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熱評丨光韻達將易主 大比例表決權讓渡利弊參半

每經評論員 杜恆峰

光韻達(SZ300227,股價6.46元,市值31.95億元)即將更換實際控制人。根據公司公告,侯若洪、王榮、姚彩虹三人擬將其合計持有的2549.8萬股公司股份(佔總股本的5.16%)轉讓給雋飛投資,並將剩餘所有股權所享有的表決權等權利,全權委託給雋飛投資行使。此舉將使雋飛投資掌握光韻達21.72%的表決權,成爲控股股東,曾三林將成爲新的實際控制人。

對光韻達而言,實際控制人的變更短期內對市場情緒有一定的提振作用。股份轉讓的定價爲每股9.0986元,較9月27日收盤價高出40.85%,這表明新實際控制人對公司價值高度認可。不過,光韻達業績表現一般,去年歸屬淨利潤爲5682萬元,同比下滑29.04%,爲連續第三年負增長。

儘管雋飛投資尚未透露對光韻達在經營層面的具體調整措施,但公司的治理結構將首先被重構。光韻達原有的五人董事會將徹底“洗牌”,包括前述三人和另外兩位獨立董事已遞交辭呈,辭去董事會職務。雋飛投資提名五人予以替補,其中曾三林、程飛、吳巍等三人爲非獨立董事。在高管層面,曾三林將擔任副總經理,姚彩虹也將擔任副總經理,新舊搭配以實現經營平穩過渡。《公司章程》也將作出重大調整,董事會成員將從五人增加到七人。

以“小比例持股+大比例表決權”實現控股,並不是典型的公司治理結構,這意味着未來可能會有更多的變數。曾三林僅耗資約2.3億元便拿下控股權,而光韻達的總市值接近32億元。雖然這種方式節約了資本,但如何有效約束新實際控制人,保護中小股東利益,是光韻達面臨的新課題。增加獨立董事人數是積極的一步,但還需要更多的制度保障。

對於曾三林而言,以小博大的策略並不意味着風險更低。一方面,原實際控制人可能減持股份,由於其持股比例較高,減持對股價的衝擊也會更大。另一方面,實際控制人的地位也意味着更多的責任,特別是在支持公司發展方面,其最終的實際投入可能遠超買入股權的成本。例如,在中金嶺南遭遇面值退市和可轉債違約的情況下,持股不到6%的控股股東不僅要增持股份,還要償付部分可轉債。更重要的是,若上市公司價值增長,新實際控制人只能獲得極小部分回報,而原實際控制人受益更多。這種利益分享上的錯配始終是公司治理的隱患。

總之,光韻達更換實際控制人雖然是短期內市場情緒的提振因素,但從長期來看,新的治理結構利弊並存。如何平衡各方利益,確保公司穩健發展,將是光韻達未來面臨的重要挑戰。