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兩岸》臺灣高中生對「兩岸衝突」的理解

兩岸徵文

這篇很長。是一篇對臺灣北部某高中、一位歷史老師兼班導的訪談(感謝臺灣友人介紹,也感謝這位老師認真且坦承的回答)。這位教師是「95後」,與「00後」並沒有太大的年齡差距,但他認爲,自己與學生的世代差距,還是存在的——特別是在對大陸的態度上。

想訪問臺灣高中老師,是因爲七月的一系列出差。在跑活動的行程中,碰到了一些剛考上大學的臺灣高中生。我特意與第一次來大陸的學生交談,從他們身上我感受到了與我這代不同的氛圍。(自然,願意來大陸玩的本來就不太極端,已經過濾了一輪。)

爲了解臺灣下一代,我刻意靠近、努力套近乎、充分展現溝通能力,得到了幾個,嗯,有點小尷尬的對話。對了,能問這些問題,得益於我的臺灣人身分,因爲我過於標準的口音,一開始他們會以爲我是大陸記者,所以第一時間會展露警惕。

但是,當知道我是北大畢業、且在北京工作十年的臺灣人後,通常會對我的發展歷程感到些許興趣。

●與高中生的對話

1

「你們以及周圍的同學,如何認知整個大陸的?認爲整體『偏向落後』還是『偏向進步』?」

「偏向進步。」問的五位同學全都如此回答。

「來北京了之後,跟之前相比有什麼感覺?」

「來之前覺得應該很進步,來之後反而覺得還好,沒有想像中進步。就是行動支付那些很方便,來之前都知道了。」這麼回答的有兩位。

2

「如何認知大陸政黨的?隨便說。想到什麼說什麼。」我隨機逮着幾個這麼問。

「不知道」 「就是『中國』的政黨」 「需要翻牆」這是幾個願意稍微想一下的同學的答案。第一時間說「不知道」的佔多數。

丟下一句「不說這個,我現在在這裡欸」,然後跑掉的小可愛有一個。

「那單憑感覺呢?偏向喜歡、反感還是完全沒感覺?」

『「不知道,沒感覺。」 基本是這反應。嗯,我感覺他們是真的沒感覺、不知道怎麼說。

(對了,基本沒有人知道現任總理是誰。)

3

「現在民進黨在你們這代還是超受歡迎嗎?跟前幾年一樣?」這個問題,我問了來自臺北、臺中、屏東三個地方的學生。

「還好,現在柯文哲很多人喜歡」 「還是不少人支持民進黨啦,但也會有很多人喜歡柯」,基本都是類似回答。

「以前很多年輕人都罵柯文哲親中啊?」

「沒有吧,有嗎」 「罵的人應該不是我們這代的吧」大概是這反應。哼,年輕人真善變。

「那如果只有藍綠對決呢?」

「嗯……」

好吧,答案果然不可能出現藍。

我比較深入的問了幾位學生關於兩岸,他們周圍同齡人的想法。對於「兩岸情勢不好」,他們普遍也是知道的,但這停留在「有聽過」的層次。普遍反應是,「平時大家不會說這些」。

「兩岸可能發生戰爭」,會不會成爲投票考量?全都表示,不會。

整體感覺,兩岸政治議題他們挺冷淡的,甚至不知道該如何迴應「兩岸關係」這一詞。

如果問「希不希望兩岸關係改善」,他們第一時間往往不知道如何回答;但如果問「是否會願意再到大陸看看」 「如果有合適機會考不考慮來大陸」,這種「生活問題」他們能快速回答。

●訪問年輕老師

與此同時,很明顯能感受到,他們對於大陸存在的「固有負面感受」,遠不如我這一代強。當然,不能只有我在說,因此才透過友人介紹、訪問了這位年輕老師。在此也要跟讀者朋友強調,這位老師周圍的「同溫層」,不能算「親中」。匿名受訪,這位老師的回答並沒有刻意討好誰,只是就自己的理解分享。

現在的臺灣高中生,相比幾年前您這一代,對大陸的認知(或感覺)是否有些不同?有沒有哪些有意思的案例可以分享?

一個最基本的差距就是,我們成長環境中用的社交媒體不太一樣。我這一代在學生時期比較多用Facebook、line、Instagram(臺灣簡稱IG),現在的學生雖然也使用這些社交媒體,但已經很普遍的使用抖音。

我會有一種感覺:我這一代人成長過程中所看到的觀點,跟我的學生不太一樣。「用IG也用抖音」的世界,跟「只用IG」的世界,兩者所看到的不會一樣。

我這一代人的成長過程中可能還有一種「大陸比較落後」的想法,但我的學生確實可能因爲追星或是其他,在他們身上感受不到這一點。

在我初中、要升高中的時期,正好是對政治開始有所認識的時期,「太陽花運動」引爆了這一代許多人對於政治的關注和理解。我身邊有非常多「太陽花青年」,這也使很多人在學生時期就對大陸產生比較偏激的言論和想法。但如今我教的學生對「太陽花」是無感的,我感覺他們的世界裡,沒有隻「拘束在臺灣內部」發生的事情。他們會比我們這代更容易在抖音上看到大陸的面貌。

是否可以說,他們對於臺灣出現的「大陸相關事物」,比較能包容、甚至習慣?

我這一代以前會去說,「某臺灣明星比較親中」,但現在我的學生完全不這樣。他們更偏向去理解「爲什麼明星會這樣選擇」。我這一代人以前會諷刺在大陸發展的臺灣藝人,甚至還會抵制曾標示過「中國臺灣」的飲料店,但現在周圍的高中生不會這樣。

我感覺他們比較不容易受到「兩岸政治」的牽制。我這一代政治味比較重,很容易扯到一點點跟大陸相關的話題就想到政治,但我跟學生相處時在他們身上感受不到。

互聯網上,總能看到一些網民表示「臺灣年輕人都很綠」 「都很獨」的留言,依您對周圍學生的觀察,他們對臺灣政黨是什麼態度?

我原先以爲只有我們學校的學生比較「政治冷感」,但接觸更多後感覺這不是個例。我有朋友說過,「現在這一代已經沒有辦法完全接受上一代傳遞過來的政治信息」,我覺得這說法很準確,不管是對臺灣政黨也好、大陸也好,他們不會完全接受「上一代」(包含我這一代)傳遞的說法。甚至會反駁上一代「我感覺跟你說的不太一樣」。

近期柯文哲的聲量在年輕一代中比較大。許多年輕人認爲,他比較沒有藍綠惡鬥的包袱。這代學生其實未必是否定藍或綠候選人,只是對藍綠都沒有太大好感的情況下,善用網絡的柯文哲塑造出一定影響力。直白地說,相比2020年,「票投民進黨,守護臺灣」 ,這個說法也能有點影響力,但比過去淡多了。

我感覺「太陽花」一代,對民進黨的態度跟「00後」有一點落差。民進黨這些年主打性別平等、同性婚姻,認爲這是自己的政績,但我身邊的年輕學生並不認爲這是民進黨的功勞。他們認爲這是臺灣的進步,但這不是民進黨幫我們爭取的,這是我們全體臺灣人爭取來的,跟政黨無關。

其實臺灣在經歷過這麼多次政黨輪替後,年輕人對臺灣政治也會感受到沮喪,也會覺得「反正誰上來之後都差別不大」,那我就不如不碰政治。2016年的時候,我周圍很多人認爲國民黨的時代終於結束了,民進黨能帶領檯灣走向更好的未來,那時候真的滿懷期待的!

但就在這一兩年,我感覺身邊的人態度出現變化。

這幾年臺灣新修的歷史教材一直受到兩岸媒體關注。作爲歷史老師,你如何看待現在臺灣的歷史教育?

我有一個朋友,曾進入某深綠政黨任職,對政治和該政黨是非常熱血的,但就連他這一兩年對政治都有點冷感。這不是政治立場的轉變,而是開始認爲「臺灣本土的政黨,未必就是正確的」。外人可能不太好理解,但相比於前幾年,這已經是一種不小的轉變了。

每個學校會有不同的教材,我只能用我們學校的作爲案例分享。大陸比較關注「去中國化」,其實我對「去脈絡化」感受更深。

現在臺灣的課程一方面想用趣味的方式讓學生學習歷史,而不是像過去一樣嚴肅,但變成現在的歷史教育有點「空」。比如,以前我們去講某個朝代,會講有什麼重大事變、會去背這個時期發生了哪些重要事情,但現在這些內容刪除不少,教法跟過去也不同。

比如,講到一個朝代,課本會介紹一下當時的服裝,但沒有去解釋「背後原因」——比如,爲什麼會這樣穿。這導致學生知道「這個時期是穿這個衣服」,但這個時期發生了什麼、爲什麼會這樣穿,大家不知道。

這就是「去脈絡化」的嚴重性,因爲沒有一個主軸,我作爲歷史老師得額外補充資料,如果不補充背景,學生根本不懂。我們學校的歷史教材沒有太多關於中國近代史的內容。教近代史比較多是「世界史」,更偏向強調西方國家近代的發展。

作爲歷史老師,如果要說臺灣現在歷史教育的好處,大概是老師的自主性強,可以自己補充資料。但壞處是有些老師不會補充,學生學習到的歷史就會很「空」。所以年輕一代對歷史的理解,也非常依賴老師個人的詮釋。

比如,我自己是關注中國近代史的,也就是西方列強侵略中國、一直到國共內戰、國民黨撤退臺灣。這是受我高中老師的影響。是因爲這位老師,我纔會知道二二八的發生,與臺灣被割讓、與國共內戰都有關係。這是連在一起的。我現在也會教學生中國近代史,他們也挺有興趣的,這就是老師對學生的個人影響。

我前一陣子上課的時候,問了學生「什麼是殖民」,他們說不太出來。他們對於「戰爭」和「殖民」,有什麼差別,其實理解不來。

比如,會認爲以前荷蘭到臺灣是殖民、鄭成功到臺灣是「殖民」,清朝統一臺灣也是「殖民」,日本也是,這些有什麼區別呢?之所以不明白差別,是因爲他們只認爲「都是受臺灣以外的人統治」。

每逢選舉,兩岸關係都是媒體上討論的重點,而今年臺灣也是大選年。您接觸的學生是否有感受到「近年兩岸關係不好、可能發生衝突」這種「危機感」?對於「兩岸」他們這年紀有什麼概念或印象?

臺海到底會不會發生衝突是媒體這幾年常討論的,但我感覺學生認爲是否衝突都是完全未知的、不知道該從何想像的,就是他們「不敢說會」,也「不敢說不會」。

對於兩岸統獨,我覺得他們想像不出來「以後真被統一了,我們的生活會如何」,是真的難以想像。畢竟大陸對於他們,「相對不自由」與「去那裡看看/讀書」是同時存在的。比如對錶演有興趣的同學就會對大陸的中央戲劇學院很有興趣。

我自己在班上做過一個小投票。我問,如果兩岸打仗,認爲美國來不來?有三分之一的同學舉手說會,有三分之二的說不知道——不是那種隨意應付的,是真的認真想過,但真的不知道、不敢說來或不來。

那如果打起來願不願意投入戰場,班上只有3個舉手。不願意的理由,第一是他們認爲不當炮灰,第二是,「如果臺灣突然被統一了會怎樣」?我這代反應會更激烈、認爲很恐怖,但我的學生是真的不知道、想像不來,反正日子還得過——對於這個問題,他們的反應確實會比我這代冷一些。

臺灣人從小碰不到河南人或東北人,所受的教育和環境與大陸也不同,對大陸的情感自然就僅限「跟個人生活相關」的、而非對「整體大陸」有情感連結。比如,如果有認識的大陸朋友,那碰到一些災害時自然會問對方是否安全?如果在大陸生活過、或是想去那裡看看,自然也會更關注那裡。

除了個人相關之外,兩岸關係、統獨這些,其實對他們而言比較遠。

在媒體報導中,很多臺灣年輕人因爲「經濟不好」 「發展有限」而來到大陸。而如今大陸年輕人也高喊躺平。究竟臺灣年輕人如何認知自己所處的經濟環境?

作爲一個「95後」,其實我和周圍的人整體對經濟非常無感。比如買房,我們從小就知道這跟我無關,再努力也得不到。我們對於「更好生活」的追求性其實並不強烈,幾乎不存在「狼性文化」。物價漲幅快,但還是能過日子。外面經濟環境的變化個人感受不太到,「反正都是這樣」,所以追求平穩生活就好,也就是「躺平族」。

臺灣媒體從小我時候開始就很多這類報道:名校畢業生畢業後進入服務業、博士畢業後找不到工作,「在學校念這麼多書或讀到名校,未必對未來找工作有多大幫助」——這些應該很多臺灣人從小都聽多了。我最近看微博,很多大陸年輕人已經有點像這樣。

其實近年我感覺有個很有意思的現象:現在臺灣年輕人更容易看到「大陸現在在做什麼」「大陸年輕人現在的生活是如何」。當對臺灣一些情況有不滿、或一些新聞事件發生的時候,他們會去比較兩岸。比如臺灣政黨若爆出什麼醜聞,網上會有人諷刺「比對岸還爛」。

現在的臺灣年輕人點開社交媒體,能很輕易地看到大陸年輕人的生活、想法,很輕易地能把大陸的情況與臺灣對照。

臺灣年輕人對大陸政治或體制的認知非常少,基本陌生。現在兩岸交流雖然遠不到「認識(與認同)大陸政治」,但我周圍的學生沒有排斥認識「整體大陸」。(郭雪筠/臺北女孩看大陸)

【徵文啓事】

中時新聞網「兩岸徵文」欄目,徵文主題:臺灣人看大陸、大陸人看臺灣、兩岸看世界、兩岸一家人、兩岸新時代,歡迎全球華人投稿。

期盼作者透過親身經歷的故事,刻畫兩岸社會肌理,描繪世界見聞,打破刻板印象,促進兩岸民衆相互瞭解、建立全球視野,向讀者展現時代的脈動與發展趨勢。

投稿信箱:[email protected]

臉書粉專https://www.facebook.com/520ROC,歡迎線上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