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抗中但不全面脫鉤 翁履中:兩岸需建立溝通機制化解緊張

政大東亞所與國關中心24日合辦「美中臺三角關係」系列演講,首場邀請亞太和平研究協會執行長、美國山姆休斯頓州立大學政治系副教授翁履中主講。(朱紹聖攝)

美中臺局勢悄然改變,學者翁履中表示,俄烏戰爭爆發後,美國民衆對海外事務日益無感,加上美中雙邊貿易額攀升,美國政府正重新定義威脅,即抗中不代表完全與中國大陸脫鉤,並想辦法與北京打交道。面對局勢改變,他認爲,臺灣除軍事準備外,還可以建立溝通的機制,創造「緩和衝突升級」的條件,化解兩岸當前的緊張氣氛。

政大東亞所與國關中心24日合辦「美中臺三角關係」系列演講,首場邀請亞太和平研究協會執行長、美國山姆休斯頓州立大學政治系副教授翁履中主講,題目爲「理解美中拔河:拜登、國會、臺灣的未來」。

翁履中首先指出,新冠疫情的爆發,使美國前總統川普出於內政的需求,加強抗中力道,真正開啓美中雙方的競爭。拜登上臺後,在科技和貿易政策上對中國大陸更加強悍,美國從上到下8成民衆對美國反感的民意給了很大的支撐。可以說,川普帶動了風向的轉變。

然而,俄烏戰爭的爆發,讓世界知道戰爭不是永遠不可能發生。如哈佛大學國際關係教授沃爾特(Stephen M. Walt)所言,俄烏戰爭讓美國認識到盟友的重要,並對威脅重新定義,從「權力的平衡」(balance of power)轉移到「威脅的平衡」(balance of threat),不再是針對特定的國家,而是針對威脅本身。

翁履中表示,這點明顯表現在美國對中國大陸的態度上。疫情期間,美中經貿往來持續運行,2022年雙邊貿易額超過6900多億美元,代表不可能完全與中國大陸切斷關係,所以拜登稱美中關係將很快解凍的說法,就是要找出威脅的平衡,即美國不是要跟中國大陸冷戰、不是要完全脫鉤,而是要想辦法與中國大陸打交道。

翁履中指出,調查發現,現在美國有愈來愈多人認爲世界與他無關,而美國在歷史上很長時間都採取孤立主義。「以美國的角色來說,守住本土安全就是基本的國家利益」。在烏俄戰爭開打以後,愈來愈多美國人尤其是共和黨人質疑,美國還需要花那麼多資源在世界其他角落嗎?

翁履中直言,美國不會派兵到海外出戰。從歷史經驗來看,海外戰爭的開銷與損失太大。臺灣有聲音期待美國派出大量軍力援臺,進行快速反制,但這並不符合美國利益。我們真正要思考的是臺灣怎麼幫助自己,而不是把希望寄託在美國或任何國家上。

若發生戰爭,美國是否會得到盟友支持?翁履中引述美國智庫蘭德公司(RAND)上週公佈的報告顯示,在臺海發生衝突時,美國的盟友僅澳洲、日本、新加坡願意提供有限支援(援助武器裝備等),沒有國家表示肯定派軍力介入。他指出,美國也會擔心,若沒有盟友幫忙,美國也會碰到挑戰。

軍事介入的方法很多,送武器裝備是其中之一。翁履中調查各國政策決策圈意見顯示,海外智庫認爲美國會派軍隊介入臺海戰爭者約25%,華府智庫爲13.95%,臺北是17.39%,北京則爲10%。絕大多數智庫圈認爲美國僅會提供臺灣武器跟軍事資源,即烏克蘭模式,這也是目前爲止符合美國利益、可行且繼續保持對民主支持的模式。

他強調,臺灣要面對的是現實,不是理想。我們想要傳遞的是,面對臺海衝突,所謂嚇阻的力道,如果只是強調軍事準備,臺灣可以用邏輯思考兩岸在量能上的差距,「我們可以做到什麼?」除了軍事準備外,臺灣還可以建立溝通的機制,要先創造有可能和緩的條件。而溝通不是說馬上就要談和平協議,臺灣的民意目前看來並不支持。

臺灣怎麼面對未來的挑戰?翁履中認爲,臺灣目前的最大問題在於缺乏共識,但中華民國憲法或可成爲臺灣對外關係的骨幹(backbone)。尤其是在中美競爭下,美國有很多內外挑戰要面對,如何不刺激中國大陸又能與北京打交道,美國也在拿捏分寸,甚至是錙銖必較。

翁履中認爲,民主(Democracy)、國防(Defence)與緩和衝突升級(De-escalation),可能是現在臺灣非常關鍵的重點。臺灣一定要堅持民主憲政的核心價值,強化自己的國防意志,更要化解兩岸當前緊張的氣氛並做出調整。

翁履中最後強調,2024年的總統大選,臺灣絕不能成爲美中關係之間不確定的因子,對美國來說,臺灣必須要可控,要明確自己未來的方向往哪裡走。美國不會支持臺灣獨立,也不會支持臺灣朝向統一,最希望的還是維持現狀,而中華民國憲法就是美國支持臺灣的立基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