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用的”銅元有話講!

銅元中不乏稀罕珍品,而這些稀罕珍品,爲什麼發行極短時間就被叫停不許流通或者還未發行就被放棄呢?今天,我們以後來人的狀態和眼光來大膽揣測一下這些“沒用的”銅元:

主角一:新設計龍

新設計龍爲戶部乙巳年鑄造,根據存世量和前人考證研究,應該爲少量流通之後就被叫停,新設計龍,因爲其周圍英文較一般品種大,又稱作“大英文龍”,大概爲5~6級。個人認爲,其被叫停,首先乙巳爲大清銅幣始造年份,大清銅幣龍圖還沒有完全確立,因此各類龍圖發設計均有,新設計龍就是這個初期的產物。而背面整體設計臃腫不美觀估計是沒通過的主要原因吧。而後期的大清銅幣部頒龍、仿部頒龍設計較之就簡潔大方很多,這也算一個佐證。

主角二:大漢銅幣

大漢銅幣,分爲辛亥大漢銅幣和壬子大漢銅幣,均存世極少,前者一級大珍,後者有大花大字一版,一級;小花背五瓣花三線紋和小花背五瓣花二線紋,均七級,存世稍多。

時間回到那段崢嶸歲月。宣統三年,也就是辛亥年(1911年),革命黨人爲推翻滿清專制政府,在全國各地掀起革命浪潮,爲擊潰清政府,他們抵制使用滿清錢幣,便出現了由革命份子設計在造幣局鑄造江西省造辛亥“大漢銅幣”這一事件。當辛亥大漢銅幣一經發行,通行市面,自發行用之時,便很快引起了清朝政府官員的憤怒,官員們認爲辛亥大漢銅幣未經報備,就私自鑄造發行,乃革命份子自鑄錢幣,擾亂金融之禍患,於是果斷禁止辛亥大漢銅幣的通用,並將現品銷燬,以致流通市面者極爲稀少,爲辛亥革命的珍貴文物,這也是辛亥大漢銅幣未得流通長遠的原因。據知,辛亥“大漢銅幣”存世僅五枚而已,據錢幣專家調查結果載至目前爲止,全世界所發現者,計日本東京銀行一枚,英國及西德博物館各藏一枚,香港藏家一枚,臺灣收藏一枚,是錢幣收藏家夢寐以求的銅幣十大珍品之一,是可遇而不可求。

接着到了我們的壬子年,這一年,滿清已經覆滅,中華民國正式成立,而江西造幣局便根據辛亥大漢銅幣的版模,重新翻刻,鑄行了壬子“大漢銅幣”。改進後的“大漢銅幣”依舊是一枚沒有鐫刻國名的銅圓,而且中山先生在位時的民國,堅持民主共和的社會理想,“大漢銅幣”這樣帶有鮮明民族意識的圖案內容有悖於“五族共和”之意,不利於民族團結,當然也不利於革命的進一步深入發展。這也許就是壬子“大漢銅幣”不能大量發行廣佈天下的原因, 所以壬子“大漢銅幣”其實存世也不多。

主角三:廣東五羊一仙

這個廣東五羊一仙其未得流通的主要原因其實大多數人都略知一二,這裡跟大家細說一下:

首先來到民國二十年的“九一八事變”,當時粵軍軍閥陳濟棠歸順南京國民政府,數年之後,陳集廣東黨政軍大權於一身,時人稱其爲“南天王”。民國二十五年六月陳聯合桂系反蔣,爆發兩廣事變,兵敗後解職出國。

而陳濟棠領導的廣東政府,爲了抵制南京政府推行法幣政策,於民國二十五年試製了孫中山像廣東一仙和五羊圖一仙銅元(仙其實也是錢幣的一種雅稱,這裡做面值用)。廣州自古有五羊仙人的傳說,所以又稱五羊城。廣東五羊一仙銅幣,以五羊圖的巧思間接代表廣東政權,具有濃郁的地域風格,設計獨特,製作精美,圖案佈局與主題構思之巧妙,堪稱民國銅元之最。然而因不合當時政府推行的幣制,發行後不久即被收回,傳世數量尤爲稀少,是深受藏家喜愛和追逐的珍品。

廣東五羊一仙銅幣的流通時間比較短,這是因爲當時正值政府推行幣制統一政策,朝野有識之士針對五羊幣發出了“誰是牧羊之人”的質詢。政府當局爲息事寧人,於是對外佯稱五羊幣背孔周圍用了五個篆書“羊”字連結成回紋的形狀,是“羊落虎口”不吉之兆,儘量回收熔燬。這也是大家知道最多最廣的五羊一線被放棄流通的原因。也正是因爲這樣,流傳於民間的五羊一仙銅幣就非常稀少,甚爲難得。

五羊圖壹仙銅幣直徑爲23.5毫米,質地爲紅銅,幣面中央有一圓孔。五羊圖壹仙銅幣正面穿上分列“中華民國廿五年”“廣東省造”兩行文字,書法纖細雋美。穿口左邊爲一縷稻穗,下爲五隻羊圖,形態生動,坐臥起立, 天一雷同,雕刻工細,惟妙惟肖。

這裡講一下關於廣東五羊仙人的傳說:傳說周夷王時期,有五個仙人騎着口銜六支穀穗的五色羊降臨楚庭(廣外古名),把穀穗贈給州人,並祝州人永無饑荒。仙人言畢隱去,羊化爲石。”故廣州亦有“五羊城”或“羊城”之稱。另外廣州又有“穗”城 之簡稱。所以五羊圖銅幣的背面右刻“壹仙”兩字,左有形態自然的禾穗一束。設計者採用五隻羊圖及一束稻穗作圖案,可謂構思巧妙。獨具匠心。

——資料來源於首席 鴿子

其他更多的被放棄流通而存世稀罕成爲珍品的銅元品種,如湖南掃帚龍、湖南乙字龍、山東雙旗二十文等等,其被放棄流通的原因等着我們去討論和研究,也是我們銅元收藏的發展的方向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