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者:美中不會脫鉤 兩岸應建溝通機制

政大東亞所與國關中心24日合辦「美中臺三角關係」系列演講,首場演講題爲「理解美中拔河:拜登、國會、臺灣的未來」,由亞太和平研究協會執行長、美國山姆休斯頓州立大學政治系副教授翁履中主講。(朱紹聖攝)

專研中美關係的學者表示,隨着美國民衆對海外事務愈發無感,加上美中經貿往來考量,美國政策正在轉變爲「抗中不代表完全與中國脫鉤」,仍想辦法與北京打交道。他認爲,面對局勢變化,臺灣除軍事準備,還應與大陸建立溝通機制,創造「緩和衝突升級」(De-escalation)的條件,來化解當前兩岸的緊張氣氛。

政大東亞所與國關中心24日合辦「美中臺三角關係」系列演講,首場演講題爲「理解美中拔河:拜登、國會、臺灣的未來」,由亞太和平研究協會執行長、美國山姆休斯頓州立大學政治系副教授翁履中主講。

翁履中指出,美國總統拜登在對中科技和貿易政策上較川普時期更加強悍,背後是以超過8成民衆對中國反感的民意爲支撐。但在俄烏戰爭爆發後,愈來愈多美國人認爲世界與他無關,加上2022年美中雙邊貿易額超過6900億美元創歷史新高,代表美國不可能與中國完全脫鉤。他認爲,拜登日前稱美中關係將很快解凍的說法,就是在想辦法與中國打交道。

對於臺灣內部有期待臺海衝突時美國派大軍援臺的聲音,翁履中直言,歷史上海外戰爭造成的損失太大,不符合美國利益。他更引述美國智庫蘭德公司(RAND)上週公佈報告指出,在臺海發生衝突時,美國盟友僅澳洲、日本、新加坡願意提供有限支援(提供武器裝備等)。少了盟友幫忙,美國也會碰到挑戰。

翁履中研究調查更發現,美中臺等絕大多數智庫圈認爲,臺海戰爭時,美國僅會提供臺灣武器跟軍事資源(即烏克蘭模式),而這也是目前爲止符合美國利益、可行且能繼續保持其對民主支持的模式。

翁履中強調,臺灣要面對的是現實,不是理想。面對臺海衝突,在嚇阻力道上,臺灣除軍事準備外,還可以建立溝通的機制,透過「緩和衝突升級」化解兩岸當前的緊張氣氛。而對美國來說,它不會支持臺灣獨立或朝向統一,最希望的還是維持現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