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妝生意難做,前三季度業績增收難增利更難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1-9月,化妝品消費零售總額爲3069億元,同比下滑1%。從今年6月起,化妝品類零售額已連續4個月同比下跌。
這樣的不景氣也反映到了具體公司的業績上。近日,多家本土美妝行業陸續披露今年三季度財報,雖然依舊有優等生保持了營利雙增,但對於多數企業來說,今年三季度的行情並不樂觀,不少企業甚至出現了單季虧損的情況。
增收難增利更難
從目前已經披露數據的美妝上市公司來看,前三季度目前保持營利雙增的企業僅珀萊雅(603605.SH)與丸美股份(603983.SH)兩家。前者前三季度營業收入爲69.66億元,同比增長32.72%;淨利潤爲9.99億元,同比增長33.95%。與珀萊雅相比,丸美目前的規模還存在一定差距,處在行業腰部以下位置。今年前三季度,丸美營收同比增長27.1%至19.52 億元;淨利潤2.39 億元,同比增長37.4%。
除了上述這兩家尚能保持增漲,其他的美妝企業就難言樂觀。
上海家化(600315.SH)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44.77億元,同比下降12.07%,歸母淨利潤1.63億元,同比下降58.72%。對於前三個季度業績的下滑,上海家化稱,公司投資的基金和股票公允價值變動和投資收益同比減少;國外業務受海外低出生率、嬰童品類競爭加劇和經銷商降庫存的持續影響,導致收入下降,爲保持市場份額,仍持續加大品牌營銷投放,導致淨利潤同比減少;公司投資的聯營公司投資收益同比減少。
華熙生物(688363.SH)前三季度收入38.75億元,同比下降8.21%;歸母淨利潤3.62億元,同比下降29.62%。對於淨利潤大幅下滑,華熙生物表示主要系營業收入同比減少且管理費用、研發費用同比增加所致。
記者注意到,華熙生物內部也經歷了一些震盪。今年2024年10月17日,華熙生物微信公衆號發佈《致大家的一封信》表示:“當前,華熙生物正在經歷一場前所未有的組織管理變革,這一變革對於支撐公司的長遠發展及實現現代化管理至關重要。”
貝泰妮集團(300957.SZ)今年1-9月實現營業收入40.18億元,同比增長17.09%;淨利潤卻同比下滑28.39%,跌至4.15億元。具體到第三季度,貝泰妮實現營業收入12.13億元,同比增長14.04%;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爲-6899.93萬元,同比下降153.41%。這是公司自上市以來首次單季度虧損。
這或與其高額銷售費用投入密切相關。財報顯示,貝泰妮前三季度的銷售費用高達20.09億元,同比增長25.27%。貝泰妮表示,公司在第三季度加大了抖音平臺的推廣與引流,投入品牌代言和聯名活動廣告支出。這些舉措主要是提升品牌形象,併爲即將到來的雙十一、雙十二等促銷季做鋪墊。
在資本市場上,貝泰妮也告別了“高光時刻”,市值也從高峰期的超1000億元跌到了如今的逾200億元。今年10月,公司第二大股東天津紅杉聚業股權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再次發佈減持計劃。
行業整體遇冷
今年以來,整個行業的行情都比較冷淡。除了上市公司的業績下滑外,今年以來已有多家新銳美妝品牌“倒下”。
記者從多位美妝品牌操盤手處瞭解到,早幾年行情好的時候,幾個電商大平臺都需要推新品牌引流,這就催生了大量新銳彩妝。美妝曾經是一個賺“容易錢”的賽道。當時有很多創業者涌入這個行業,找一個OEM(代工)工廠,自己又會做營銷能夠融到錢買流量,一個彩妝品牌就“速成”了。
流量帶來銷量,但最不穩定、最“燒錢”的也是流量。緊隨着流量退潮而來的還有資本的退潮,當資本不再爲這些新興品牌買單, 曾靠小衆感、營銷圈到粉絲的新品牌如何繼續生存下去變成了難題。
“如今小紅書美妝的付費流量已經遠遠高於自然流量。”前述一位美妝品牌運營人士告訴記者,許多新興的本土彩妝品牌採用的是OEM和ODM(貼牌)的經營模式,這就導致市面上的產品同質化嚴重,消費者忠誠度低。當差異化的競爭優勢被過多的參與者稀釋,流量成本激增,融不到資的品牌就很難生存下去。
記者注意到,一些上市公司也在尋找新的發展方向,進行一些收購以及其他的產業投資。貝泰妮在2022年後成立產業投資基金、收購美妝品牌、發力健康食品等一系列動作,但部分動作中途折戟,部分動作目前尚未顯現效力。
還有一些公司則是加強研發,儲備專利。今年8月,敷爾佳上海研發中心正式投入使用。公司在回覆投資者提問時表示,今年8月份,公司新上10餘款化妝品類產品,預期未來,每年能夠上新5-10款新品。
上海家化前三季度新增申請108項專利,同比增長71%,同時利用“AI+數字化”技術建立了完整的中國特色植物的研發和應用方法論,並提交了首個新原料的備案。“預計在明年第二季度全線恢復增長。”上海家化首席執行官兼總經理林小海近日表示,在6月以來的一系列組織結構調整中,上海家化通過聚焦線上已經讓電商渠道實現增長,但要讓線下重新增長還需時日。
在業內人士看來,現階段的美妝市場在加速分化。未來,一些產品調整到位的企業將迎來增長,而一部分調整不到位的企業,則將被加速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