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智庫:超2成貿易通過臺海 兩岸武力衝突對中國影響最大

全球有超過1/5的貿易流量要經過臺灣海峽,其中有半數是與中國的貿易。(圖/本報資料照)

臺灣海峽的緊張情勢升高,共軍入侵臺灣或兩岸爆發武力衝突成爲國際關注焦點。華盛頓智庫一項最新研究指出,世界上超過1/5海運貿易、價值2.45兆美元貨物要通過臺灣海峽,其中超過一半是與中國的貿易,一旦航運中斷可能會對全球貨物流動,尤其是中國經濟產生巨大影響。

《紐約時報》報導說,由貨櫃船和油輪組成的全球系統每天將數百億美元的產品運往世界各地,一些航線經過狹窄的海峽或運河等地理上的咽喉要道,一起孤立事件就可能威脅到大部分國際貿易的正常運行。

報導引述華盛頓智庫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的一項新研究指出,以可獲得的最新(2022年)數據顯示,全年有價值2.45兆美元的能源、電子產品、礦產和其他貨物從臺灣海峽經過。

這一研究結果意義重大,因爲臺灣海峽是臺灣和中國地緣政治爭端的中心。而地緣政治的變化正在顛覆多年來人們對全球貿易形勢相對滿意的態度,烏克蘭和中東的戰爭以及大流行時期的封鎖已經改變了全球貿易格局,讓消費者意識到世界上一個地區的中斷可能會直接影響到另一個地區的經濟活動。

世界貿易組織最新發布的報告中說,全球貿易的步伐持續加快,但地緣政治緊張局勢的加劇和經濟政策的不確定性可能會拖累全球貿易。預計2024年全球商品貿易將增長2.7%,2025年將增長3%。不過,自烏克蘭戰爭開始以來,出現了全球貿易沿着政治路線分裂的跡象。例如類似中東地區發生的胡塞武裝襲擊商船事件,迫使這條佔全球貿易15%的航線轉而繞道非洲南端。

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的估算表明,臺灣海峽在全球貿易中所佔的比例要大得多,臺海緊張局勢將是一個全球性問題,對許多國家造成嚴重的經濟後果。

報導說,通過將全球船舶交通與國家層面的貿易資料對臺灣海峽貿易量的首次嚴謹的學術估算,除了臺灣本身,最容易受到海峽中斷影響的經濟體是中國。中國每年通過臺灣海峽的貿易額達1.3兆美元,這些貨物中的大部分是中國進口的石油、金屬、鐵礦石和其他原材料,以及電子元件。

研究人員還計算出更詳細的數據,例如臺灣海峽是日本和韓國近1/3進口和大約1/4出口的通道,澳大利亞有近27%的出口也要經過該海峽,主要是鐵礦石、煤炭和液化天然氣等大宗商品。

此外,在貿易往來最依賴臺灣海峽的5個國家中,有4個是非洲國家。僅剛果民主共和國的就有約70%的出口通過該海峽,主要是銅、鈷和其他金屬。許多中東國家30%以上的出口都要經過臺灣海峽,它們爲中國提供燃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