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瞎忙效率差! 「135 專注法則」教你脫離窮忙族
摘自:《電腦玩物站長的筆記思考術》
▲工作上有大量雜務、大量訊息,讓你一團混亂?(圖/視覺中國CFP)
●精選書摘
有時候我們都過度理想化,總還想「完成更多事情」,卻沒有意識到,這些更多的事情,反而可能是造成我們效率下降的元兇,因爲做不完的焦慮,會反噬我們,導致我們連重要的事情也無法完成!
而如果你不知道怎麼讓自己「做得到」,可以先練習看看「1-3-5 專注法則的每日清單」。「1-3-5 待辦清單法則」很簡單,就是讓每天的待辦清單控制在以下的數量,並依序排列你的清單:
✔每天 1 件重要任務✔每天 3 件中等任務✔每天 5 件小型瑣事
爲什麼要設限?不能自由列出我想做的事嗎?
我們只要回想:自己原本的待辦清單,爲什麼常常列了很多「想做」的事,很多任務打上星號提醒自己很重要,最後卻每天留下一大堆未完成任務?甚至因爲清單太長而打亂自己做事的節奏,讓自己「猶豫不決無法明快決策」?這時候,你就知道「設限」很重要。
事實上,每天時間有限,所以我們可以完成的任務也有限,若不設限,反而讓自己在太多「想做」的事情中,東摸西顧,迷失了「去做吧!」的動力。
找回「有重心」的工作方式
轉換你的觀念,放下「每天想要把所有事情完成」的執念,因爲你想做的事情永遠多於你可以做的時間。
拾起新的想法:「每天只要能往前邁出重要的一步就好」,雖然不一定能讓你更快到達終點,但一步一步邁進,終究會到,並且腳踏實地纔不會中途迷失方向。
因此我對「1-3-5 法則」有一個延伸的解釋:「有重心的工作方式」。不是完成很多事情你就會成長,如果完成的都是瑣事也沒用。
而「1-3-5 待辦清單法則」幫我們聚焦「每天一件的重心」,那麼,什麼事情應該放在第一件任務呢?當然就是「自我和諧的目標」。或者,我們可以借用史蒂芬柯維的時間管理四個象限來選擇:
在「1-3-5 待辦清單法則」中,就能對應上面四個象限的任務來安排清單:
✔每天1 件重要任務:放入一件最重要的任務,例如今天要寫年底新書第一個章節。
✔每天 3 件中等任務:如果還有重要並且快要變緊急的事,優先放入中型任務。如果沒有,就放入緊急但不重要的中型任務,例如寫一篇序。
✔每天5 件小型瑣事:放入可以30 分鐘內很快處理的瑣碎任務,可能是緊急但不重要的小型任務,或是不緊急也不重要但是我想做的事,例如跑步運動30 分鐘。
做得到,才能累積自我實現
每天 1 件重要任務:花三個小時。
每天 3 件中等任務:各花一個小時,總共也花三小時。
每天 5 件小型瑣事:各花20 到30 分鐘,預估總共會花掉兩個小時。
這樣的工作時間是多久?答案是8 個小時,不就是我們通常上班可以認真工作的時間了嗎?已經佔掉整天的1/3。
而且這8 個小時還是指全力工作狀態,如果加上其他意外瑣事、整理郵件雜訊、排程任務清單、閱讀資訊、研究思考、家人相處、生活樂趣等等時間,還有你可能被叫去開會,或是要參加什麼活動的時間,其實可以「認真」處理待辦清單的時間真的所剩不多了,你每天根本沒有8 小時認真工作的時間。
所以不要覺得「1-3-5 待辦清單法則」好像很少,應該說我們時間本來就有限,做不完那麼多事情,所以才利用「1-3-5 待辦清單法則」找回工作重心。
「1-3-5 待辦清單法則」不僅夠用,而且最好我們還「不要把他列滿」,每天才有安插臨時要做的任務的餘裕。
什麼是滿足呢?身爲一個人,會感到滿足的時候,就是最後的結果比她預期的還要多一點點,這時候你就會進入了一個幸福充足的狀態,關鍵就是要比預期的還要多一點點。但是如果比預期的少一點點,我們可能就會感受到挫折、失敗、失望,以及不滿足的情緒。
可是如果我們不考慮現實,就會總是陷入這種不滿足的情緒
我們在時間管理排任務清單的時候,也是類似的道理,我在今天排了十件事情,最後我只做到了八件,我覺得不滿足,我覺得充滿了挫折,可是如果我今天只列了五件事情,然而我最後有多餘的時間多完成一件事情,即使最後完成事情甚至可能比較少,但是,我們就會進入一個今天覺得過得很充實很滿足的狀態。
而更重要的是,這樣的狀態如果能持續,我們的自我實現增加了,幸福感與自信提升,我們也開始認爲自己是一個可以完成事情的人,於是時間管理也就會開始有不一樣的改變。
▲利用筆記和整理來改變自己低效率的人生。(圖/視覺中國CFP)
★本文經創意市集出版授權,摘自《電腦玩物站長的筆記思考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