,公司遭遇到了"反式脂肪酸"爭議,登上熱搜,引發熱議。
靠明星代言並不能一勞永逸,妙可藍多的業績困局,還得靠新任董事長陳易一來解。
半個多月前,陳易一以蒙牛乳業副總裁身份兼任公司董事長,一改這一職務以往由蒙牛乳業總裁兼任的慣例。這種的微妙變化,或許意味着,妙可藍多在蒙牛業務版圖中的地位,將有所變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