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各有盤算 認清現實比選邊站重要

(圖/新華社)

美國國家安全顧問蘇利文近期與中國外長王毅進行會談,會後表示將安排美國總統拜登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再次通話,中美關係似乎朝向更穩定的方向前進。然而,面對混亂的國際局勢,加上美國即將登場的總統大選充滿變數,中美之間的溝通,究竟是真的想降低風險,還是中美雙方,只是利用溝通來爭取時間,爲更激烈的對抗做準備?解讀美中競爭,在兩強之間的臺灣該如何因應?

由現任國安顧問蘇利文,以及副國務卿提名人坎貝爾所提出的對中政策框架,早在拜登總統上任之前,就已經透過外交事務雜誌對外公開。根據兩人的提議,拜登政府將提出以美國利益爲前提的新秩序,並以各種方式讓其他有實力的國家配合新秩序與美國共存。然而,現實跟理想總有差距,當競爭對手具有實力,自然很難願意向美國低頭,這也是爲何中美關係會出現明顯衝突的原因。

不過,去年11月的舊金山拜習峰會之後,中美之間的氣氛出現轉變,關鍵在於北京當局對於華盛頓所提出的框架,似乎不再以強勢的態度來回應,而是強調兩強共存。這種改變,讓不少人直覺的認爲,習近平放棄戰狼外交,願意加強溝通,是因爲內部的貪腐問題,以及經濟成長趨緩,所以北京不得不向華盛頓低頭。這種說法,或許在臺灣可以滿足抱持抗中立場支持者的期待,但在美國華府對於中方由強硬轉趨溫和的反應,卻沒有這麼樂觀。相反的,更多學者專家認爲,北京的妥協可能是以退爲進,等待更好的時機再跟美國對抗。

美方的擔心不是沒有道理,因爲美國目前確實面臨着內憂外患的挑戰,與北京保持溝通,明顯是避免在現階段分身乏術的情況下,還要被迫面對亞洲出現危機。長期以來,美方認爲透過溝通可以穩定局勢的原因,在於直接溝通除了提供相互保證之外,也能表達彼此的底線,達到威嚇的作用。不過,這樣的假設,必須基於國家實力能夠讓溝通的對方感到有威懾力。

在臺灣,許多人對美國的實力抱持高度期待,可是,美國華府菁英卻沒有這麼大信心。尤其美國軍方多次表態,對決策者沒有認真看待美中軍事實力快速接近提出警告。海軍部長德爾託羅去年底在知名的防務新聞《Defense News》期刊投書,直指因爲政治紛爭,國會中兩黨將年度預算分階段審查,導致預計撥給海軍的2550億年度預算被迫切割,在無法執行長期年度計劃的情況下,針對印太戰略所做的備戰規劃大受打擊,而同樣的問題讓各軍種都面臨了考驗。

華府人士的擔心,難道也是疑美?當然不是,他們會提出警訊,是因爲他們看見拜登政府強化與北京溝通,卻沒有強化實力的策略。換句話說,沒有強化嚇阻力的長遠規劃,拜登政府與北京的積極互動其實只是拖時間,確保美國在烏俄戰爭和中東衝突結束之前,美國不會因爲臺海發生危機而必須跟北京硬碰硬。

美國內部政治的兩極對立,導致美國缺乏強化嚇阻力的長遠規劃,想把科技產業鏈帶回美國本土,則證明了拜登的外交政策看似面向世界,但核心思維卻仍是確保美國可以在實力不足時,置身事外的孤立主義。

全世界都很清楚北京在臺灣問題上的底線是不支持臺獨,而拜登的底線,是維持美國利益,不希望爲了臺灣引發衝突。中美暫時形成的「和平共識」,會不會因爲美國大選結果而出現變化?臺灣要思考的不該是選邊站,而是爭取兩強之間,沒人滿意但卻都可以接受的和平生存空間。(作者爲美國德州Sam Houston州立大學政治系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